通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与产品一致性严格把控已然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但现阶段电池企业的应用设备普遍存在设备老化,人工操作环节较多,智能化程度不够,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动力电池行业正迈向成熟转折期,对设备供应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锂电材料研磨设备企业中的佼佼者,派勒智能董事长雷立猛的回应只有六个字:非智能不产品。
事实上,通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与产品一致性严格把控已然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但现阶段电池企业的应用设备普遍存在设备老化,人工操作环节较多,智能化程度不够,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面对设备更新换代在即的电池企业,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派勒纳米研磨装备——集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动力电池行业,为电池企业的升级换代和新建项目提供整体定制方案,提供的不仅仅是设备,还有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实现三低一高:低污染、低劳动投入、低能耗、高效率。
据高工锂电了解,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集分散及湿法超细纳米研磨领域的研发、组装、销售、管理、技术和服务于一体。
对于派勒智能在2017年上半年的发展,雷立猛比较满意。仅磷酸铁锂、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等电池材料等领域的项目就已敲定好几个大单合同。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智能纳米研磨技术和干法研磨技术的突破。
传统的研磨设备以盘片式为主,线速度不高,效率相对低下。派勒智能以棒销式纳米研磨机切入市场,将物料研磨到亚微米及纳米范围,并使物料具有更好的颗粒粒径分布,在效果和效率上远超同行。
棒销式纳米研磨机也曾受到线速度太大会把碳纳米管打断的“质疑”,但其实并不会。派勒智能通过调控转速,以及能量的调节等措施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线速度高配比关系。而随着正负极材料对研磨机的性能要求愈发苛刻,纳米化成为趋势。棒销式纳米研磨机已经是目前市场应用上的设备主流体系。
而派勒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在研发上,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致力于打造专一专用的高端研磨设备。以硅碳负极为例,粒径越小有利于锂离子的脱离和嵌入,现在市场上的产业化细度在50纳米,相应的对于砂磨的锆珠要求使用粒径为0.1mm以下。
派勒针对硅碳负极材料本身的性质,进行设备的探索和提升,通过纳米级空心转子的和自主研发的OCS敞开式动态分离系统的设计,已经能使用0.05mm的锆珠,实现材料超细纳米研磨,生产粒径更小的硅碳负极材料。
目前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在即,从铁锂到高能三元,从18650到21700,以及固态电池、硅负极、硅碳负极等都走在产业化的路上。雷立猛表示,这种“变化”本身虽不会直接冲击到设备领域,但必然带来更高的性能要求。这对设备厂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挑战。
而派勒智能本来就是研磨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优胜劣汰、强者恒强恰恰是派勒乐意看到的局面。除了专注于产品本身的性能,智能制造也是派勒主攻的一个方向。
目前电池企业面临着产能提升而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产品一致性难以管控;数据不能集成以至生产状态无法及时反馈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派勒开始致力于为电池企业的升级换代和新建项目提供整体定制方案,并将产品重新定位于:非智能不产品。
在智能化方面,派勒首创行业内云大数据服务系统,支持包括Windows/Android/IOS在内的多个主流平台数据访问,真正实现一次开发,全平台适用,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通PC、手提电脑等地实时访问监控,方便数据掌控,100%实现IT管理。
此外,派勒的PHN智能易磨自动化控制系统,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通过对生产流程和工艺配方的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产能统计、质量统计、及设备的基本诊断和追溯,并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可复制性。
但目前工业数据集成化面临一个瓶颈,各段工艺数据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以砂磨机为例:包括产能统计,进出料速度,进出料温度,质量统计,电流统计,能耗统计(瞬时能耗与累计能耗),另外还有PH值在线检测与在线粒度检测等。
而工艺数据涉及到一个企业的技术核心,并不是每个上下游企业都愿意提供。目前只能放宽数据要求,根据工艺重要指标来实现工业数据初步集成化。但随着电池技术渐渐成熟,产品实现标准化,工艺数据也终将浮出水面。
在这个过程中,派勒智能将进一步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品质、验收以及服务,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定制化模式转化,推动中国制造工业进入工业4.0大数据时代。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