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鲁迅说过的话,可以一键查询”后,在网上引起热传。网友竞相登录北京鲁迅博物馆官网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仅5月7日上午半天,该检索系统点击访问量就达到870万人次,致使系统瘫痪数十次。(北京青年报)
这套鲁迅作品查询检索系统,早已上线,多年间乏人问津。直至最近踩着五四百年的当口,有媒体重新“包装”,翻红起来。被渐渐请出教科书的鲁迅,又被之前不愿背诵他文章的青年人们记了起来。电子化的查询系统固然免费、可信而便捷,但还是不及手上有一套稀有版本的《鲁迅全集》显得厚重可靠。下面这篇小文简介了早期鲁迅全集不那么周知的出版故事,且供书友们参考。
在国人的一般认知中,《鲁迅全集》最早是在1938年7月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上海复社出版的。但实际上,早在一年前的1937年8月,日本人就已经把皇皇七卷本《大鲁迅全集》出版出来了!
《大鲁迅全集》的出版是日本改造社社长山本实彦一手策划并功成的。
日本改造社创办人、社长,也是新闻记者的山本实彦是鲁迅的老朋友。
这位名姓在《鲁迅日记》中出现过多次的日本左翼友人不但曾向鲁迅多次约稿,更对中国现代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鲁迅(左)与
山本实彦(中)
正是在鲁迅的介绍和山本实彦的安排下,日本《改造》杂志才得以连载彭柏山《崖边》、周文《父子之间》、欧阳山《明镜》、艾芜《山峡中》、沙门《老人》等中国左翼小说。此后,山本实彦就决定在日本出版《鲁迅杂感选集》。
鲁迅同意后,选集交由胡风选编,鹿地亘翻译。然而还未待他们工作完成,鲁迅竟因病与世长辞了。
鲁迅逝世的消息传到日本,几乎全部各大新闻媒体都在最显著位置予以报道和哀悼。
山本实彦由此更加确信鲁迅的影响力以及其著述的价值,认为仅仅一册《鲁迅杂感选集》已经不足以纪念这位中国的国宝和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于是立即决定改变自己的出版计划。
他当即决定聘请日本大批精通中国现代文化的专家学者进行翻译、编辑工作,并以茅盾、许广平、胡风、内山完造鲁迅最亲密的友人、亲人等为顾问,开始了庞大的《鲁迅全集》编纂、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
杂书馆馆藏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
有着世界性眼光的山本实彦不但深谙出版的精髓,更对销售、广告的商业逻辑非常精通。他请了在日本影响巨大的中国作家郁达夫撰写了如下推荐语: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化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的回答是鲁迅。鲁迅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步。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是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比喻之巧妙,文笔之简洁,又因飘逸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的时候,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经掌握了古今和未来。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早在1937年2月,七卷本《大鲁迅全集》就开始在日本出版面世,8月则全部出版刊印结束。
这套日本人印刷出版的全集才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鲁迅全集》,共有七卷,装帧精美,不但出版后在日本影响巨大,而且收藏价值也不小。
在我国最著名、规模最大的私人图书馆之一——杂书馆中,即收藏有一套封皮钢印鲁迅肖像、书脊银字的《大鲁迅全集》。
除此之外,杂书馆更收藏有其余六种同样珍贵的《鲁迅全集》不同版本,样样都独具特色,可谓美不胜收。
杂书馆馆藏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整整排成了一面书墙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后, 许广平与胡愈之等人筹划、周作人、矛盾的等人旋即准备成立“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筹备会” ,蔡元培、宋庆龄任正、副主席,许广平也在11月就编好了《鲁迅全集》的目录。
然而,鲁迅的著作在国统区是被查禁的,许广平呈递的《全集》目录需要南京政府内政部审批。此时正值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国民党当局在《大鲁迅全集》已经出版过半的1937年5月才下发文件。
这纸臭名昭著的批文编号“ 警发002972号”,国民党行政人员在上面赫然写明:
《南腔北调集》、《二心集》及《毁灭》等书三种……本部通令查禁各有案,所请注册,未便照准。
6月8日,内政部又补发批件,再次要求删去《十四年的读经》、《太平歌诀》、《花边文学·序》等文,并强制要求《准风月谈》、《花边文学》改名为《短评七集》、《短评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