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津巴布韦再次登上全球媒体的头条,在全世界人民注视下上演了一出宫斗剧,一波三折,步步惊心。
1
这次的宫斗剧情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四个人之间的纠葛,背后是赤裸裸的权力之争。
划一下重点:
现任总统穆加贝年事已高(93岁),明年的大选之日即将来临,谁来接任总统,这是一个问题。
第一夫人格蕾丝(52岁)十分高调:我准备好接任了!
很快,老公用行动表示了支持。他解除了候选继任者第一副总统姆南加古瓦(75岁)的职务。依据是,姆南加古瓦觊觎总统宝座,急于上位……还找了巫医。
(果然文明的连结无处不在,原来扎小人的故事全世界通用,真是不能细想。)
姆南加古瓦:保命要紧,我先走了。但是我还会回来的!
随后就是这几天的新闻焦点:姆南加古瓦的军方支持者出动,总统穆加贝及家人被控制。
剧情大抵就是这样了,一个缺乏新意的老桥段:后宫干政,群臣反对。
2
先update一下最新进展:面对军方逼宫,总统穆加贝“誓不退位”。然而津巴布韦民众已经涌上街头,庆祝“穆加贝王朝”的结束,欢呼“新津巴布韦”时代的来临。
新的津巴布韦时代是否真会来临还未可知,小芥蓝感慨的是,领导津巴布韦走向独立的穆加贝,曾被称作民族英雄,今天遭到他的国民如此“嫌弃”,曾经发展势头一派大好的津巴布韦,也在2000年的土改之后沦落到经济一落千丈、饥民遍野。
之前,津巴布韦的土地大部分在白人手中经营,虽然经营的不错,但是也渐渐拉大了国内的贫富差距。
一方面为了改变这种贫富差,所谓的“反殖民主义”,另一方面,穆加贝要履行当初对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们的承诺——可以说是津巴版的“耕者有其田”了,穆加贝政府于2000年开启了暴力土改:白人农场被退伍老兵强行占领,或者用极低的价格赎买土地,驱逐白人……
并且,津国政府取消土地私有制,从白人手中征来的地全部划归国有。
(当时就有媒体评论说,“原来这个国家消除贫富差距的逻辑就是,让富人变穷。”)
讽刺的是,黑人老兵、黑人当权者拿到大片土地之后,并不懂如何有效管理和耕种。大片土地被荒置,2005-2008年,津巴布韦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国内发生了严重的大饥荒。
同时,暴力土改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投资者对津巴布韦的所有权制度感到不安,纷纷撤资,西方国家也对其实施了经济制裁,经济状况一落千丈……
政府在慌乱之中为了刺激经济、维持政局稳定(naive),开始疯狂地印刷钞票。奇葩的是,后来政府连买纸印钞的钱都出不起了,就想出了一个损招:不断增加纸币面值,直到出现了面值100万亿的新津元……
再后来,100万亿的津元也买不到什么东西了,新津元彻底成为垃圾货币,退出了法定货币体系。津巴布韦的经济也濒临崩溃。
以下这些新闻标题充分体现了当时恶性通胀的奇葩局面:
《非洲最穷的地方,人人都是“百万富翁”》
《大象换军火 津巴布韦用35头大象偿还欠中国的债》
《津巴布韦市民搭车拎两只活鸡充当车费》
真是拓宽着想象力的边界。
3
这几天津巴布韦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小芥蓝发现了另外一个神奇的现象:津国人民在疯抢比特币!
没错,就是近两年被资本热炒、走出了一轮华丽走势的比特币。2016年全年涨幅180%;今年币值涨幅又超过了700% ……
这一次,让比特币再次暴涨的,竟然是动荡中的津巴布韦。在11月15日逼宫事件当晚,津巴布韦平台Golix上比特币价格盘中跳涨10%,飙升至13499美元,几乎是当时国际市场交易价格(约7000美元)的两倍。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对比特币的态度褒贬不一,大多数还在观望。即便是比特币投资者,也整体上认同比特币是一个动荡不定、近乎疯狂的投机游戏。然而,对于津巴布韦人来说,比特币反而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为啥?
我们前面说过了,恶性通胀让津巴布韦元成为了货币史上的笑料: 1980年津巴布韦刚刚独立时,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到了2009年,10****0(此处应有31个零)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