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谈心社
网易新闻原创栏目《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谈心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利云学堂  ·  双重挡糖,无惧糖负担,培训视频上线啦 ·  昨天  
文摇  ·  在淘宝上许愿能有多神金? ·  3 天前  
了不起的杰克  ·  李诞:在荒诞人间栽种幽默之花 ·  3 天前  
了不起的杰克  ·  段永平的商业与人生智慧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谈心社

他是火了,00后小鲜肉被糊弄惨了

谈心社  · 公众号  ·  · 2024-05-09 12:08

正文


“吃过一次白人饭,就懂了英国留子。”

说起近来掀翻美食界一股强势力量, 留学生 不能不提。

网上有传,假期归来的留学生们在美食界如 “蝗虫过境,什么都吃”。


而在其中,又以 英国留子 存在感最强,毕竟 关于英国美食的传说早盛名在外。

网友:英国朋友你们自己看看不荒谬吗

不必说每次提名必然出现的 仰望星空 派,就是后起之秀 “哈吉斯” 都足以给人很多震撼。

其中仰望星空的画面,早已植入人们脑海,自不必赘述, 简单解释下 哈吉斯 这道菜——

“将羊的心、肝、肺、胃、脂肪调味绞碎,加入洋葱、燕麦,放进羊胃里封口,下锅煮3小时就可以吃啦!

哈吉斯/图源:微博@中国国家地理

“暗黑料理”“难吃” 这一块,战功赫赫的英国菜系,可说闻者皱眉,尝者落泪。

但看到这,倘若你以为今天的话题是讨论“英国菜难吃吗”那就大错特错了。

毕竟就在最近,又一波英国美食就已经凭实力拿下一局——

最近许多欧包店、生鲜店上架了新产品,相比之前的精致风,这次的产品主打 英伦精英范儿:粗粮面包、块切黄油、袋装奶酪。

图源:作者拍摄

初看似乎只是普通的基本款,平平无奇。

但只需要附上几个字,这些东西转眼便被蒙上一层神奇的面纱

来自遥远的不列颠,一个外国老头与东北大姨的普通厨房里,这些寻常食材摇身一变,变成了无数年轻人上头的新式午餐——

“干巴烂吃(lunch)。”

一切故事的源头,始于一个名为 “中英家庭” 的短视频账号

账号更新人是一个东北大姨,因操一口正宗东北伦敦音,被粉丝亲切称为 东北赫敏”;


大姨的丈 夫是个英国人,因为体型清瘦、吃饭干巴而被粉丝称为 “干巴大叔”。


相关话题播放量过亿/图源:飞瓜数据

他们的儿子已12岁,原本大姨的账号主要展现跨国婚姻的真实样貌。

且和绝大多数生活美食账号一样,吃饭视频占据大多数。

但通常第一次看的人,会打从心底感到疑问: 全是干巴面包啊, 美食在哪?

符合干巴大叔中的“干巴”二字,干巴大叔一夜爆火,和他的干巴系饮食脱不开关系。

图源:抖音

身在互联网,想学点什么总难免被各类水帖迷惑:时常说了一大堆,但基本没啥重点。

干巴大叔的“干巴饭”就不一样了,看一次便可见微知著,举一反三。

干巴面包为主,干巴黄油为辅,补充维生素全靠 小番茄、牛油果、芝麻菜 ,加上“ 硬菜 ”袋装火腿、烟熏三文鱼、牛肉……


其中一些并列关系的食材可随意替换, 用干巴面包夹起来,就是美好的一餐。

整顿饭下来,干巴是关键词,糊弄是主旋律,至于烹饪的宗旨——

“我们的目标是:坚决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点燃气。”

看起来不是很丰盛,实际确实也不丰盛

毕竟面包烤一烤、煎一煎就可以,不烤也行,反正都是一样干;

这种效果最佳/图源:图虫创意


袋装蔬菜 洗不洗也都行,随意在干巴面包上一丢,都不会影响美感和口感。

手边有餐具就看着用用,不想洗的就在菜板上、台面上、乃至菜刀上凑合一下也ok。

只要在制作时,心中默念 “lets干巴!” 的口诀,就百无禁忌。

具体效果可以参考


整顿饭最大的考验,大概就是 上牙膛强度 ,有人看完一期视频惊叫出声:

他往干巴面包抹黄油的时候,我听见瓦工刮砖头抹灰儿的声儿了!

“好好好,吃完一整个嗓子眼当场变磨砂。”


“我愿称干巴饭为集碳水+脂肪+蛋白质+纤维+维生素于一身的基本生命体征套餐。”

上次看见类似的配置,还是被肌肉夺舍的健身网友的咖啡粉拌饭。

“想想下班后只能吃顿这个,感觉自己这辈子都完了。”


确实,干巴面包顿顿吃也会腻, 饶是干巴半生的干巴大叔也会进行调整。

超市买来的 半个派、几片饼干 ,摆盘,刀叉切开(别管,切就是了),即可开吃;

一杯精心调制,混合了 姜、芹菜、胡萝卜、茴香 等蔬果的果蔬汁也可以成为一餐……

这就是另外一个流派的故事了

仪式感也必不可少, 干巴饮食讲究 精致优雅 ,除了三餐还有早茶、下午茶。

精心烤制的面包黄油,虽总让人感觉捧着块 搓澡巾 ,但会给你饱腹感和能量。

熟练掌握火候,才能获得完美溏心的鸡蛋,更要认真对待,放进精致的 蛋托;

取小勺敲碎蛋壳,放盐,蛋清细嫩,蛋黄湿润,挖出后配上面包,给你美味和蛋白质……


在美食创作方面总别出心裁的英国大叔,除了 面包蘸溏心蛋, 还展现了 小葱蘸盐、扒皮蘑菇刺身 等名吃。

图源:抖音评论区

似有若无的认真,不可否认的草率,还不足以概括 干巴烂吃 的精神。

虽然一般都是半成品,但一个小面包,还是要 只吃半个,剩下的放起来接受岁月的风干,下顿吃。

图源:《猫和老鼠》


在干巴烂吃面前,不久前火爆全网的 “饭缩力” 一词,都显得肤浅。

但正所谓 “学干巴老头,品干巴人生” ,有人试着试着,还试出好处了——

没什么比干巴饭更适合打工人了。

图源:小红书@爱吃干对付,已获授权


尽管看着就难受,按耐不住好奇心的网友,还是主动尝试起干巴大叔的诸多午餐方案。

唉?怎么还挺好吃?

图源:小红书@我是菜同学,已获授权

作为一种新型白人饭,干巴烂吃 食材简单、做法简单、热量不高。

曾经人们嘲笑 “大列巴和法棍,面包界的矛与盾” 如今在干巴系食用手法下,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吃上一顿白天工作不会犯困,而且确实热量低又饱腹。”

至于硬的问题:问就是建议多嚼

为了迎合年轻人市场,连各大电商平台,都纷纷给自己的食材标注 “干巴人生”。

甚至出了专门的干巴套餐,待人品尝。

“商品优势:干巴lunch”/ 图源:盒马

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吃了之后都说妙:

干巴烂吃的好,谁吃谁知道!

图源:盒马

一边是吐槽英国人吃饭不讲究,一边却是干巴烂吃风靡一时。

有人简单总结为对流量密码的跟风和复刻,但实际观察后不难发现:

从“ 酸奶碗 ”到“ 吗喽餐 ”,从“白人饭”到“干巴烂吃”……

这届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压缩式”。


极简做饭、草率带饭,愈加成为一种风潮。

在社交网络中的“极简带饭”“懒人带饭”话题下,诸多午餐晚饭让人大开眼界。

图源:小红书

不仅食材极简,餐具也极简。

把白水煮蛋、煮虾仁、生黄瓜切片、小西红柿,装到餐盒或一次性保鲜袋里。

打包带到工位,中午就是美美一餐。

图源:小红书@你要记得我,已获授权,下同

稍微认真一点,就把不同食物单独放在不同袋子里,吃完能活着就行。

当下的美食频道里,种种趋势也反映了做饭的风潮。

“上班前三月还精心准备便当盒,精致摆盘;上班三个月后:家人们本人现在上班带饭已经next level。”

图源:小红书@小敏の生活日记


厨房自制美食、精致便当攻略等,仍然拥有诸多流量。


但那些更多作为下饭时的吃播,而不是年轻打工人群体要真去践行的事。

各类“10分钟晚餐”“懒人攻略”等,成为了自带流量密码的新宠。

和早前的带饭糊弄学相比,如今营养均衡的问题也需要好好考虑进去/图源:小红书

背后原因无它, 做一顿略微体面的饭菜,需要耗费的精力太多。

采办食材、调料;考虑营养、荤素搭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