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南工信微报
感谢关注海南工信微报,我们将为您发布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信息,及提供实用知识和服务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新闻联播: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  昨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新闻联播: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  昨天  
小小牛财经  ·  收评:人形机器人消息火热高潮迭起 ·  2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920MW海上风电项目,开始海上施工! ·  2 天前  
江西公安  ·  仿冒DeepSeek!手机木马病毒被捕获! ·  3 天前  
江西公安  ·  仿冒DeepSeek!手机木马病毒被捕获! ·  3 天前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  马斯克“地表最强”Grok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南工信微报

新华社:逐梦九天——我国商业航天抓住“黄金机遇期”

海南工信微报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2-19 10:53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包括巨型星座组网稳步推进,新型号火箭蓄势待飞,商业航天抓住“黄金机遇期”实现创新升级,从“0”到“1”的突破。文章还提到了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多个省份出台支持政策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以及商业航天企业取得的科技成果和转型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商业航天稳步推进,实现创新升级。

文章介绍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最新进展,包括巨型星座组网、新型号火箭的研发和应用等方面的成果。

关键观点2: 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成并成功首发,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已经形成,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关键观点3: 商业航天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形成多个产业集群。

国家出台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的政策,多个省份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全国范围内的商业航天产业协同正在形成。

关键观点4: 商业航天企业取得科技成果,探索运载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在火箭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上取得进展,火箭垂直起降飞行试验陆续成功。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链重构,火箭、卫星迎来需求“井喷”,商业航天产业加速转型。

关键观点5: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目标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产业生态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商业航天的目标不仅是火箭发射和卫星组网,更是要搭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正文


新春伊始

我国巨型星座组网稳步推进

一批新型号火箭蓄势待飞

我国商业航天抓住“黄金机遇期”

创新再升级


创新部署
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024年11月底,我国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成功首发,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从“0”到“1”,标志着商业航天真正形成执行发射的完整能力,补齐了商业航天的缺口,更见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部署。

图片
2024年11月30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步入航天领域,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公司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产业协同加速布局。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商业航天的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加速聚集,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并在多领域实现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专家范瑞祥说。

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一系列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规范不断出台;北京、上海、广东等十余个省份密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形成多个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政策联动和资源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商业航天产业协同正在形成。

向新而行
从“1”到“N”的转型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探索运载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并取得进展,验证火箭垂直起降飞行试验陆续成功;目标成为“万星星座”的千帆星座及GW星座卫星相继发射升空……
“我们计划朱雀二号等火箭在未来两年稳步进入商业运营阶段。”蓝箭航天创始人、CEO张昌武说,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去年已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商业航天领域将出现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大发展的“高光时刻”。
一封封捷报,标记着我国商业航天向新而行的脚步。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创始人霍亮感到,随着政策支持从“基础能力建设”转向“引导创新突破”,低轨卫星星座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链重构,火箭、卫星迎来需求“井喷”,商业航天产业加速从“项目制”向“服务制”转型。
银河航天的合作伙伴,从2018年的1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1300余家,供应链涵盖精密加工、铸造、电子集成、能源、机电、材料等领域。
“商业卫星正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量模式’转变,像生产电脑一样生产卫星正逐步成为可能。”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预测,低时延、低成本、广覆盖、高可靠的卫星互联网,将在未来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雷达遥感星座,航天宏图研发的女娲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2颗,为我国智慧城市、水利安全、灾害预警提供“太空支持”。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等十余个境外项目,也得到女娲星座的“安全护航”。
“民营商业航天力量日益壮大,未来还将产生更多技术亮点。”航天宏图联合创始人廖通逵充满信心。

厚积薄发
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无论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投入使用进入“倒计时”,还是商业卫星大规模组网进入“进行时”,我国商业航天成绩斐然,潜力无限。

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商业航天发展目标不仅是更多的火箭发射和更为密集的卫星组网,而是 搭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国家队+企业’的模式正在成为商业航天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新闻联播: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昨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新闻联播: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昨天
小小牛财经  ·  收评:人形机器人消息火热高潮迭起
2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920MW海上风电项目,开始海上施工!
2 天前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  马斯克“地表最强”Grok 3炸场,竞技场首超1400分
3 天前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  早知今日玩脱,当初何必作死!
8 年前
家庭祷告室  ·  多一座教堂 少一座监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