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时报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时报

北京人已经不吃香了,以后一定要认得这个口音!

环球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2 19:04

正文

这两天,咱们中国政府宣布了一个国家发展“千年大计划”:要在河北的雄县、容城、和安新这仨县城的范围内,搞一个名叫“雄安新区”的国家级新区。

不过,这“雄安新区”可不是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那种“普通”的国家级新区,而是继上海普通和深圳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国家级新区!

也就是说,在规模和政治意义上,雄安这次玩儿得非常大!

因此,面对这天上掉下的一个大“馅饼 ,河北人民再也把持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了……


比如在受益最大的容城县,兴奋的当地网民就开始憧憬起可以和北京人、上海人平起平坐的日子。



耿直哥的同事还专门跑到三县之一的雄县去采访了一下当地人,一位大妈就表示大家得知雄安新区的消息后都感到很高兴。以下就是这段采访的录音:


话说,不知大家听录音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大妈的口音呢?因为现在一些兴奋的容城网友就调侃说大家应该稍微改改方言口音了。不过,也有其他网友很快反对说:不不不,应该让外地人学本地话。



还有当地的“单身狗”发帖说打算趁此机会讨老婆/招老公……



甚至一些人都已经开始在打听 “迁户口”的事情了……



只不过,国家的决策者们早已经洞察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已经提前暂停户口迁入,就连结婚领证都不行,只有新生儿可以。



也就是说,当地的单身狗们若想靠新区成立“脱单”,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另外一些更务实的本地网友,则在探讨新区建设会给本地土著居民带来改变,有人担心利益会受损,有人认为会“一夜暴富”。



当然,总体上说这次受益最大的三个县城的老百姓,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期待。



不过,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当这三县的老百姓基本上都对新区的建设持有极为乐观的态度时,河北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心里有些小情绪了……



有网友就调侃说:


当然,这其中最郁闷的当属保定人了。毕竟,雄县、容城和安新之前都是保定市的下辖县,可如今人家却成为了一个超级“千年计划”的国家新区,而且名字里都没有“保定”俩字……



所以,不少保定网友现在就担心他们将被雄安新区发“好人卡”……


同样郁闷的还有石家庄人,毕竟他们那里不久前刚搞了一个“正定新区”,而且也打算申请“国家级新区”的待遇呢……



但也有一些石家庄人并不担心。他们的理由是,这个雄安新区主要还是给北京分担压力的,不会冲击到石家庄的角色与定位。

确实,媒体公开报道已经写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就是雄安新区的一项重要功能,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



其中,新华社的报道就给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暗示:1、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2、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3、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也就是说,涉及高科技和创新的产业,乃至部分教育产业,可能都会逐渐转移到雄安新区。

耿直哥的同事采访到的北大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先生也指出:一些目前位于北京的央企、科研单位、商业单位、卫生部门如果转移到雄安新区,也不会比北京差,它们的集聚也能形成外部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