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米汽车  ·  小米汽车工厂3月份开放日报名开始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王朝全面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 ·  昨天  
小米汽车  ·  元宵节如果你正好有空,来和@雷军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国际政治科学》编者寄语 | 漆海霞:两大之间难为小?——当前中小国家的国际影响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4-08-21 18:59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漆海霞:两大之间难为小?——当前中小国家的国际影响

作者:漆海霞,《国际政治科学》主编

来源:本文原文选自《国际政治科学》2024年第二期;国关新青年


大国政治长期以来是国际政治学界关注的重点。在外交谈判、国际战争等重要场合,大国的综合实力有助于该国在国际政坛发挥关键影响。相较而言,中小国家发挥自身影响力的资源和渠道有限,其外交回旋空间也相应较小,因此, 先贤一度发出“两大之间难为小”的感慨。然而近期乌克兰和以色列在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界意识到 ,国关学者们还需加强对中小国家的重视程度,深入探究中小国家在国际政坛发挥影响力的背后机理与作用路径,以便更好理解当前国际关系中纷繁复杂的乱象。

一、 新技术、新媒体缩减中小国家在外交或战场上的相对劣势

在传统的国际政治解读中,战争是体现大国与中小国家区别的重要场所。外交谈判一旦失败,各方则可能陷入战争局面。综合国力的对比对各方战争胜败结果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实力将影响各方对战争胜负前景的预期,进而影响各自外交谈判的讨价还价空间。然而, 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2023年巴以冲突相继爆发以来 ,国际局势进入多事之秋。在这些冲突背后,中小国家在当前国际舞台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笔者认为,中小国家作用地位彰显的原因之一在于技术的升级降低了军队人数或国家经济实力在战场的决定性作用, 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新兴军事技术可能改变传统武器的攻防平衡,进而可能使掌握新技术的中小国家在战争中或者在战场上对于大国拥有一定的抗衡力量。攻防理论认为军事技术对各国的战争胜负产生重要影响。例如 ,伴随着铁路和坦克等技术的出现,两次世界大战呈现出规模大、时间长的消耗战模式, 因此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而在俄乌战场 ,我们可以发现, 无人机和“星链”等技术的战场应用可能对传统作战模式构成挑战。从综合国力看 ,乌克兰弱于俄罗斯, 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冲突的双方对峙中 ,俄罗斯占据明显优势。然而,短短数年间,伴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以及北约对乌克兰在军事技术上的援助,乌克兰这两年在战场上一度与俄罗斯相持不下。可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升级可能有助于缩减中小国家在战争中的劣势,进而提高其谈判地位和国际影响。

其次、经济领域上相互依赖武器化的现象可能提升大企业对政府的影响力。由于大企业不仅仅分布在大国,中小国家也有关键行业和重要企业,这些企业借助在关键领域的不可或缺性,提升了其所在国家的谈判地位。例如, 荷兰阿斯麦(ASML)公司生产的光刻机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当美国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时 荷兰在2022年抵住美国压力 并未限制对中国出口 DUV 光刻机。尽管2023年以来 ,在美国持续施压下,荷兰难以抵御压力,减少了对华出口光刻机。但荷兰与美国的讨价还价过程表明,高度的经济相互依赖加强了处于产业链中心地位的企业及其所在国家的谈判能力。

第三、网络自媒体的发达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下降, 从而改变了舆论传播与控制的传统模式。例如自从2023年巴以冲突以来 ,以色列对加沙平民的伤害被网络曝光,使以色列受到广泛的国际谴责。美国国内舆论在军人亚伦事件后开始发酵, 美国高校反以声浪高涨。2024年3月 ,在国内压力下,美国在联大一改之前立场,针对以色列问题投了弃权票, 促使联合国通过了要求停火的第2728号决议。可见 ,在网络时代,舆论发酵可能影响各国内政,进而影响其外交选择。因此,中小国家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发声,进而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美国政界对于抖音(tiktok)这一互联网公司会如此高度重视。

二、 中美竞争可能增大中小国家的外交空间

在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下,国家的实力变化、外交策略选择、新兴技术水平等因素均可能对其国际地位和谈判能力产生影响。从当前国际格局角度看,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在加剧中美竞争的同时,可能也会加大中小国家的外交空间。

中美竞争与美苏冷战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当前中、美两国并没有像冷战时期美、苏那样施压要求各国选边。因此,冷战时期形成两大阵营,而当前各国并没有形成壁垒分明的阵营对立。一方面,中、美两国在国际竞争中需要较多的国际支持,因此中小国家可能受到大国的重视。而且,竞争的大国可能采用楔子战略,一些中小国家的转换阵营将对大国竞争局势产生关键影响。例如,在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背景下,郑国、吴国等国的立场选择也影响了晋楚两国中何方占据优势。在当前的俄乌冲突中,印度没有延续印太战略上配合美国的立场,转而坚定维持与俄罗斯战略关系,也对战场现状有推波助澜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美国拜登政府对于盟友的倚重甚于前任特朗普政府。

另一方面,中小国家除了站队一方大国这一选项之外,也有其他选择空间。例如, 东南亚国家可以选择“经济靠中国 安全靠美国” ,亦即对冲策略。此外,“全球南方”现象的兴起表明,就像冷战时期发展中国家借助不结盟运动发挥声势那样,当前部分南方国家可能会更加团结,进而在国际政坛上发挥集体影响以取得更好的谈判地位。

三、 国际组织为中小国家发挥影响提供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