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减肥后基础代谢下降、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因素等方面对体重反弹的影响,提供了认知行为疗法应对反弹的科学实操建议。包括饮食与营养管理、运动与身体活动策略、监测与数据反馈机制以及心理与行为调适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减肥后基础代谢下降
减肥后,由于体重和肌肉量减少、代谢补偿效应以及激素水平变化,身体能量需求降低,基础代谢通常会下降。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减少热量摄入或增加身体活动以弥补基础代谢的降低。
关键观点2: 生活方式调整对体重反弹的影响
减肥成功后,如果恢复到之前的高热量饮食或运动不足的状态,就容易体重反弹。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观点3: 心理因素在减肥过程中的作用
心理因素如行为习惯和心理上的放松也会影响体重反弹。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应对减肥反弹,通过心理因素的调整和行为的监控来保持减肥成果。
关键观点4: 科学实操建议
文章提供了包括饮食与营养管理、运动与身体活动策略、监测与数据反馈机制以及心理与行为调适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建议,以帮助读者维持减肥成果,防止体重反弹。
正文
减肥容易,保持难!很多人辛辛苦苦把体重减下去,没多久却又反弹回来。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讲,为什么减肥后基础代谢会下降?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避免反弹?以及如何利用心理策略长期维持减重成果。
今天早上我称了一下体重,发现自己过去一年体重还是有明显波动,中间瘦了大概12斤,但后来又反弹了。所以,我也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思考一下如何遏制这种情况。
减肥后反弹,真的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生理因素、心理与行为因素的多重影响,让保持减肥效果变得格外困难。
通过积极的自我心理干预、行为监控、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帮助你应对减肥反弹。
即使现在有一些药物能够帮助减轻食欲,从而降低体重,但如果不坚持,反弹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这些药物也不可能作为终身依赖的“拐杖”。
归根结底,减肥难题既有生理因素的影响,又有心理和行为因素的作用。
我们逐一来分析。
►能量平衡
首先,一个基本原理是,即使你什么都不做整天躺平,身体也会有基础代谢来“燃烧卡路里”;此外,日常活动也会消耗热量。
但在减肥之后,由于体重和肌肉量减少、代谢补偿效应以及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身体能量需求降低,基础代谢通常会下降。这就意味着,减肥期如果还想消耗同样的热量,就需要进一步减少热量摄入,或者增加身体活动以弥补基础代谢的降低。这就是常说的“打破平台期”的含义。
►反弹常见
体重维持需要接受永久的生活方式调整,而非临时性改变——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一辈子用心。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反弹是非常常见的。大多数研究显示,一半的人可能会在一年之内反弹,绝大多数人在六年之内出现反弹也是非常正常的。
►行为习惯
很多人在减肥成功后,又恢复到之前高热量饮食或运动不足的状态,这自然为体重反弹埋下了炸弹。就像我之前瘦的时候,锻炼还是挺规律的,但后来由于工作忙碌和压力大,锻炼减少了,因而也让我反弹了。这提醒我们,规律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上的放松
需要注意的是,减肥成功后不要过于放松。如果开始放纵,饮食失控,就很容易反弹。
针对生活方式调整的一种干预措施是认知行为疗法(CBT)。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减肥,也可以用来调整睡眠等其他健康问题,是一种多学科方法。
►改变认知过程
不要对体重标准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比如“漫画腿”之类的目标,咱是人不是漫画人物。
CBT强调渐进式的改变与长期行为模式的调整,不应将成功局限在短期体重数字上,而应关注饮食习惯、思维方式和情绪调节能力的稳步改善。
比如,将“不达到XX体重就是失败”这种想法,转变为“即使我的体重没有达到最初目标,但我在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方面有所进步,这同样值得肯定。”
►接纳身体形象
对自身的身体形象要有接受度,而不是总带有强烈的负面看法。可以通过记录和审视自己对“理想体重”或“完美身材”的想法,识别其中的不切实际的标准,并用更合理、更灵活的信念替代这些想法。
自我接纳并不代表放弃健康管理,而是减少过度苛求引发的负面情绪,从而更冷静、更持续地执行健康习惯。
其次,记录行为,强化习惯,
优化自己的健康观念与饮食态度
►行为监控
对自身行为进行一定的监控,比如使用“饮食日记”,记录食物摄入量。还可以通过多咀嚼矫正饮食习惯,真正做到“舌尖上的慢动作回放”。花时间去享受食物,发现健康食品的乐趣。
通过记录饮食、情绪和摄入量,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饮食模式和诱因。在记录中,还可反思进食前后的想法和感受,发现偏见(比如“吃健康食物没有任何快感”),通过练习调整,形成更平衡的态度。
这些原理不能保证让你立刻瘦下来,但对控制暴饮暴食非常有帮助,也能减少情绪崩溃的可能性。要想不复胖,就需要长期坚持!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讲的一些基本原则。最后,我给大家梳理了如下的科学策略,大家可以自己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哪几条你能做到。如果可能的话,不妨每周找两条,自己去试一试,争取把它们养成习惯。
A. 饮食与营养管理
1. 逐步调整饮食结构:在达到目标体重后,继续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2. 注重食物质量而非热量:选择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瘦肉,避免高糖高脂加工品。
3. 关注营养密度与水分摄入:多食用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蛋白),保持每日8杯水的饮水量。
4. 使用厨房电子秤控制食量:精确称量食物,避免过量进食。
5. 提前规划饮食与食材准备:每周规划饮食并列出食材清单,减少临时选择带来的不健康饮食决策。
6. 使用小盘子进餐:视觉上增加食物丰盛感,帮助控制食量。
7. 减少外出就餐频率:如果必须外出就餐,提前查看餐厅菜单,选择更健康的选项。
8. 记录饮食与专注进食:使用“饮食日记”记录每日摄入,进餐时专注食物,细嚼慢咽,提升正念进食体验。
B. 运动与身体活动策略
9. 进行多样化运动与力量训练
a.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瑜伽、骑车),增加日常活动量以维持体重。
b. 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
c. 每周至少2次力量训练(哑铃、阻力带),增加肌肉量,提高静息代谢率。
10. 设定日常小型运动目标
a. 智能手表每日设定步数目标(如8000步)。
b. 使用“番茄锻炼法”:每工作25分钟后进行5分钟简短运动(拉伸、原地踏步)。
c. 刷牙时踮脚尖、等待时做深蹲等,增加日常零碎时间的运动量。
11. 制定运动计划
a. 制定每周运动日历,安排具体的运动时间与类型(如周一快走30分钟、周三瑜伽)。
b. 准备简易家用器材,如哑铃、阻力带等,方便随时锻炼。
C. 监测与数据反馈机制
(通过持续监测与记录,及时调整策略,保持成果)
12. 定期监控体重与身体指标
a. 每天称重一次,记录变化,若体重上升超过1公斤,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策略。
13. 测量腰围监控脂肪分布
14. 记录体重变化与感受
15. 使用饮食日记追踪热量摄入
a. 使用“饮食日记”小程序记录每日热量摄入。
16. 定期拍摄全身照片
D. 心理与行为调适
17. 设定小目标与长期目标
a. 设立可执行的小目标(如坚持某项健康习惯1个月)
18. 通过非食物奖励保持动力
a. 使用非食物奖励(如购买书籍、运动装备)来庆祝达成目标,保持动力。
19. 情绪化饮食识别与替代方法
a. 识别压力或情绪低落时的进食触发因素,通过运动、冥想或与朋友交流来替代食物应对情绪。
20. 正念饮食与行为转变
a. 进餐时保持专注,培养对身体饱腹信号的敏锐度,减少过度进食。
b. 参加线上或线下支持小组,与有共同目标的人交流,互相激励。
21. 保证充足睡眠
a. 每晚保持7~9小时的睡眠,减少对不健康食物的渴望。
这本“饮食日记本”
可以让你吃得更好更健康↓
关于『正念饮食』的详尽介绍
参考资料:
[1] Blomain ES, Dirhan DA, Valentino MA, Kim GW, Waldman SA. Mechanisms of Weight Regain following Weight Loss. ISRN Obes. 2013 Apr 16;2013:210524. doi: 10.1155/2013/210524. PMID: 24533218; PMCID: PMC3901982.
[2] Schwartz MW, Woods SC, Porte D Jr, Seeley RJ, Baskin D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ontrol of food intake. Nature. 2000 Apr 6;404(6778):661-71. doi: 10.1038/35007534. PMID: 10766253.
[3] Madjd A, Taylor MA, Delavari A, Malekzadeh R, Macdonald IA, Farshchi HR. 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weight maintenance after successful weight loss in wome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Eur J Clin Nutr. 2020 Mar;74(3):436-444. doi: 10.1038/s41430-019-0495-9. Epub 2019 Aug 28. PMID: 31462695.
[4] Rosenbaum M, Leibel RL. Adaptive thermogenesis in humans. Int J Obes (Lond). 2010 Oct;34 Suppl 1(0 1):S47-55. doi: 10.1038/ijo.2010.184. PMID: 20935667; PMCID: PMC367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