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晚报  ·  大涨!一涨再涨!创历史新高 ·  昨天  
鲁中晨报  ·  -17℃+8级大风!淄博人请做好准备 ·  2 天前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2 天前  
中国建材集团  ·  新春书画展丨笔舞新春,墨韵建材,年味up!up!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那山那海》中的土特产——宁德大黄鱼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2-16 10:30

正文




导读

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为更广泛地展现“土特产”的三个世界(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即日起,农参原“地标日历”栏目改版升级,“土特产趣闻”系列全新开启。本栏目聚焦名著、影视等素材中提及的土特产,拆解特色农产品的前世今生,带领读者感受土特产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味魅力。
本期关注《那山那海》中的土特产——宁德大黄鱼


一条鱼,一代人的记忆。大黄鱼这一物种,便是大自然孕育出来馈赠给人类的珍奇礼物。电视剧《那山那海》的热播,宁德大黄鱼也以欢跃之姿式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剧中雷恒水与林月仙几经磨难、几番探索,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把家乡的特产大黄鱼卖向全世界,助推故乡成为中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

大黄鱼又叫黄花鱼、黄瓜鱼,其体色金黄、唇部橘红、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宁德市素有“中国大黄鱼之都”的美誉。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宁德。2023年,宁德大黄鱼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

宁德大黄鱼,有“国鱼”的美誉。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宁德已形成完整的大黄鱼全产业链,大黄鱼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并出口韩国、东南亚、美、加、欧盟、中东、南非等国及港澳台地区,促进了闽东及沿海地区增收致富。品牌影响力方面,“宁德大黄鱼”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质量万里行的“中国十珍”之一。

随着大黄鱼产业的飞速发展,宁德的海上养殖设施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2022年,由宁德市金澳实业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最大深远海养殖平台“宁德1号”在位于福安赛岐的南方船厂顺利下水。这一中国船级社(CCS)半潜式全框架深海养殖平台,可抗17级台风、减少养殖污染,还有可升降、避赤潮等优势,投产后,大黄鱼年产量预计达780~900吨。

“宁德一号”正缓缓驶入远海。吴圣锦摄

大黄鱼还当上了“旅游大使”。三都澳的渔民,养鱼卖鱼都可以开直播。福安的下白石、霞浦的七星、蕉城的秋竹、福鼎的安仁等新渔村,水清景美,人们在渔排上盖起一座座漂亮的海上民宿,走上渔旅融合的新发展路子。中国(宁德)大黄鱼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七届。

大黄鱼还在加速“游”向辉煌。这两年,宁德陆续出台《大黄鱼产业发展蓝皮书》和两项地方标准《大黄鱼塑胶渔排网箱养殖技术规范》《养殖大黄鱼等级评定技术规范》,护航大黄鱼产业的技术领先和标准领先。

一条宁德大黄鱼,已成为闵人的“海中金条”。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铁丁:“农业产业文旅”是“文旅产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头雁故事”集锦:每一个品牌都能引领乡村的巨变
“头雁故事”集锦(二):梦想的种子开出了品牌的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