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法实务圈
探寻网络法实务,汇聚网络法精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广东一公交突发起火,6人死亡!刚刚通报 ·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接入DeepSeek以后,我的Excel真的 ... ·  3 天前  
完美Excel  ·  使用deepseek优化VBA代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法实务圈

收售网络社交平台账号营利,这种转让行为有效吗?

网络法实务圈  · 公众号  ·  · 2024-10-05 09:00

正文


你好,我这有一个拥有82万粉丝的实名账号考虑么?

价格是多少?



包含平台费一起是58673元。你这边确定 要的话我好跟卖家说让他不要卖给别人了……


网络平台账号经过培育后

能够产生一定商业价值

属于 法律保护的网络虚拟财产





那么,收售网络社交平台账号营利
这种转让行为有效吗?
近日,天津三中院
就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

案情回顾


小路通过中介公司收购并向小徐出售了一个拥有82万粉丝的某平台账号,三方为此签订 《账号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小徐 支付了账号转让款及居间服务费 。小徐使用小路提供的账号密码登录了该账号, 但未进行实名认证




小徐正常使用该账号一段时间后,账号的 实名注册人 王女士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 将账号找回 小徐无法继续登录并使用该账号 。小徐故以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为由诉请解除合同,并要求小路及中介公司退还合同款、支付赔偿金等费用。


2

法院审理


案件审理中查明
小路通过买卖不同网络社交平台账号获利
在本市涉及多起诉讼


法律规定


买卖网络社交平台账号获取经营收益的行为,实质上规避了网络实名制规定,导致账号的注册人信息与实际使用人信息不一致,扰乱网络安全监管秩序。

行业规范


网络平台公示的《用户协议》及《账号信息处理规则》要求,注册账号由本人使用、未经平台书面同意禁止转让、售卖或以其他方式许可他人使用该账号。

社会层面


网络账号使用权的转让行为,使得购买人在不进行营业资质认证及前期原创投入、积累而仅需支付对价的情形下即可实现账号运营主体的变更,从而享有原账户中的原创内容、互动数据、粉丝资源等,为自身从事的经营行为获取利益,不正当的获得了竞争优势,且将误导不特定网络用户在不知悉账号真实运营者的情形下接收相关信息,损害了潜在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


综上
法院认为案涉 买卖网络社交平台账号
以营利的行为应为 无效
判决小路 返还账号转让款
及中介公司返还居间服务费



鉴于各方对案涉行为无效均存在过错
且小徐亦实际取得账号并使用一段时间
对其诉请的其他事项不予支持




随着流量经济和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
网络账号的经济价值愈加凸显
对于财产权益属性强的互联网用户账号
市场交易需求旺盛
但网络账号的交易市场缺乏规范
网络账号交易存在法律风险


大部分网络账号,尤其是社交性网络账号, 包含大量个人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