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体验进阶(ID:
Advanced_UX
)
腾讯会议原本靠着轻量+免费大受欢迎,这两年才突然开始收费。
我当时看到这个通知后,就做好了换会议工具的打算,毕竟可替代的在线会议工具太多了。
被人推荐了飞书会议并用了一段时间后,
我不但回到了腾讯会议,而且还乖乖交钱了……
因为腾讯会议对我两个主要使用场景更加友好:线上课程
和用户访谈。
先提醒一下,本文可不是广告哦。我本身是视频会议的重度使用者,而且从体验设计师的角度,也感觉腾讯会议的很多功能突破了我对在线会议原本的想象。写这篇文章,就是聊聊真实感受。
我会先分享腾讯会议的优点,再讲讲飞书会议做得更好的地方。
当然我的感受可能也仅代表个人特殊的使用需求,你有不同看法的话,也欢迎留言分享~
腾讯会议 vs 飞书会议
开会中的那个页面,功能上其实没多大区别,这里就不多说了。主要就是腾讯会议的按钮有文字更清晰,飞书会议更加简洁有设计感,可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
腾讯会议-会议中
飞书会议-会议中
二者相差较大的,是录制的查看页。格局虽然非常相似,但腾讯的功能明显更多。而且这些功能,对我来说还挺有用的。所以下面主要说的,是这个页面。
腾讯会议-录制查看
飞书会议-录制查看
腾讯会议的优点
腾讯会议和飞书都用类似聊天记录的形式,把会议中的发言转写出来。但是腾讯会议在这基础上,多做了些内容分析。
腾讯会议默认提供转写的不是原文,而是“智能优化版”。
为什么
要优化呢?因为大部分人即兴说话,是有很多重复或者无意义的词语的。听上去还好,写出来就会感觉有很多语法错误。
通常情况看智能优化版更方便,但如果是用户访谈,我肯定会导出原文,因为这样才能做更加细致的分析。
所以腾讯会议保留两个选项,我觉得非常好。
转写的文字记录顶部,会列出发言中重复率较高的关键词,有点类似电商评论。
这对查找信息来说很方便,相对搜索,避免了“忘词”的风险。
如果会议记录一大堆,又没有好好取名字,找起来就很麻烦,就算看文字转写来辨识也是很麻烦。
腾讯会议在视频下面生成了一段段小的摘要,扫一眼就能轻松了解会议内容。
如果还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在右侧生成
纪要。默认按照章节来记录整个会议的重点内容,
还可以选择按主题和发言人来整理纪要。
关键是,这些会议纪要的质量还挺不错的,我要是随便请个不专业的秘书来,还未必能写这么细致。
有时想回看会议视频某个重要的地方,拖半天进度条都没找到,就很烦。
腾讯会议提供的章节功能,把一些重要节点的截图和文字内容排列出来,寻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做用户测试时,我最常用这个功能。因为经常要反复观看用户使用某个页面时的操作,以前没这个功能时,真的要拖半天进度条。现在可以通过截图来快速定位,真的帮我省事不少。
前面说的会议纪要,是无法对应到视频进度条的。好在视频底下有个话题功能,可以把视频提到的一些话题列出来。
悬停时,可以查看进度条中哪些部分提到了这个话题,点击可以只播放这个话题的内容,并且查看相应的文字转写。
这个功能我用的就比较少了,感觉不是特别精准?如果你用得比较多,欢迎分享感受。
飞书查看会议记录的功能要少很多,但我还是发现3个优点。
文字记录可以像文档那样画线并留下评论,这个功能是腾讯文档没有的。
不过,一场会议通常30分钟至1个小时,文字转写会很长,在上面留评论可能比较难找,不如当面询问……可能对大公司比较有用吧。
腾讯会议和飞书都能将每个发言人说话的时间点展示出来。
腾讯会议只允许一整段地听发言人说话,而飞书提供进度条,可以选择从哪里听起。
总结一下
腾讯会议和飞书并不是完全对等的竞品。飞书功能太多了,视频会议只是其中一个功能,不可能提供太多资源。做到这个程度,其实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而腾讯会议,作为独立的小工具,还想要收费,就必须把产品做得足够深入。
虽然腾讯会议进步的背后,有不得已的理由。但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也是很不错了。内容分析功能甚至超越了海外主流的在线会议工具,如 Zoom 和 Google Meet 等。
不过我说了这么多腾讯会议的优点,说不定只是因为我个人的使用场景比较特殊一点,过于依赖内容分析。尤其用户访谈和用户测试,都算是比较小众的场景。
所以最后来投个票吧,看看大家的想法是否与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