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水木先生说  ·  每晚思考一段话 ·  15 小时前  
人间theLivings  ·  我和我爸爸,都搞砸了“铁饭碗” | 人间 ·  1 周前  
周国平  ·  真爱的相遇,你们的灵魂必深受震撼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你所不知道的厕所大学问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6-10 17:51

正文


文 | 十一贝子


进入现代社会后,世界各地的厕所基本实现天下大同,无论清洁程度还是设施的完备程度都令古代厕所望尘莫及。有不少朋友曾经说过,穿越回古代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但一想到上厕所的问题,就决定还是留在现代为好。


现代厕所的空间形式和基本设施都源自西方。


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克里特岛上已经出现带有排水口和蓄水池的厕所。古罗马时期,欧洲的世俗生活很发达,厕所也比较先进,拥有良好的给排水设施,墙上装饰着壁画,甚至还专门找地方供奉一种厕神。当时的厕所是市民们重要的社交空间,往往设置在一间宽敞的大厅里,四周用石头砌一圈台子,好像候车厅里的长椅,台上开出一个个圆洞,周围毫无遮挡,浩浩荡荡,可以从容坐下,与左右厕友慢慢交流感情,氛围类似今天的咖啡厅。


▲ 古罗马厕所内景


到了中世纪,欧洲文明一度衰落,厕所水平也出现很大的退步。大家开始注重隐私,不再去公共厕所聚会聊天,一些城堡和修道院会在塔楼的夹缝中设置隐蔽的厕所,设施大不如从前,没有水管,没有化粪池,污物一般都直接流进护城河。很多穷人家根本没有厕所,经常在野地或者河边自行方便,肮脏污秽的环境成为14世纪欧洲大瘟疫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所建的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据说却没有为客人设置厕所,导致前来做客的贵族男女常常被迫跑到花园中去自行解决问题,那些花坛和草坪受到滋养,越加鲜活水灵。其实当时欧洲的宫廷已经出现一种木质的马桶,看上去很像高背的椅子,两侧带扶手,只是没有普及。


以鲜花之城著称的巴黎直到18世纪初仍缺乏家庭厕所,人们使用一种类似中国马桶的简易便器,直接从窗口把污物倒在大街上,弄得全城气味极为难闻。有人考证法国香水之所以如此发达,正是其厕所不发达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 欧洲宫廷木椅马桶


18世纪中叶,欧洲兴起启蒙运动,社会文化出现剧烈变革,干净卫生的厕所被视为进步的象征和健康生活的必需品,逐渐走向完善。卫生间成为住宅中与客厅、卧室、厨房一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与浴室结合在一起。


总体而言,外国的厕所文化虽然不及我中华天朝博大精深,但洋鬼子发明的抽水马桶绝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已经难以查考抽水马桶究竟是什么时候正式出现的,据说是1596年由英国约翰·哈林顿爵士制作出第一个抽水马桶,后来钟表匠亚历山大·卡明和工匠约瑟夫·布拉默先后在此基础上作了很大改进。


▲ 现代抽水马桶


到了19世纪末,英国的管道工人托马斯·克莱帕已经把坐便器与先进的冲洗系统结合在一起,与今天大家所用的抽水马桶并无本质的区别。抽水马桶以及之后衍生的小便器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以至后来法国实验主义先锋艺术家马赛尔·杜尚把一只从商店买来的小便斗签上大名,作为自己的经典雕塑作品陈列在著名的美术馆中,定名为“泉”,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


▲ 杜尚作品“泉”


厕所的真正进化并不在于便器与建筑的具体造型,而是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冲水和排水系统,是否达到清洁卫生的标准。20世纪以来,厕所的设施进一步走向标准化,其空间也趋于简化,更强调实用、便捷,容易清洗,甚至可以预制生产成专用的模块,直接插入一套房屋中。


无论对于一座城市、一个校区、一幢大楼还是一套住宅而言,厕所都是不可忽略的大问题,一个小小的厕所只要堵上半天,就足以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一个厕所的脏乱,也能彻底颠覆入人们对一个城市或一片区域的形象。


厕所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文化的特殊载体。2001年在新加坡成立世界厕所协会(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简称WTO,与世界贸易组织同名。该协会拥有多个会员国,定期举办峰会,力图在世界范围内倡导清洁、舒适、健康的厕所文化,影响很大。2011年第11届世界厕所峰会曾在中国海口举行。2013年联合国大会正式同意该协会的提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定为“世界厕所日”。


中国城市近百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这种变化同样也反映在厕所的变迁上。中国古代乡镇虽然有开放的简易路厕,但实际上并无现代城市公厕的概念。近代从西方引进公厕之后,逐渐成为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设施,但在此后很长时间里,各地的公厕都仍然以脏乱而著称,被外国记者揶揄为“臭味交响曲”。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今天中国很多地方的厕所都变得相对整洁。


以前的平房时代很少人家拥有专用卫生间,排队上厕所、倒马桶成为许多城市清晨最常见的一幕景象。街头的公厕很多是收费的。听说居然有的地方还发行过一种“厕票”,与粮票、布票一起发给居民,每人每天可以凭票上厕所五次。


30年前的《新民晚报》报道上海有的人家在面积只有几平米的卧室中用木板打一个小隔间,外观犹如大衣柜,里面放一个旧式马桶,就变身为简易的自用卫生间—当然其中并无冲水装置。这一创举既反映了上海人“螺丝壳里做道场”的精明劲,也透着几分无奈和酸楚。


今天套房已经全面普及,各种户型中厕所所占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一家之内,拥有双卫乃至三卫都不鲜见,不但装修得很漂亮,而且兼有浴室功能,有的人家还安装冲洗洁具,使得如厕更像是一种享受。至于宾馆、夜总会和高级餐厅的厕所自然装修得更加精致,沙发、吊灯、妆台应有尽有,可以兼作休息室。一些旧住区的大杂院也得到改造,为很多人家增加了厕所。这些无疑都是文明水平的巨大进步,让人感觉很欣慰。


▲ 酒店里的厕所


香港九龙民乐街有一个著名的金厕所,以黄金、钻石、天然宝石、珍珠配合高科技打造而成,不但金碧辉煌,而且备有先进的自动冲洗、烘干设备和过滤系统,顾客需要购买3000港币的金饰方可享用一次。厕所弄到这个程度,恐怕就走入另一个极端,属于作秀的性质了。


这样威武的厕所足以让很多国外发达城市叹为观止。去过欧美的人恐怕都有“如厕难”的体会,街头很少公厕,多数商店、饭馆、餐厅并不欢迎外人使用其卫生间,只有麦当劳、肯德基例外,因此这两家快餐店的卫生间门前经常排大队。


欧洲比较普及的是一种全自动的封闭式公共厕所,需要投币才能使用20分钟左右,空间不大,里面的设备很先进,节水节能—如果时间超过20分钟,门会自动打开,向公众直播你如厕的雅姿。多年前有法国友人曾经赠送北京市两套这样的厕所,记得其中有一个放在紫竹院公园里。我很欣赏这样务实方便的厕所,不过最好不要收费。


▲ 法国的自动公厕


厕所看似普通,但要设计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少有建筑师会关注这种卑微的建筑类型,更不会有耐心去琢磨如何把它做好了。这样的态度需要改进,因为厕所也是一种学问,并不简单。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快题设计课要求在一天8小时之内画出一个小型公厕的全套图纸,大家都觉得不难,但也做不出什么特色,只有一个高班同学别出心裁,把厕所平面设计成太极图的变体,一分为二,阳为男厕,阴为女厕,结果得了高分。这个方案确实大有内涵—厕所虽是小道,却蕴含着阴阳平衡、万物循环的大义,不可不察。


很多公共场所的厕所都是男大女小,仿佛天经地义就该如此。这种思维非常奇怪,因为按照实际情况,女性所需要的厕所面积应该更大才对。一些卫生间看上去很高级,但用起来并不方便,甚至连干净无臭的标准也达不到。另外很多公厕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残障人士难以使用。对于现在的城市管理部门和开发商而言,应该是在更多的厕所细节上体现人性的关怀,而非仅仅满足于门脸。


厕所文化偶尔也可能被故意发扬光大,成为一种猎奇的形式。比如韩国议员沈在德是世界厕所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天赋异禀,居然出生于厕所之中,为了表示纪念,投资160万美元在其故乡水原建造了一座抽水马桶形状的住宅,里面除了客厅和4间卧室以外,特意设置了3个高标准的卫生间。这位沈先生欢迎所有人来租住这座奇特的住宅,并将租金用于世界各地的清洁厕所改造。


▲ 韩国的马桶型住宅


世界厕所协会曾经评选出“世界十大厕所”,大多属于比较奇葩的形式。排名第一的是南极点旁边的一座简易卫生间,被认定为全球最高冷的厕所。印度著名古迹泰姬·玛哈陵的厕所排名第二,建造时间长达22年,据说无需冲水即可清洗,具有节约环保的特点。此外还有伦敦“千禧年”卫生间、美国威斯康星艺术中心卫生间等厕所榜上有名。


台湾的高雄市出现了一座“厕所文化餐厅”,所有的坐凳都以抽水马桶代替,还用形似尿盆的容器来盛放食物。如此弘扬厕所文化,有上下颠倒之嫌,完全属于恶搞,不过据说生意十分红火,近来北京也有饭馆开始仿效。


▲ 厕所餐厅


中国一些名胜风景区和观光酒店新建的卫生间喜欢采用类似园林轩榭的形式,比较别致,经常可以看见有游客在前面兴致勃勃地摆出各种姿势自拍。比如,台湾有一家饭店,其厕所不但采用翘角飞檐的仿古造型,还按照古典园林的模式起了很典雅的名字——男卫生间叫“观瀑楼”,女卫生间叫“听雨轩”——仔细想想,这两个名字起得浑然天成,典雅妥帖,还颇有一点幽默感。后来大陆有一些地方也照样学了。


▲ 风景区的公厕


▲ 卫生间的雅名


厕所是不宜久呆的地方,除了方便,或与浴室结合者而外,无需兼有其他的功能,搞得太复杂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宋代名臣欧阳修《归田录》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最适合读书的地方是所谓“三上”,即“马上、床上、厕上”,似乎厕所可用作书房,但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边如厕边读书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为聊厕所的话题,去图书馆溜达时专门注意了一下,发现相关的著作还真有不少,比如美国朱莉·霍兰的《厕神:厕所的文明史》、英国罗斯·乔治的《厕所决定健康》、日本妹尾河童的《厕所大不同》,对于希望进一步了解厕所文化的人来说,都值得一读—当然,最好不要跑到厕所里去读。


【作者简介】 

十一贝子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精华推荐】

在那五谷轮回的地方——闲话古代厕所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