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辑校对
〖提升语言文字水平〗知名出版社和权威刊物都在关注©专业知识、国家标准、业内资讯。内容权威,来源可靠。内容群发时间:星期一(语言文字)7:00,星期四(出版、编校)9:00。宗旨:为语文规范助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编辑校对

辨析:“粘”与“黏”、“说到”与“说道”

编辑校对  · 公众号  ·  · 2024-07-01 08: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辑校对”微信公众号,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发布时间: 9:00。内容:语言文字、出版编校。


中文编辑校对[1](QQ群:302032982)、中文编辑校对[2](QQ群:236902340)、中文编辑校对[3](QQ群:684024204)、 中文编辑校对[4](QQ群:980243020) ,编辑校对的家园。

文末有二维码。


向本 公众号 发送关键字“群”“费”,也能收到加群方法。 (不是向QQ群发)


—— 以上内容非正文 ——



编辑校对:editor-CN

图书中有些词语常常被混用,从字面上看,意思是相近的,便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互相代替。但细细探究起来,每个词语都有其特殊的含义、词性。

“编校一课”近期为大家挑选几组容易混淆的词语,也欢迎各位留言提问。




粘 VS 黏






“粘、黏”二字,在医学刊物上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在审读稿件时,经常见到将这两字混用的错误情况,多数是该用“黏”(nián)时,错用了“粘”(zhān)。

查《现代汉语词典》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可知,“粘”:音zhān;读nián时,为“黏”的异体字。然而,中年以上的人都知道,“粘”:既作zhān又作nián,而“黏”是“粘”的繁体字。

其实两个字经历了语言文字改革的一个过程。1955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时,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黏”由此退出使用领域,“粘”便身兼“粘”“黏”二职。1985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审核通过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粘”读zhān。1988年国家语委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时,确认“黏”为规范字,并将“粘”进行分离。从此,“粘”不再表示“黏”的意义。 “粘”“黏”又成为各自独立的规范字。 因此,再把“黏”写作“粘”就是错的了。

要想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两个字,首先应从它们各自不同的读音和分属的词类上去认识。


1


(1)读nián。
此时 只作人的姓使用 ,不作其他用途,因此使用机率较低。
(2)读zhān, 作动词
①带黏性的物质互相连接或附着于他物上。 例:
A 糖块粘在一起了。
B 吃糖瓜很粘牙。
C 和黏面很粘手。
②用胶水或糨糊等将此物胶合在彼物上。 例:
A 粘信封
B 粘贴标语
C 他嘴上粘上白胡子真像老头。


2


“黏”字是1988年3月25 日国家语委与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说明”中确定恢复使用的15个曾被废止使用的汉字之一。

“黏”是指像胶水或糨糊那样能使一物体附着于另一物体的性质。

例:黏度、黏稠、黏膜、黏液、黏着力、黏糊糊、黏虫、黏米、黏土
综上所述,通常情况下,通常是由于对“黏”的读音错误,造成了使用上的错误。也就是说,在科技刊物中的“粘”几乎都是应该作为动词使用,读zhān;而“黏”只能读nián。因此, 在医学名词规范中的“黏膜、黏滞、黏附、黏合、黏结”等词便只能用“黏”字,决不能用“粘”字。 同样 “粘连、粘贴”等也只能用“粘”字 ,而不能用“黏”字。“粘连”应读作zhān lián,而不是nián lián;“粘贴”只能读作zhān tiē,不能读作nián tiē。




说道 VS 说到






1

说道



现代汉语中,常见“说道”的用法。“道”有“说”的意思, “说道”就是“说”, 这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 相关的还有“ 谈道、讲道、叫道、喊道、嚷道、问道、答道、写道、唱道、安慰道、感叹道 ”等等组合。但在这些组合中,“说”的意思明显趋于弱化。

在语言实践中,单用一个“说、谈、讲……”之类,有时似乎显得“秃”,加上一个“道”字,就显得四平八稳得多。“×道”(或“××道”)之后,如果是直接引用,其后一般用冒号,引用的内容要加引号;如果是间接引用,其后一般用逗号,引用的内容不加引号。 例:
(1)他说道:“明天我就不来了。”
(2)他说道,他明天就不来了。

2

说到


现代汉语中也常见“说到”的用法。 “说到”是一个动补式合成词。“到”表示一种结果。“说到”有“说及”的意思,后面往往是说及的对象或内容 ,或者用于“某某说到什么时间、地点”的语境中。“说到”后面一般不能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不加标点。 例:
(1)我们刚才还说到你。
(2)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谈到、讲到……”的用法可以此类推。显而易见,“说道、谈道……”不同于“说到、谈到……”。

3

错误示例


在报刊中,把“×道”(或“××道”)误用为“×到”(或“××到”)可算作词语使用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例:
(1)舒乙先生最后讲到:母亲的一生是完美的一生,她有一个完美家庭,一个完美追求,一个完美事业,最后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北京晚报》2001年5月23日)

(2)大阪市民已呈现出饱满的热情,申奥歌曲《同一星球的朋友》已广为传唱,歌中唱到:“虽然肤色不同、宗教不同,体育和音乐是世界共通的,大阪奥运会一定精彩。”(《体坛周报》2000年7月10日)

(3)杨澜说:人在特别自信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自卑的一面?姜文回答到:“你说得对。……你刚才说自卑,其实我非常自卑。”(《作家文摘》2003 年7月18日)

这些例句中的“到”都应该改为“道”


整理丨许瑞雪

据“木铎书声”

载:“编辑校对”公众号(editor-CN)



商业广告征集启事 (可点击)

END


—— 以下内容非正文 ——





欢迎在“编辑校对”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发布者需提供营业执照,证明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详情请联系公众号,用QQ加编辑交流。



【往期 招聘 案例选】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招聘编辑、校对、编务

南方日报出版社招聘图书编辑

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年招聘启事

商务印书馆招聘启事

中国华侨出版社招聘信息

厦门大学出版社招聘启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招聘启事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招聘编辑等多岗位

《世界知识》杂志社招聘编辑、校对

《半月谈》新媒体招聘启事(编辑 ,可实习)

招聘启事——中华书局招聘校对

国企招聘| 中信出版集团邀你加入

◉多次发布的仅选首次






编辑校对公众号


“编辑校对”微信公众号,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高品质群,广受赞誉 中文编辑校对 [3] (QQ群)684024204 中文编辑校对 [4] (QQ群)980243020 ,中文编辑校对[2](QQ群)236902340 中文编辑校对 [1] (QQ群) 302032982


可在QQ中 搜索群号 ,也可直接用 手机QQ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群:


中文编辑校对[3]

(QQ群):684024204

加入中文编辑校对[3]QQ群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向本 公众号 发送关键字“群”“费”,也能收到加群方法。(不是给QQ群发送。)



中文编辑校对[4]

(QQ群):980243020

加入中文编辑校对[4]QQ群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向本 公众号 发送关键字“群”“费”,也能收到加群方法。(不是给QQ群发送。)



中文编辑校对[1]

(QQ群): 302032982

加入中文编辑校对[1]QQ群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向本 公众号 发送关键字“群”“费”,也能收到加群方法。(不是给QQ群发送。)



中文编辑校对[2]

(QQ群): 236902340

加入中文编辑校对[2]QQ群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向本公众号发送关键字“群”“费”,也能收到加群方法。(不是给QQ群发送。)



〖●◉编辑校对◉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编辑校对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编辑校对”;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编辑校对”)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欢迎加入

中文编辑校对QQ群


高品质群,广受赞誉


群内有新闻出版专业书籍、国标、辞书等共约 400 个共享文件(免费下载)。(群英荟萃,除了编辑校对外还有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社科院语言文字所研究员等等)。



编辑校对 微信公众号 editor-CN

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专业知识、国家标准、业内资讯。内容权威,来源可靠。

编辑校对 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广告合作请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发信息给本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