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景读书
风景读书沙龙以旅游为出发点,由作者亲自为您读书,带您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内容主要涉及: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设计、旅游投融资、旅游运营、实操案例等。我们要做的是专业课的阅读,有声,有色,有味,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风景读书

创意设计引导创造动人的线性风景!

风景读书  · 公众号  ·  · 2018-05-15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风景读书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 关注微信号, 每天七点,陪你读书!


▼



《移动旅游与营地度假方式》共读07天

今日共读目标 长白山一直是一个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旅游胜地 。日前,环长白山慢行绿道项目,荣获了“2015设计影响中国——规划设计一等奖”,这让慢行绿道,更加进入人们的视线、亲近人们的生活。环长白山慢行绿道,全线长约 300多公里,北起二道白河镇、南至长白县,串联起长白山的北西南三景区山门,旨在打造一条以自行车和徒步等慢行交通为主要体验方式、充分展现长白山自然与文化魅力、服务设施配备完善的线性的综合游憩系统。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曾参与长白山慢行绿道项目设计的北京大地风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晓东和大地风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明丽为大家分享关于环长白山慢行绿道规划设计的落地实践 思考。


领读人:徐晓东

北京大地风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风景读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徐晓东。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环长白山慢行绿道规划设计的落地实践思考。



环长白山慢行绿道,全线长约300多公里,北起二道白河镇、南至长白县,串联起长白山的北西南三景区山门,旨在打造一条以自行车和徒步等慢行交通为主要体验方式、充分展现长白山自然与文化魅力、服务设施配备完善的线性的综合游憩系统,成为长白山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代表,也是长白山迈向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坚实一步。



然而实际操作中,建立环长白山慢行绿道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线路长,沿线景观变化差异小;比如有着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缺少建设用地,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塑造旅游吸引力,将其真正融入到大长白山旅游体验中,成为比肩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的世界级的骑行圣地。


长久以来,长白山天池几乎是长白山唯一的代名词。而大多数游客并不知道,长白山不但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A级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一般游客不可通达的一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着异常丰富的世界级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由此切入,我们给慢行绿道提出了“环绕长白山的自然文化线性博物馆”的定位,希望将慢行绿道的建设与长白山的珍稀的动物、植物、文化等资源有机结合, 以实现“线路即风景、行路即体验、观景即景观”的目标。


在慢行绿道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倡导和践行着这样一个理念: “系统统筹,创意引领,设计导向”。


环长白山慢行绿道的规划设计是一项串联型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域的层面对长白山的节点、资源、路线、服务设施等进行了综合评估,然后从总体策划到空间规划再到节点设计,从硬性建设到软性配套进行统筹考虑。在这个项目里我们为长白山总结出了这样一套 慢行绿道体系,包括线路规划、驿站设计、导视系统设计、观景系统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五个板块内容。作为特殊的一种旅游产品,慢行绿道既有标准化的规范配套,又有非标准化的内容。


标准化的配套,可以更便捷的服务于游客。


而在非标准化的内容上,具有视觉冲击力、故事吸引力、场景想象力的创新型产品才是游客体验的核心。


1. 在线路规划系统里,我们规划了慢行主线和特色支线两个部分,主线部分根据道路长度及坡度变化情况,对路段难度等级进行了9个级别的划分,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事宜的路段;主线之外,结合场地特征和需要串联的节点,我们设置了10条特色支线,在保障生态安全与游憩安全的前提下,与主路形成叶脉型慢行网络,丰富了慢行活动体系。


2.在驿站规划设计的部分,按照自然文化线型博物馆的概念,我们设置了以珍稀动物为主题的主驿站、特色植物为主题次级驿站和以长白山区域文化为主题的mini驿站等三级主题驿站系统。



不同级别的驿站根据服务半径的不同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都有对应的标准化的配套功能可以提供服务, 最终形成了10个主驿站,16个次级驿站和若干MINI驿站的慢行绿道驿站体系。



我们遵循“驿站即景点”的理念,因此在驿站空间的具体设计中,我们采用以空间序列体验为出发点的设计思维,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再到公共艺术品设计,结合体验活动围绕主题概念进行一体化考虑,做到每个驿站都是一处独特的偶遇体验。


马鹿驿站


下面我讲一个主驿站的设计案例——马鹿驿站


环长白山慢行绿道所经过的区域有着极其严格的用地限制,因此在我们的驿站系统里,多是依托森林保护站改建或适当加建的方式,或者是用移动型设施来设计,比如集装箱等。


现在所讲的马鹿驿站的选址,原来是一处废弃的森警部队营房,据临近的保护站管理人员讲,这里时常有马鹿出没,这也是当时确定驿站主题的主要依据。这个驿站定位为多功能融合的高品质森林驿站,在空间风貌营造上需要突出马鹿主题,同时也要保留长白山的森警文化。驿站并不临近道路,中间还隔有一片消防水池。因此从道路口我们就要开始营造序列主题场景,引导游客和骑行者进入驿站体验。从道路口的马鹿群场景雕塑和入口标识牌,路过景观提升后的消防水池,到达驿站入口的形象墙,最后进入经过改造提升的驿站空间,你会开始体验到森警主题的住宿空间,马鹿主题的餐饮空间、休息交流空间、文创商品以及特别设计的马鹿食物补给站等等。在这个驿站里,我们尽量将之前的森警文化保留下来,同时融入骑行文化,将马鹿的科普内容以文创的形式得以展示,让这个驿站成为骑行旅途中的惊艳偶遇,继而成为一个吸引游客和骑行爱好者的打卡目的地。


池西区马鹿驿站平面布局图

马鹿驿站设计效果:序列主题场景营造示范

马鹿驿站设计效果:序列主题场景营造示范

马鹿驿站设计效果:序列主题场景营造示范

狍子驿站设计图:现代创意建筑设计示范

金钱豹驿站设计图:公共家具创意设计营造场景示范


红豆杉驿站设计图:集装箱主体移动型建筑设计示范


旅游厕所


旅游厕所在整个慢行绿道系统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把独立设计的旅游厕所归类到了驿站系统的MINI驿站部分。包括二道白河镇在内的整个绿道里,我们已经落地建设了20余个旅游厕所。根据一厕一风景的设计理念,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在建筑风貌上我们对每个厕所都进行了单独设计,从空间造型到立面材质,每一个厕所都至少有一处创意设计。我们的设计目标是让每一个厕所都能成为一个景观构筑物。 在功能布局与使用过程中,我们有三个原则:


第一是景观和观景,充分研究室内外景观的互动性,甚至做到了空中如厕和如厕观景的体验;


第二是充分考虑游客使用的便捷性,比如加大标准的厕位空间并且增加置物架,比如各种无障碍设施,以及功能齐全的第三卫生间等等;


第三是保证环保性和室内外环境的整洁性,这就需要专业的环保设备和敬业的保洁服务,为此我们为每个厕所都预留了保洁宿舍。长白山管委会也对此有力的执行,引入了优秀的施工团队和环保设备,同时实行了严格的保洁服务制度,每个厕所都有一到两名保洁人员24小时不间断服务,保证了游客和当地居民有高品质的如厕体验。长白山景区也在2016年入选了厕所革命十大景区。


环长白山慢行绿道部分驿站落地节点实景图


长白山慢行系统的导视系统部分、观景系统部分、公共艺术设计部分,都是与线路规划和驿站设计相辅相成的,同样遵循着“系统统筹,创意引领,设计导向”的规划设计理念,这几个部分今天在这里就不展开赘述了,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聆听,下期再会。


风景读书,陪伴你的风景旅途!



Tips: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啦!

从4月2日开始,我们将共读的是《 移动旅游与营地度假方式 》,请各位书友记得每天阅读我们的推送哦!


读书打卡:新年,新规则

不知道如何共读的书友们注意啦,关于如何打卡:


1、将每日风景读书推送的文章不设分组转发到朋友圈,截图发给风小景或风景读书会员群均可,可以每天一发,也可以月末集中来发。 打卡时间仅限每日早7点-晚24点


2、打卡签到本着自愿的原则,小景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学习呦~


3、针对当日忘记打卡的同学要记得“补打卡”哦(补打卡:将遗漏打卡的所有天数的文章在朋友圈转发,并截图给风小景,当月补打卡次数 最多1次 ),不然风小景也会督促大家打卡的哦!


关于完成阅读任务的奖励:


1、坚持每日阅读并 不设分组转发朋友圈,连续打卡签到累计一个月 的同学将会 获得2018年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100元的优惠券 。详情请咨询风小景。大地风景研究生班报名链接:http://mp.weixin.qq.com/s/ca3E6crZhosUSEs9h5F75g


2、欢迎大家在 共读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区留言,分享自己的读后 感,获得留言点赞最多者, 我们也将选出 3名优秀评论者 赠送 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200元优惠券。



“风景读书”将与您共读

移动旅游与营地度假方式

如果您想跟我们一起读旅游行业的经典书籍

立即报名



更多信息,请咨询风小景


识别下方二维码


我是风小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