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善人文
致力于打造尽善尽美的人文讲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C/PE/MA金融圈  ·  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垂直起降,无外露 ... ·  4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  2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许勤看望慰问负责亚冬会安全保障工作人员 ·  3 天前  
新闻夜航  ·  不低于50万奖励!知名集团出手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道善人文

论语讲习一日一则——学而篇(1.6)

道善人文  · 公众号  ·  · 2017-07-20 10:27

正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同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

弟子:后生晚辈。

入:意为在家。

出:意指走出家门。

泛:本指水的“盈科而后进”的泛出特性,此处,引申为爱心由近及远地推进。

仁:仁爱。

文:指人、事物内部刚柔交错、经纬交织、阴阳叠加的物之理与事之理,譬如,天有天文,水有水文,人有人文,鸟兽有鸟兽之文。

白话

孔子说:“后生晚辈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尊爱兄长,为人谨慎,而能守信;由近及远地关爱很多人,进而让自己的行为贴近仁爱。等这些行为都行之成习惯了,就学习各种文化方面的知识。”

明辨

在儒家看来,“孝”与“悌”是每个人生而为人必须履行仁道的根本。《孝经》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谨而信”的意思是,正因为谨慎才能做到守信。相反,一个人若不谨慎出言,往往很难做到守信。常言说,轻诺必寡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信对做人太重要了,所以,孔子让我们应当“主忠信”。


“泛爱众而亲仁”,是说既然做到了关爱众多人的地步,进一步就要使自己的行为贴近仁爱,心不离开仁爱;因为“仁”是一个人天生就具备的生生不息的行爱的动能,是一个人表现所有爱的原动力。这里的“亲仁”同孔子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强调的“依于仁”是同样的意思。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意思是说,前面那五种行为自己都做得不错了,即已经行之成习惯了,这时,才够资格进一步去学习物之理与事之理,即各种各样的“文”。因为“文”属于人、事物内部刚柔交错、经纬交织、阴阳叠加的物之理与事之理。像天有天文、水有水文、人有人文,鸟兽有鸟兽之文,这些都统称为“文化”。如果从最大的方面讲,“文”就是指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所以,一个人若希望能治国平天下,之前他必须首先做到正心诚意与修身齐家。

心解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说“爱是关于人类生存问题的唯一令人满意的答案。爱的内涵包括关心、责任、理解、尊重。”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闻一知多

一、人生的主要活动其实就是一“入”与一“出”,即在家与出外。一个人如果在“入”的方面行为无差失了,在“出”的方面,就不会表现太差了。


二、本章涉及的内容,就是孔子平时教学的重点——“文、行、忠、信”四个方面。行就是行仁,就是要把美德的各个方面行之成习惯。“入则孝”与“泛爱众”就是行仁。“出则弟(悌)”是指“忠”,因为这里的“悌”,已不再仅仅指友爱自己的兄长,而是扩大到友爱朋友。“信”就是“言可复也”,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谨慎就能做到有信。“文”是人们偏重做事与人文修饰方面的文化知识,自然也很重要。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广博地学习文化知识,同时,用礼规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三、本章证明,孔子一贯强调先把人做好,再去做事的道理。否则,如果个人德行不足,文的方面学得越多,越可能贻害他人。所以,修身、齐家永远是一个人参与治国与做事业的根本。


撰述:正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致力于打造

津津乐道

听听益善

的道善人文讲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