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载入历史的一刻。
美朝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并发布联合声明,表示此次美朝峰会是结束两国数十年来紧张局势和敌对关系,对开创新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划时代事件。
会谈中,特朗普也对金正恩大为赞赏,表示愿意邀请金正恩去白宫:
我们在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关系。不久将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更多内容。我们已经发展出一种特殊的连接(bond),会议比任何人所能预期的都要好得多。自此之后,我们还能够达成更多更多的成果。
而签署的协议中,特朗普总统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金正恩则重申他关于完成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承诺。
第一, 美国和朝鲜承诺根据两国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愿望,建立新的美国与朝鲜的关系;
第二, 两国将共同努力,建立朝鲜半岛持久稳定的和平制度;
第三,双方重申支持2018年4月27日由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签署的“板门店宣言”,朝鲜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的完全无核化;
第四,美国和朝鲜承诺将归还当年朝鲜战争期间的战俘遗体,包括立即归还已经确认身份者
。
对于此次签订的协议,特朗普表示,“
非常好,非常棒的会议,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好,我们取得了很大进展。
”
说起来,今天如此胜利的会谈,出乎绝大部分媒体的预料,这也就像金正恩今天所说,“犹如像科幻电影一般”。
要知道半年前,朝美之间还因为导弹试射与核试验剑拔弩张,美国三支航母舰队齐聚,半岛战争近乎一触即发,甚至东北亚都笼罩在核战争的阴云之下。直到今年年初,中朝韩三国向往着和平的人们调集一切力量,才将战争边缘的半岛各方,重新拉回到新加坡的谈判桌前。
这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变换,不禁令政事堂想到25年前,一位复旦国际政治教授作为顾问,带领校辩论队前赴新加坡,参加的那一场关于人性本善本恶的辩论赛。在最后陈述的时候,复旦四辩蒋昌建按照剧本,抑扬顿挫地念出了那段技惊四座的总结陈词:
只有认识到人性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的手段来扬善避恶......人类才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当年,随着这段台词的广泛传唱,一时间国内各类辩论赛纷纷崛起成为热潮。可这一热潮很快就冷却了,甚至当年风靡全国的辩手们,也没有一个再愿意上辩论台。
其中原因很简单,其实在辩论双方交手之前,教练早就把己方的战略,以及各种的应对方案,都详尽的罗列起来,辩手们并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长期的封闭训练,就是为了能够机械的将剧本与应对记在脑中。
所以,台大辩手们输的不怨,因为真正击败他们的人,并不是台上的那些照着剧本演的复旦学子,而是背后的那位政治学教授。
对于那一场新加坡的辩论赛,很多人都记住了“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但是政事堂脑子里面反复回响的,却是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如果我们将镜头转向2016年前后,看看当时中国在东亚的外交环境:
1、美国重返亚太,推出了将中国踢出工业产业链的TPP计划。
2、日本的安倍和新加坡的李显龙为美国重返亚太的TPP摇旗呐喊冲在第一线。
3、朝鲜导弹核试验不断,半岛战争一触即发。
4、韩国朴槿惠“背盟”,引美国萨德入半岛。
5、澳大利亚推反间谍法案,打击中国在澳大利亚的影响力,中澳关系跌入历史冰点。
6、菲律宾把南海问题挑大,交付到海牙国际法庭,中菲关系跌入历史冰点。
7、越南在南海与中国频频起摩擦。
8、缅甸的昂山素季在西方支持下,击败原亲华政府上台。
9、泰国的军政府在美国支持下,以对华大米案,推翻了亲华的英拉政府。
10、中国印度在洞朗边境一度爆发了那场著名的冲突。
可以说,当时中国东向和南向的邻国外交关系,几乎都一度跌入谷底,尤其是在美国战略转向亚太,把中国当做最大对手,这时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
那么,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中国是怎么做到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的呢?
我们看一下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的外交局势变化:
1、朝鲜的金正恩两度访华,两国亲如兄弟
2、韩国文在寅上台后不久就访华修复中韩关系
3、李显龙率领半个内阁访华,中新关系迅速转暖
4、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还发表声明斥本国责媒体鹰派
5、越南试图跟着中国搞经济特区,嗯,今天因此还引发了骚乱。
6、缅甸的昂山素季与缅甸高层频频访华示好,使得西方极其不满。
7、泰国恢复中泰铁路,两国关系迅速回暖
8、澳大利亚执政在野两党纷纷求恢复中澳关系
9、日本首相安倍给予中国总理国宾待遇,并破天荒亲自送机,中日迅速回暖。
10、印度穆迪访华武汉,两国关系迅速修复
对比一下我们才会知道,这就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所以,真正懂时政的人,绝不会把新加坡的特金会谈单独考虑。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的更高,朝美和解的背后,是中国在亚洲外交领域的全面逆转。
没有韩国的文在寅孤注一掷,将朝美会谈从破裂中拉回来;没有之前对抗中国的李显龙突然变脸,不计成本帮助我们解决安保并向朝美双方担保;没有日本的安倍极力遏制国内极右翼势力保持中立;没有中朝两国亲如兄弟般的绝对信任和一路保驾护航.......在中国依旧处于外交包围网的状态下,朝美会谈能推动起来吗?特朗普的一度反悔后,能够重启吗?
我想,肯定没有机会。
不要以为朝美和解那么容易,过程中,美国国内的反对势力搞了多少事儿?对朝鲜的高强度军演和高层隔空挑衅,对我们在南海,在台湾、在广州,碰了多少瓷。这些,不都被我们一一化解了吗?
而国内大量的“专家们”,先是呼吁对朝严厉制裁,之后又主张对美国的挑衅反击。如果我们操盘者在舆论以及国内国际的政治压力之下,稍有迟疑,本次走钢丝的朝美会谈,就可能万劫不复。
这就像当年李光耀一手托大陆台湾两家和解,抓住了李登辉刚上台欲施展的良机,不仅迅速搞出了“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中新台三方共同运营的两岸通游也一度搞起。可是后来,一方面是美日两国诱导,台湾内部出现分裂,另一方面大陆方面意志也不一致,有鹰派强烈的反对。最终导致一度试图缓和两岸关系的李登辉迅速转变态度,搞起了“台独”。
其实,我们想一想,这一轮朝美谈判的机会,不也是特朗普刚上台,其强烈的表现欲以及反建制思想带来的机会吗?窗口期一旦错过,特朗普就可能成为第二个“李登辉”,彻底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上。
而且,就在美国三个航母舰队以及频繁的大规模的军演,这也非常考验我方情报与反间谍的基本功,更不要说此次国航747与“苍鹰一号”从不同路线分别飞赴新加坡,本身也是一场谍报战场上,“风筝”与“影子”之间的较量。
这就像当年李登辉试图台独之季,我方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军演作为反击,但我方叛徒向台湾提供了飞弹演习的情报,因此李登辉敢于公开讲中国的飞弹是哑的,并肆无忌惮的搞台独,导致我方军事压力成为一场空。
所以,我们要明白,虽然今天的朝美会谈虽然一共就五个小时,可是其背后的外交站队与利益交换,以及军事、情报、外交、商贸等多少领域多少人为之奋斗,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