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猫头鹰教室
猫头鹰教室为小张聊科研发布课程与会议信息的专属账号,带来小张聊科研最新课程培训信息,并介绍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让您随时可以get到想参加的课程,也为学员提供一个继续学习和交流的港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猫头鹰教室

浙大医学院14.3分研究关注了三个科研热点,思路清晰,推荐国自然申请学习!

猫头鹰教室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0-28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团队在Advacnced 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关注m6Am甲基转移酶PCIF1如何促进LPP3介导的磷脂酸代谢和肾细胞癌进展。研究涉及RNA的m6Am修饰、磷脂酸代谢和线粒体分裂等科研热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及主要关注点

研究关注肾细胞癌(RCC)的发病机制,特别是PCIF1介导的m6Am修饰对RCC进展的影响,以及通过LPP3调控磷脂酸代谢和线粒体分裂的作用机制。

关键观点2: 研究逻辑及故事框架

研究逻辑清晰,从m6Am甲基转移酶PCIF1在RCC组织中的显著上调出发,通过增强LPP3 mRNA的翻译,调控磷脂酸代谢和线粒体分裂,促进RCC的进展。这个故事框架适合申请基金,特别是青年项目。

关键观点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通过m6Am-Exo-Seq技术确定PCIF1的下游靶基因LPP3;使用RNA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LPP3 mRNA上的m6Am修饰水平,通过多聚核糖体分析和新生蛋白质标记实验探究PCIF1对LPP3翻译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LPP3如何调控磷脂酸代谢和线粒体分裂,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RCC的进展。

关键观点4: 重要发现及意义

研究发现了PCIF1在RCC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控LPP3影响磷脂酸代谢和线粒体分裂来促进RCC的进展。这些发现为理解RCC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题,今天介绍的文献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团队发表在 Advacnced Science 期刊上的研究: m6Am Methyltransferase PCIF1 Promotes LPP3 Mediated Phosphatidic Acid Metabolism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Progression

关注这项研究的主要原因有:

1. 研究关注了三个“科研热点”: RNA m6Am 修饰 磷脂酸代谢 线粒体分裂

m6A 是最常见的 RNA 甲基化修饰之一,主要发生在 mRNA 3' 非翻译区( 3'UTR ), m6Am 则是一种相对较新发现的修饰,位于 mRNA 的转录起始位点,紧邻 7- 甲基鸟苷( m7G )帽子结构。 两者都是由特定的 写入者 (如 PCIF1 )添加到 RNA 上,并且可以被 擦除者 (如 FTO )去除。这些修饰在调控 RNA 的稳定性、剪接、翻译和定位等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 国自然申请|研究“RNA修饰”的2种常见思路和4个关键要素,标书中如何体现逻辑严谨? )。

2. 研究的逻辑非常清晰: m6Am 甲基转移酶 PCIF1 RCC 组织中显著上调,并通过 m6Am 修饰增强磷脂磷酸酶 3 LPP3 mRNA 的翻译,进而调控 磷脂酸代谢 线粒体分裂 ,促进 RCC 的进展。 因此这样的研究是完全可以模式化的,如果大家关注这些研究,基本上可以总结出一个很“套路”化的模式:“工具分子” + “功能分子” + “表型热点”,比如在这里“工具分子”是 PCIF1 ,“功能分子”是磷脂酸代谢酶 LPP3 ,“表型热点”是线粒体分裂,所以 10+ 的高分文章也有套路和模式。

3. 从国自然的角度来说, 这样的故事框架非常适合申请基金,特别是青年项目 ,当然出发点不同, 既可以从 m6A 6Am ,也可以从磷脂酸代谢、线粒体分裂出发。

如果大家有基金申请或者课题思路上的疑问,
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咨询:

下面我们通过问题来看研究内容:

1. 研究的主要疾病和研究角度是什么?

研究的主要疾病是肾细胞癌( RCC ),研究角度集中在探索 PCIF1 介导的 m6Am 修饰对 RCC 进展的影响 ,特别是其通过 LPP3 调控磷脂酸代谢和线粒体分裂的作用机制。

2. 研究如何选择 PCIF1 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选择 PCIF1 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 RCC 组织中观察到 PCIF1 m6Am 水平的显著上调, 这表明 PCIF1 可能在 RCC 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 PCIF1 作为 m6Am 修饰的“写入者” ,其功能在多种疾病中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尤其是在 RCC 中。

3. 在确定 PCIF1 的下游靶基因时,通过什么方法或者策略确定 LPP3 的?

在确定 PCIF1 的下游靶基因时,研究团队采用了 m6Am-Exo-Seq 技术,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识别 m6Am 修饰的 RNA 测序技术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能够鉴定出在 PCIF1 敲低后 m6Am 修饰水平发生变化的基因,从而确定 LPP3 作为 PCIF1 的关键下游靶基因。

4. 在具体机制上,如何确定 PCIF1 LPP3 m6Am 修饰,以及如何影响 LPP3 的翻译?

为了确定 PCIF1 LPP3 m6Am 修饰,研究者使用了 RNA 免疫共沉淀( RIP )实验 ,结合抗 m6Am 抗体来检测 LPP3 mRNA 上的 m6Am 修饰水平。此外,通过 多聚核糖体分析和新生蛋白质标记实验 ,研究者发现 PCIF1 敲低会抑制 LPP3 的翻译效率,而 PCIF1 过表达则增强了 LPP3 的翻译。

5.LPP3 是如何调控磷脂酸代谢的?

LPP3 调控磷脂酸代谢的方式是通过其磷脂磷酸酶的活性, 将磷脂酸( PA )去磷酸化生成二酰甘油( DAG 。这一过程对于维持细胞内磷脂和三酰甘油的平衡合成至关重要。

6. 磷脂酸代谢是如何影响线粒体分裂的?

磷脂酸 PA 的积累可以抑制线粒体分裂,而 LPP3 的活性则有助于防止 PA 的积累,从而促进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分裂对于细胞能量代谢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7. 线粒体分裂与 RCC 是什么关系?

线粒体分裂与 RCC 的关系在于, 线粒体分裂的异常可以影响细胞的代谢状态和能量供应,促进 RCC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从而加速了肿瘤的进展。

基金申请或者课题思路疑问,联系咨询扫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