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新网址迁移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首席商业评论  ·  福建按摩大佬,9个月赚了1个亿 ·  20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从阿里巴巴到DeepSeek,杭州凭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国家点名12座中心城市,西安郑州在列,为何没有杭州南京合肥?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12-04 17:21

正文

每一次城市格局的变化,都备受关注。

近日,国家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全文请看本期推送第二条),其中点名了12座中心城市。

北京、天津 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上海 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香港、澳门、广州、深圳 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

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为什么是这12座城市?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都在列,为何风头更劲的杭州南京却未出现?发展势头迅猛的合肥长沙也未见身影?

01

为什么是这12座城市?

这12座中心城市,肩负的是引领城市群发展的重任。

这份文件,着眼的是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从全国范围而言,要落实到城市群上;而从城市群战略而言,则要落实到中心城市上。

所以,这份文件提出,构建“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莫斯。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是这12座中心城市。

其一,这12座城市基本都属于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我国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等九大国家中心城市。 这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全部在列。



另外三个城市分别是香港、澳门和深圳,放在后面讨论。

其二,这些城市对应的均为国家级城市群,这些城市在城市群中各自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共有20多个城市群,其中有八大国际级城市群, 分布全国东南西北,除了东北地区的哈长城市群之外,其他城市群均出现在这一次的文件当中。



北京天津之于京津冀,上海之于长三角,港澳广深之于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城市群,无论是成熟度,还是辐射力,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

在三大城市群之外,其他城市群成立未久,城市群效应有待扩散,但政策路径已经清晰无比。

无论是重庆成都之于成渝城市群,武汉之于长江中游城市群,还是郑州之于中原城市群,西安之于关中平原城市群,背后体现的无不是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引领区域发展的规划思路。


其三,粤港澳大湾区首提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地,正是因为其特殊性,所以才提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地位中心,这种提法是第一次出现。


深圳虽无国家中心城市之名,却有国家中心城市之实。而香港、澳门有其特殊性,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出现在名单中十分正常。


02

为何没有杭州南京?

这份榜单最令人意外之处是,作为强二线城市的杭州、南京均未出现。

杭州、南京皆从属于长三角城市群,而在长三角城市群里,上海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正是因为有了上海这一超级中心的存在,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里,也未见杭州南京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两年,杭州势头无两, 上海沦为杭州后花园、长三角变身环杭州城市群 之类的说法甚嚣尘上。


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了上海的中心地位。



除了这次文件之外,最近的规划,无一例外强化了上海的龙头地位。

11月5日, 上海宣布将创立科创板 ,并试行注册制。

与此同时, 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进博会将永久落户上海 。这背后,既是全球进出口格局变化的见证,也是强化上海地位的体现,有60多年历史的“广交会”不免受到影响。

11月27日,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被曝光,未来将构建以上海为主的“1+7”大都市圈,这里的1就是上海,7分别是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等七大城市。

科创板、进博会的落地,无疑将强化上海的中心地位 ,深圳的创业板,广州的广交会都不免受到影响。


上海大都市圈的呼之欲出,更意味着上海的实质性扩容。 上海大都市圈,可以看成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主导部分,上海的龙头地位进一步明确。

上海大都市圈未将杭州、南京囊括在内,从城市格局上看,这是发挥杭州、南京在各自区域的引导作用。

但从规划格局上看,这是强化上海中心地位的再一次体现,而杭州、南京不复具有影响整个长三角的能力。

03

为什么没有合肥长沙?

作为网红城市,合肥长沙在过去一年出尽风头。

奇怪的是,同为强省会城市,成都、西安、郑州、武汉皆在内,为何合肥长沙却落榜了?

原因是,这份文件着眼的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带动。 无论合肥还是长沙,都不涉及国家层面的城市群,这些城市在所波及的城市群里也非主导性城市。



先说合肥。 2016年,合肥首度并入长三角城市群,虽然地处长三角边缘,但这一概念为合肥带来巨大的光环效应。

但正如前所述,在整个长三角布局中,上海是龙头,杭州、南京属于次级的城市圈龙头,合肥的地位与杭州南京有些相像,但在城市能级上明显弱于杭州南京,在城市群中的引领作用更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