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师范生吴秀毕业后,进了餐饮行业,刚工作了两年多。
最近,还在努力走出生活泥沼的她,报名参加了一项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到山
区给孩子上课。
今年5月底,吴秀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灯塔小学。在这里,她碰到了一位投缘的
小朋友:陈露(化名)。
吴秀(右一)和陈露(左一)
灯塔小学是一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校,学生大多是脱贫户子女。陈露家也是从
山区搬过来的,她现在和妈妈一起生活,爸爸在广州打工,爷爷奶奶都留在大山
里的老家。
吴秀供职的半天妖餐饮集团,在灯塔小学捐建了一间“梦想教室”,教室配备了
5年梦想课程、1500册图书、多媒体设备,还有当地梦想教师的5星成长体系。
对于大城市的孩子而言,这样的配置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但对于陈露与她的小
伙伴而言,“梦想教室”有着她们前所未见的一切,就是她们梦中的教室。
但陈露最喜欢的,还是这间教室的颜色:墙壁是彩色的,讲台是鲜艳的。这是梦
想的颜色。
在梦想教室里,吴秀帮着陈露一起为墙壁上色,她们管这个叫“墙绘”。
吴秀拍下梦想教室的墙绘
陈露偷偷的告诉吴秀,她最喜欢画画,将来很想成为一个画家。她还翻出自己最
喜爱的作品,展示给陪她回家的吴秀。
她们还谈到了梦想,一个很多成年人已不相信、但孩子仍然相信的东西。
吴秀说起了自己以前的梦想是唱歌、画画,但因为学艺体要花很多钱,没能实现
考艺术大学的梦想;所幸,现在找到了一份能发挥自己才艺、让自己成长的工作。
陈露问了一个灵魂之问:“梦想是不是都很难实现?”
吴秀若有所思的告诉她:只要脚踏实地,梦想就不难实现。
在陈露身上,吴秀看到了自己。吴秀小时候,喜欢音乐,但因为家里条件不好,
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后来也只能放弃了。
现在,陈露因为“梦想教室”项目,因为有了企业捐赠的图书,因为有了这些从
大山外来的哥哥姐姐们,她离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陈露在田间画画
这次和吴秀一起参与公益志愿服务的,还有她的几位半天妖同事。
半天妖门店的2万多名员工,大多数出身农村,当初的家庭条件
也都一般,他们也因此更能共情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更知道,这
些孩子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梦想什么。
包括这些孩子的害羞、孤僻、敏感,甚至是若有若无的自卑,他们也能懂,他们
只需要稍稍代入一下当年的自己。
“陈露们”的困蹙与梦想,就是“吴秀们”的来时之路。
吴秀和她的半天妖同事们在证明着一件事:公益并不是单单属于大城市富裕阶层
的,普通打工人也可以参与其中。公益固然需要经济资源,但更需要热情,以及
一颗能够与受助者共情的心。
因为相似,所以懂得;因为爱,所以爱。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公益的未来:每个人的公益。
这才是“梦想教室”的题中应有之义。
/
02
/
与她的同学们相比,陈露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幸运的。
铜仁灯塔小学的很多孩子,他们刚随父母从贫困山区迁移出来,还都是留守儿童。
陈露是爸爸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常年看不到父母,大多由爷爷奶奶带大。
半天妖河南营运团队员工陈文杰是这次公益活动的志愿者领队。他在与孩子的近
距离接触后发现,有些留守儿童表面看似很坚强,但内心有些孤僻,心里有什么
烦恼也没机会和父母倾诉。这也导致了,有些孩子内心深处还是不太自信,对实
现梦想的路径不是很清晰。
同样,来自大西北的半天妖志愿者李扬则发现,这些孩子的物质条件其实与自己
小时候相比已经有些改善,但他们不仅缺乏同外面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也缺乏
情感支撑。
贵州铜仁灯塔小学的孩子
这意味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缺失的情况,学校和社会将不得
不及时补位,承担更多的教育角色。
情感缺乏沟通,梦想缺乏依托,这就是很多孩子的现状。
坦白说,在正统的按部就班的课程教育中,志愿者们和社会力量除了捐钱捐物,
能做得很好。但若贸然介入,又会打破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梦想教室”公益计划就选择了一个聪明的切入点。
梦想教室不仅是很多间配备了先进硬件设施和图书的教室,这当然很重要。
这次半天妖的志愿者带来的1500册图书——书和教学硬件,就是梦想的翅膀。
但有了硬件,有了翅膀,还远远不够。
与梦想教室相辅相成的,是“梦想课程”。
我惊讶的发现,这些课程里竟然竟然包括基础性戏剧课程、研学
主题课程、编程、艺术生活、爱与梦想、职业探索课程、理财、
财经意识、科技创客、女生素养课程、反校园霸凌。
这些充满国际化色彩与前瞻性的课程设计,更像是大城市中产孩子的专属,现在
魔幻的飞到了大山里。
这是真正的“梦想课程”。
梦想课程简介
灯塔小学的胡秋华校长激动地说,“目前学校27个班当中,我们计划每个星期
至少让一个班可以有一节课进入梦想教室”。
这些课程,很多都是志愿者们可以参与的。他们能够给予孩子的,除了这些创意
课程,还有“爱的教育”。胡秋华校长也特别提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
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
前一段,我看了一本叫《去家访》的书。
在书中,最触目惊心的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坠落,“不少学生染头发、喝酒、抽烟、
打架、迟到、逃课、偷东西,甚至有女生早孕,这些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身边
无人管教,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与校园乱象丛生相对应的是,有些学校的教
学质量非常差,“老师一来,写完公式就走人,十分钟二十分钟就走人,剩下的
时间就是放羊,学生该干吗干吗,根本不讲解”。
面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棘手社会议题,作者黄灯很感触的说了一段话:
我越来越意识到,在很多人眼中普通的二本大学,对任何一个农村孩子而言,都
需要走过长长的路,需要历经更多看不见的偶然和必然。
曾经有一句网络流行语是:“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山区的孩子,因为起跑线的落后,需要付出城里孩子难以想象的努力,抵制难以
想象的诱惑,“需要历经更多看不见的偶然和必然”,才能和他们抵达同一个终点。
这背后的艰难困苦、困蹙悲泣,就是社会、企业和志愿者们的公益原动力。
灯塔小学的这些孩子们,未来很多人或许也考不上名牌大学,或许二本大学就是
他们拼尽一切的终点,但又怎么样呢?属于他们每个人最美好的仗,他们已经打
完了,他们和帮助过他们的人,都问心无愧。
这世界当然有巨大的参差,俯拾皆是的折叠,甚至努力也未必会有结果,但人之
为人,就是与生俱来地具有一颗同理心。
如半天妖的这些年轻志愿者们,他们很多人刚刚工作几年,经济条件也未必宽裕,
但一遇到公益的机会,便想着去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如今年3月底,那些在
半天妖抖音公益直播间下单的上万普通消费者,他们的每笔消费就有5元捐给灯
塔小学。
他们不愿眼睁睁的见到一群孩子,因为缺乏物质条件,因为缺乏探索世界的平台,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乏人关心,而没有兑现自己人生的潜能,连做梦的机会都成了
莫大的奢侈。
他们都堂堂正正的进入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