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梨视频
资讯短视频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梨视频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梨视频  · 公众号  ·  · 2024-06-12 16: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高考刚刚结束。


又一轮“教育如何改变命运”的讨论在舆论场泛起。


而在场外,在远离大V和流量的地方,一直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去相信,并愿意为 这种相信亲力亲为,他们相信相信的力量。



/ 01 /

23岁的师范生吴秀毕业后,进了餐饮行业,刚工作了两年多。


最近,还在努力走出生活泥沼的她,报名参加了一项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到山 区给孩子上课。


今年5月底,吴秀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灯塔小学。在这里,她碰到了一位投缘的 小朋友:陈露(化名)。


吴秀(右一)和陈露(左一)


灯塔小学是一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校,学生大多是脱贫户子女。陈露家也是从 山区搬过来的,她现在和妈妈一起生活,爸爸在广州打工,爷爷奶奶都留在大山 里的老家。


吴秀供职的半天妖餐饮集团,在灯塔小学捐建了一间“梦想教室”,教室配备了 5年梦想课程、1500册图书、多媒体设备,还有当地梦想教师的5星成长体系。


对于大城市的孩子而言,这样的配置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但对于陈露与她的小 伙伴而言,“梦想教室”有着她们前所未见的一切,就是她们梦中的教室。


但陈露最喜欢的,还是这间教室的颜色:墙壁是彩色的,讲台是鲜艳的。这是梦 想的颜色。


在梦想教室里,吴秀帮着陈露一起为墙壁上色,她们管这个叫“墙绘”。


吴秀拍下梦想教室的墙绘


陈露偷偷的告诉吴秀,她最喜欢画画,将来很想成为一个画家。她还翻出自己最 喜爱的作品,展示给陪她回家的吴秀。


她们还谈到了梦想,一个很多成年人已不相信、但孩子仍然相信的东西。


吴秀说起了自己以前的梦想是唱歌、画画,但因为学艺体要花很多钱,没能实现 考艺术大学的梦想;所幸,现在找到了一份能发挥自己才艺、让自己成长的工作。


陈露问了一个灵魂之问:“梦想是不是都很难实现?”


吴秀若有所思的告诉她:只要脚踏实地,梦想就不难实现。


在陈露身上,吴秀看到了自己。吴秀小时候,喜欢音乐,但因为家里条件不好, 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后来也只能放弃了。


现在,陈露因为“梦想教室”项目,因为有了企业捐赠的图书,因为有了这些从 大山外来的哥哥姐姐们,她离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陈露在田间画画


这次和吴秀一起参与公益志愿服务的,还有她的几位半天妖同事。


半天妖门店的2万多名员工,大多数出身农村,当初的家庭条件 也都一般,他们也因此更能共情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更知道,这 些孩子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梦想什么。


包括这些孩子的害羞、孤僻、敏感,甚至是若有若无的自卑,他们也能懂,他们 只需要稍稍代入一下当年的自己。


“陈露们”的困蹙与梦想,就是“吴秀们”的来时之路。


吴秀和她的半天妖同事们在证明着一件事:公益并不是单单属于大城市富裕阶层 的,普通打工人也可以参与其中。公益固然需要经济资源,但更需要热情,以及 一颗能够与受助者共情的心。


因为相似,所以懂得;因为爱,所以爱。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公益的未来:每个人的公益。


这才是“梦想教室”的题中应有之义。


/ 02 /


与她的同学们相比,陈露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幸运的。


铜仁灯塔小学的很多孩子,他们刚随父母从贫困山区迁移出来,还都是留守儿童。


陈露是爸爸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常年看不到父母,大多由爷爷奶奶带大。


半天妖河南营运团队员工陈文杰是这次公益活动的志愿者领队。他在与孩子的近 距离接触后发现,有些留守儿童表面看似很坚强,但内心有些孤僻,心里有什么 烦恼也没机会和父母倾诉。这也导致了,有些孩子内心深处还是不太自信,对实 现梦想的路径不是很清晰。


同样,来自大西北的半天妖志愿者李扬则发现,这些孩子的物质条件其实与自己 小时候相比已经有些改善,但他们不仅缺乏同外面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也缺乏 情感支撑。


贵州铜仁灯塔小学的孩子


这意味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缺失的情况,学校和社会将不得 不及时补位,承担更多的教育角色。


情感缺乏沟通,梦想缺乏依托,这就是很多孩子的现状。


坦白说,在正统的按部就班的课程教育中,志愿者们和社会力量除了捐钱捐物, 能做得很好。但若贸然介入,又会打破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梦想教室”公益计划就选择了一个聪明的切入点。


梦想教室不仅是很多间配备了先进硬件设施和图书的教室,这当然很重要。


这次半天妖的志愿者带来的1500册图书——书和教学硬件,就是梦想的翅膀。


但有了硬件,有了翅膀,还远远不够。


与梦想教室相辅相成的,是“梦想课程”。


我惊讶的发现,这些课程里竟然竟然包括基础性戏剧课程、研学 主题课程、编程、艺术生活、爱与梦想、职业探索课程、理财、 财经意识、科技创客、女生素养课程、反校园霸凌。


这些充满国际化色彩与前瞻性的课程设计,更像是大城市中产孩子的专属,现在 魔幻的飞到了大山里。


这是真正的“梦想课程”。


梦想课程简介


灯塔小学的胡秋华校长激动地说,“目前学校27个班当中,我们计划每个星期 至少让一个班可以有一节课进入梦想教室”。


这些课程,很多都是志愿者们可以参与的。他们能够给予孩子的,除了这些创意 课程,还有“爱的教育”。胡秋华校长也特别提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 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

/ 03 /


前一段,我看了一本叫《去家访》的书。


在书中,最触目惊心的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坠落,“不少学生染头发、喝酒、抽烟、 打架、迟到、逃课、偷东西,甚至有女生早孕,这些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身边 无人管教,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与校园乱象丛生相对应的是,有些学校的教 学质量非常差,“老师一来,写完公式就走人,十分钟二十分钟就走人,剩下的 时间就是放羊,学生该干吗干吗,根本不讲解”。


面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棘手社会议题,作者黄灯很感触的说了一段话:


我越来越意识到,在很多人眼中普通的二本大学,对任何一个农村孩子而言,都 需要走过长长的路,需要历经更多看不见的偶然和必然。


曾经有一句网络流行语是:“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山区的孩子,因为起跑线的落后,需要付出城里孩子难以想象的努力,抵制难以 想象的诱惑,“需要历经更多看不见的偶然和必然”,才能和他们抵达同一个终点。


这背后的艰难困苦、困蹙悲泣,就是社会、企业和志愿者们的公益原动力。


灯塔小学的这些孩子们,未来很多人或许也考不上名牌大学,或许二本大学就是 他们拼尽一切的终点,但又怎么样呢?属于他们每个人最美好的仗,他们已经打 完了,他们和帮助过他们的人,都问心无愧。



这世界当然有巨大的参差,俯拾皆是的折叠,甚至努力也未必会有结果,但人之 为人,就是与生俱来地具有一颗同理心。


如半天妖的这些年轻志愿者们,他们很多人刚刚工作几年,经济条件也未必宽裕, 但一遇到公益的机会,便想着去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如今年3月底,那些在 半天妖抖音公益直播间下单的上万普通消费者,他们的每笔消费就有5元捐给灯 塔小学。


他们不愿眼睁睁的见到一群孩子,因为缺乏物质条件,因为缺乏探索世界的平台,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乏人关心,而没有兑现自己人生的潜能,连做梦的机会都成了 莫大的奢侈。


他们都堂堂正正的进入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北京吃货小分队  ·  想结婚?可以带Ta来这吃饭
8 年前
界面新闻  ·  艰苦的小升初“战役”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