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提卡野话
漫漫冬夜,在我蛰居阿提卡乡间的时候,草草写下这些笔记,是为“阿提卡之夜”。——Aulus Gellius,Noctes Atticae,Praefatio, 4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阿提卡野话

随读随想:美国南方

阿提卡野话  · 公众号  ·  · 2020-01-10 12: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八十年后,南方之本能的逐渐粗俗化……”《保守主义思想》作者柯克这句话具有非常的提示意义。

南方土地主义保守精神的原初状态跟北方波士顿城镇婆罗门亚当斯传统是一致的,都是伯克意义上的保守主义精髓,但是,残酷的南北战争大洪水以后,情态发生了急剧变质:南方更加趋于初民土著野蛮的野蛮化,即更加退居保守传统的原教旨状态,更加远离所谓的文明之光,遁入类似荷马史诗《奥德赛》描绘的巨人族的洞穴地方主义梦幻牧歌小天下秩序之中,而北方婆罗门则发生了反向演化,拥抱所谓进步、普世、文明,也就是沿着《独立宣言》的进路越来越激进、越来越超验无根,越来越远离大地之古法度,越来越逼近托马斯·潘恩构想的那种混合着弥尔顿共和希伯来主义与滋养了法国大革命的洪水理念的奇葩vision之中。用扬巴斯蒂塔·维柯的概念框架来解释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美国南方和北方在“英雄时代”(内战前)分道扬镳,南方中断进步的步伐,它往回走,“复归于野蛮”,呈现出严酷、刚正、粗鲁的德性面容,也就是柯克说的“南方本能的粗俗化”。北方则继续进步,踏入了“人道时代”,构成其德性世界的是宽容、享乐、淫逸、文明的过度、自由的丧失和权利的滥用。用《灵知沉沦编年史》的概念框架来解释的话,可以这么表述:南方退回到“正典”的硬核之中,北方则拥抱激进“负典”,并将一部分“负典”予以“正典化”,以此构筑新的政治正确,与此同时,南方的某一部分保守正典由于联动效应而被判为负典,比如在“民粹主义”标签条目下面的大量正典元素都沦为新时代的负典异端。——这就是林肯那一代(英雄时代)开启的大洪水所触发的南北演化逻辑的根本轨迹。

今天,2020年,全世界人民都能够极其清晰地感受到这两条截然相反的逻辑铁律的伸展给这个星球所造成的撕裂和剧痛,尽管洞悉所有这一切来龙去脉的深驱动的人并不多。(2020.1.10 涵芬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