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卓越绩效大家谈⑥ ·  22 小时前  
小榄在线  ·  免费上门!为犬猫接种狂犬疫苗又开始啦 ·  昨天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楊富學、張田芳、王書慶《敦煌寫本禪籍輯校》出版(杜斗城/序)

中古史  · 公众号  ·  · 2024-04-27 00:38

正文

《敦煌写本禅籍辑校》
杨富学 张田芳 王书庆 辑校
文物出版社,2024年3月第1版
ISBN 978-7-5010-8322-0


杜斗城
富学发来两部书稿,一部是《敦煌写本禅籍辑校》,一部是《敦煌写本禅籍研究》,让我写几句话,我应允了。我与富学交往几近四十年,且过往密切,很熟悉他的情况,故不至于说毫无边际的外行话。
富学初涉佛学研究,大体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直接原因有二,一者,他于1989年新疆大学毕业后,响应敦煌研究院段文杰院长之号召,奔赴沙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工作,自然与佛教结缘;二者,1991—1993年受敦煌研究院派遣赴印度德里大学学习佛教,再入英迪拉甘地国立艺术中心交流,同样都离不开佛教与佛教艺术。那时,富学还很年轻,加上其所学专业原本为历史学,后又涉猎新疆地方史、民族史等,所有这些往往涉及到佛教的有关问题。由于我虚长富学十余岁,在佛学和石窟艺术方面先行了几步,很自然的,我们就走到了一起。除了平时的生活交流、学术切磋、一同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调研外,我们还合作撰写过多篇论文,如《辽鎏金双龙银冠之佛学旨趣——兼论辽与敦煌之历史文化关系》《嵩山与律学高僧》《洛阳出土的几通唐代安定胡氏墓志》等都是。
与杨富学合力完成《敦煌写本禅籍辑校》和《敦煌写本禅籍研究》二书的作者张田芳女士和王书庆先生也都是本人的学友。张田芳乃杨富学的学生,2018年博士毕业后就职敦煌研究院,以研究回鹘佛教见长,性格温良而勤奋好学,学术成绩突出。王书庆也是我多年的学友,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长期供职于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主要从事佛学和敦煌文献研究,于敦煌佛教文献颇有心得。
2004年6月,杨富学由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博士后出站,作为引进人才,重回敦煌研究院工作,在樊锦诗院长的支持下建立了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为敦煌研究院的学术研究营建出新的平台。因受季羡林、王邦维等佛学硕儒的影响,杨富学的研究重点也逐步由原来的民族史和回鹘文文献研究而转入佛学和晚期敦煌石窟研究,标志性成果就是《敦煌写本禅籍辑校》和《敦煌写本禅籍研究》二书,对晚期敦煌石窟的研究成果期待来日刊行。
2005年,由杨富学牵头、王书庆参加的《敦煌禅史禅法与禅籍研究》被立为敦煌研究院院级重点项目,此后他们二人精诚合作,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此前,我曾撰《敦煌本〈历代法宝记〉与蜀地禅宗》等文,对敦煌禅籍有所了解,所以对他们二位的研究也比较感兴趣。蜀地禅宗,过去很少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杨富学、王书庆所撰《蜀地禅宗之禅法及其特点——以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为中心》《四川禅派净众与保唐之关系》《〈历代法宝记〉所见达摩祖衣传承考辨》等文,就蜀地禅宗的禅法特点、蜀地禅宗的净众、保唐二派,以及达摩信衣在蜀地由智诜至无住的传承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另外,他们对道信禅法、 东山法门 及其对敦煌禅修的影响、《金刚经》与南宗禅的形成,以及敦煌禅窟的发展历程、摩诃衍禅法的顿渐兼修特点及其对吐蕃的影响等问题的考证,发别人所未发,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
敦煌留存的禅籍写卷计有300余件,分属百余种文献,事关禅宗经典及其注疏、早期禅宗语录、禅宗灯史、禅僧偈颂铭赞等众多内容,《敦煌写本禅籍辑校》撷取其中与禅宗史、禅宗思想研究密切相关的38种比较重要的文献进行辑录和校释。这些文献大多虽早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系统的整理刊布尚付之阙如,前有日本学者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的研究》,后有姜宗福《敦煌禅宗文献研究》、黄青萍《禅宗北宗文本的价值及禅法》、韩传强《禅宗北宗敦煌文献录校与研究》等,但收录文献有待丰富,从校勘学上讲,由于照片不清等技术原因或其他原因,鲁鱼亥豕时有所见。就本人的观察所见,《敦煌写本禅籍辑校》不论在文献收录还是在校勘方面,都在前贤的基础上有较大进步,所作录文、校勘等严格遵循文献整理的学术规范,所整理的文献数量远超以往,基本体现了敦煌禅宗文献的整体面貌。
《敦煌写本禅籍研究》共计二十章,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为就敦煌禅籍研究史、敦煌禅籍所见早期中国禅史与禅法以及回鹘禅籍、禅史问题进行研究。观其内容,大致有三个特点:首先,作者收集资料基本齐备,而且追踪到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外的最新成果,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其次,作者对敦煌禅籍、禅宗研究的学术史非常熟悉,善于总揽把握,对纷纭复杂的敦煌禅史禅法与禅籍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三,作者并非将前人成果做简单的综述,而是对许多问题加以分析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第一次将敦煌出土的回鹘文禅籍《说心性经》进行系统研究,论证了该文献的渊源,并反映了禅宗对多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发挥的积极作用,这一工作是由张田芳在杨富学的指导下完成的,解决了困扰学术界多年的老问题,其对回鹘文献与禅宗史的研究来说,是有填补空白意义的。
总之,《敦煌写本禅籍辑校》《敦煌写本禅籍研究》二书以姊妹篇的形式同时推出,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可靠的禅宗文献资料,同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无疑会推动禅宗历史文化的进一步研究!
是为序。


后记
由我和张田芳、王书庆二位同仁合作完成的《敦煌写本禅籍辑校》和《敦煌写本禅籍研究》二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马上就要由文物出版社正式推出了,心中充满了惬意与感激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