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每五年一届,是生态环境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专业技术竞赛,被喻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奥运会”,是对生态环境监测最高技能水平的检视。2024年,山东在精英汇聚、角逐激烈的第三届大比武中荣获全国第一。山东得以力拔头筹,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深化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映照。近期,我们推出“山东监测”系列稿件,呈现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成效,展示“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求真求实、默默奉献”的山东监测精神,揭晓大比武背后山东监测人的实干与担当。今天推出:
烟台市构建生态环境监测
“资联网”
协同发力谱写新篇章
。
近年来,烟台市强化全市上下“一盘棋”,织密监测、监控“一张网”,实施人员、设备等软硬件整合,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全方位、一体化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效,为加快完善监测体系和推进监测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举措
。
一、创新建立四级联动监测体系,优化布局三个区域中心实验室。
为进一步完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和能力建设,深入做好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后半篇文章”,烟台市以区域中心实验室建设为重点,打造省驻市监测中心、市环境监控中心、区域中心实验室及分局环境监控中心四级联动监测体系。聚焦区位优势、产业特色、污染物分布等特点,筹措省市县三级资金4263.88万元,依托分局环境监控中心建设龙口、海阳、黄渤海新区等3处区域中心实验室,实现全市环境监测力量有效整合。常态化邀请省市专家对区域中心实验室开展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区域中心实验室技术人员定期到省驻市监测中心、市环境监控中心参加轮训,“以干代训”提升自身监测技术水平。同时,由市级统筹分局环境监控中心支援区域中心实验室建设,配合开展采样及现场监测项目等,保障区域中心实验室稳定运转。对日常监测设备实行省市县及区域四级共享、共建、共用,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利用率。
生态环境部监测司调研龙口市区域中心实验室建设情况
二、深化监测与监管执法协作机制,有效发挥监测服务效能。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测支撑生态环境决策管理的“顶梁柱”作用,探索市生态环境局与省驻市监测中心的专业技术与日常管理双向交流新模式,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支持环境管理工作事项清单和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管理专项研究工作清单“两张清单”机制,组织形成33项工作事项清单和9项分析研究工作清单,服务环境管理和提升研究分析能力两不误。强化监测与执法协同,在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环境信访投诉举报调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调查等方面加强联动,提升精准打击违法行为能力。2024年,共立案查处企业231家,合计罚款1738.48万元。
市生态环境局、省驻市监测中心座谈研究制定“两张清单”
三、打造“三位一体”智慧监管系统,监测监控一体化推进。
以监测、监控一体化为目标,以数据整合共享为主线,投资1908万建成了烟台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打造了“一个大数据中心”“一个综合业务应用平台”“一张图及智能分析应用”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系统。通过平台,统筹了生态环境内部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性监测与执法监测,实现了市环境监控中心自动监测、省驻市监测中心手工监测数据的汇聚,提升了空气质量预报及空气污染分析能力,6.6亿条环境监测、监管数据有力支撑3天精细化空气质量研判、溯源分析、精准施策,合力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有效改善。2024年烟台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8.3%,同比改善5.8个百分点。
烟台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
山东监测 | 山东辐射监测尖兵炼成记:以赛促干育人才 提升技能保安全
山东监测 | 监测大比武力拔头筹 山东代表队:能力提升更让人欣慰
山东监测 | 山东生态环境监测团队在全国大比武中斩获佳绩
山东监测 | 山东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以赛促干,筑牢安全防线
山东监测 | 在被誉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奥运会”中大展风采,解析山东“夺冠”路径
山东监测 | 谷树茂:平常的事,做好了也就不平凡
山东监测 | 全国“大比武”中揽获多项大奖的辐射监测“山东学霸”:功夫在平常
山东监测 | 山东:推动建立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 助力美丽山东建设
山东监测 | 山东辐射监测尖兵养成记:“战场”之上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