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行走,是最好的药。”
用脚步丈量世界,呼吸新鲜空气,能够带来全身心的舒展和放松。
与生活交手这么多年后,逐渐明白:身体健康,才是真正的赢家。
同时,还能增强心肺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
作家巴金说:人老腿先老,年纪越大越要勤走路,锻炼腿劲。
年轻时,巴金就养成了散步的习惯,早起后在院子里先慢跑一会,喝杯牛奶再出去走路,天天如此。
到了晚年,巴金每天上午也坚持走路,即使是腿脚不便,拄个拐也要走上一段路。
年过八旬后,巴金依然目光炯炯,气色红润,安然活到一百多岁。
不运动不爱走路的人,只会随着年岁增长,变得衰老颓靡。
而爱运动勤走路的人,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你往前走的每一步,都会让你越活越年轻。
每天伴随着情绪醒来,又带着情绪入睡,时时刻刻被情绪包围。
只有爱运动,勤走路的人,才能更快摆脱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即便是豁达如苏轼,情绪也难免低落,62岁时被贬儋州时,他甚至备好了棺材。
但苏轼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坚持每天早上快走十里路,走到全身发热,四肢舒展。
他说:“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在行走中,将负面情绪随着汗水一同蒸发,所以苏轼才能做到积极乐观,始终热爱生活。
当你身体微微出汗时,大脑随之清明,情绪也变得舒畅通达。
前段时间,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世界,张艺谋再度走进大家的视野。
为了冬奥会顺利开展,张艺谋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同时推进9个项目。
开会到凌晨三四点是家常便饭,经常只睡3个小时,甚至是彻夜不眠。
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已经72岁的张艺谋还能有如此充沛的精力。
其实,这背后都离不开他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快走。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降温下雪,张艺谋每天都会快走五公里。
他边走边说:“每天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保证你精神好,身体也好。”
与其羡慕他人的好身体、好精力,不如从现在开始动起来。
无论生活多忙、工作多累,都要迈开步伐去行走,让自己精力充沛。
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恢复体力,滋养精力,有效延缓衰老。
可随着年纪渐长,入睡难、睡眠浅、醒得早,睡个好觉变得越来越难。
曾国藩也深受失眠的困扰,他在书信中说:“夜罕佳眠,或通夕不寐。”
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在加上入仕后精神压力大,所以晚上翻来覆去总睡不着。
年近五十,他才找到了入睡的秘诀,其中之一就是:散步。
饭后三千步,既可以放空思绪,也能借助运动后的疲劳感,安稳睡个好觉。
勤走路,不但直接有益于身心,并且能改善睡眠质量,让你获得双倍的健康!
最好是每周坚持3次以上,每秒走两步,每天6000步左右为宜。
点个在看,从今天开始,迈开双腿往前走,坚持下去,整个人生都会焕然一新!
行走虽然是最简单的运动,却是一种最健康的生活方式。迈开双腿,用一场场安静而专注的行走,富养自己的身心。
踏过山川,越过四季,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