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国际CaixinGlobal
读专业新闻,听地道英语。国际视角,中国经济。财新传媒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国际CaixinGlobal

今日词汇丨“体制内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赚得比你多”

财新国际CaixinGlobal  · 公众号  ·  · 2019-05-15 17: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七大姑

八大姨

小李啊,工作还是要找体制内的,别去什么民企私企,体制内的工作赚得多!

您说的是……

小李


从你熟悉的地方开始学英语,第 8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民企私企的工作才赚得多,也许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误解。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来打破迷思了:要想赚得多,可能还是得进“体制内”。


国家统计局5月14日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地区非私营单位员工年平均工资为8.25万元,增长11%,为2012年以来年增速最高值。而城镇地区私营单位员工的年平均工资仅为4.96万元,增长8.3%。尽管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员工的年平均工资在2018年都有所增长,但后者高于前者,且私营单位员工的工资增速更缓慢。

超过

outpace v.


私营部门

private sector


非私营部门

non-private sector


The average annual wage of urban employees outside the private sector outpaced that of their private-sector counterparts in 2018, even as wage growth accelerated for both groups, official data showed.




当然,员工薪水更高的非私营单位并非专指“体制内”。如何界定私营、非私营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非私营单位主要指国有企业、集体所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国家统计局分别搜集了168万个非私营单位(对应1.73亿非私营单位员工)和74万个私营单位的数据,后者仅占我国私营单位总数的7%。


2015年开始,非私营单位员工的工资增速超过私营单位,二者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



从地区上来看,非私营单位的员工年平均工资增速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高于私营单位。东部地区二者差距最小,仅为0.8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非私营单位的员工年平均工资增速高达12.7%,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中最高,而这一数字在中部地区的私营单位中仅为8.8%。在西部地区,二者差距最大,高达4.6%。大众普遍印象中劳动人口更倾向于“进国企”的东北地区,二者差距为3%。


从行业来看,两类单位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但在这三个行业中,非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也远高于私营单位,分别为后者的1.93倍、2.06倍和1.99倍。


私营单位中,只有三个行业在2018年的平均工资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金融业最高,为20.4%,卫生和社会工作次之,为10.7%。



现在,你可以看这件事的全英文报道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