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观看崔永熙冲击NBA选秀纪录片后的感想,探讨了中国年轻球员走出去的意义,以及参加高水平比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崔永熙的训练态度和NBA球员的训练强度,强调了竞争机制对球员成长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也提到了日本球员渡边雄太的例子,以及政策角度是否应该给予实际的支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年轻球员走出去的意义
中国年轻球员走出去参加高水平比赛,有助于了解世界篮球发展趋势,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这也是融入世界篮球大家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必要途径。
关键观点2: 竞争机制对球员成长的重要性
竞争机制能够激发球员的训练积极性和斗志,有助于球员适应NBA高强度的竞争环境。缺乏竞争机制可能导致球员缺乏动力,难以取得突破。
关键观点3: NBA选秀的挑战与机遇
参加NBA选秀是年轻球员追求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淘汰。需要球员具备强烈的进步意愿和艰苦的训练态度。
关键观点4: 政策是否应该给予实际的支持
从政策角度来看,应该给予有潜力、有梦想的年轻球员实际的支持,包括提供培训资源、搭建交流平台等。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正文
昨儿周六,吃着冰镇西瓜看了一集崔永熙冲击NBA选秀的纪录片。
“我有数了,我现在是真挺有数了,我知道现在同龄人的水平在哪了。”
没有很华丽的辞藻,但我想,这就是他参加NBA选秀的最大意义,也是中国年轻球员走出去的意义。
作为球迷,没有指望中国篮球能实现弯道超车,绝不能闭门造车,自己玩自己的,最后只能与世界顶尖愈来愈远,必须深度融入其中,这也就是“走出去”。
咱不说虚的,从那个片子里看到的,在试训开拓者过程中的一个底角3分命中,崔永熙的外线出手速度,是不是变快了?
没有沉球,直接向上举球出手,有点像塞尔维亚的博格丹那个意思...
以前,他和朱芳雨都是颠投、站投,就这样在CBA他们也完全够用了。
但2006年去了在日本的世锦赛,他看了世界强队的前锋是怎么投篮,他们快速冲刺到一个点,然后拔起来投。
当时的主教练尤纳斯跟说了,大鹏,这就是你以后的发展趋势。
这些例子,就说明了我们必须要去参加世界杯、奥运会这种大赛的原因,也是我们球员必须要走出去参加高水平比赛的原因。
那既然我们今年打不上奥运会了,那就希望看到更多的“崔永熙”。
“又是4个小时的训练吗?”
训练师Dustin VanLieu回答说:“是的,你今天要练力量。”
崔永熙接着说道:“我昨天也练了力量。”
“我之前在旧金山和波杰姆斯基一起训练,他周一到周五是从早上8点练到下午1点,所以我不再想听到什么又是4个小时训练之类的话,因为那是你去到NBA以后要面对的。”
“去习惯它,如果你想冲进NBA,如果你想在NBA生存,OK吗?”
从小崔惊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平时真没这样练过...
每年都有几十人等着上位,意味着就有几十人遭到淘汰。
你不行,那就打发展联盟去,但那里的年薪,只有几万美元,赚得还没有掘金主场吉祥物洛奇狮多(吉祥物年薪高达62.5万美元)...
中国男篮,没有这样的竞争机制,尤其是崔永熙这样的国家队球员,如果一直在CBA打球,他就更感受不到竞争。
在国内,他一天少练一个小时能怎样?他训练偷懒又怎样?
照样联赛顶薪、照样进国家队接代言、开豪车、拍综艺...
我们都知道他被NBA球队选上的难度,关于差距我们也没有必要赘述,从技术到年龄,是全方位的。
如果他的家庭条件允许,不需要为了生存发愁,如果他个人进步的意愿强烈,还是希望他能在美国的环境里多待几年。
不吹牛逼,渡边之前的水平,一开始来CBA当外援都够呛,但人家就真的有梦想,并且愿意付出行动。
从Exhibit 10合同打起,到拿双向合同,
渡边雄太在NBA最初的合同每年只有7万美金,
最后依靠玩命的防守态度,在猛龙拿到正式合同...
21岁的小崔,愿意走这样的路么?
实在不行,2
5岁的时候再回来打C
BA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