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以为,婚姻不幸福
是因为遇到了错的人。
然而未必如此。
有不少婚姻不幸福,
恰恰是遇到了“对的人”。
去年夏天
去医院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他隔壁床住了一个男人,脾气挺差的,常常指挥照顾他的女人做这做那。
那女的也不恼,整天笑呵呵的,看起来脾气特别好。
朋友有次悄悄问那女人说,你老公这样指使你,你怎么都不生气啊?
女人说,你看他这样凶,离了我一天都活不下去。我只要说一句"我明天不来了",他就吓得不敢出声了。那女人一边说,一边得意地笑着,仿佛她男人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不久之后,这位朋友又从护工那里听来更多关于这对夫妇的事。
这个男人年轻时特别花心。因为长得不错,又是做生意的,常常在外面勾三搭四。现在照顾他的这个女人是他原配,其实已经离婚好几年了。他们两结婚那些年,这个男的多次出轨,每次被发现都表现得悔不当初的样子,求妻子原谅。
更可恨的是,那个男的每次挣到钱就在外面花天酒地地胡乱挥霍,钱都给外面的女人骗走了,自己老婆连一件像样的首饰都没买过。钱用完了就会跑回来求妻子收留自己,挣到了钱又会去挥霍找女人,没钱了再回老婆身边。过去十多年都是这样反反复复,女人实在受不了了才坚决和他离了婚。后来这男的出了车祸,生意又失败,一贫如洗,不知道怎么又找到这女人,这个女人似乎也挺傻的,竟然又回到了他身边。
朋友听完后惊得下巴都要掉了,不断问我,你说这女的是不是受虐狂?这应该符合受虐狂的标准了吧?
见我也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朋友又开始发表宿命论的观点,他说这女人可能就是这种伺候人的命。
他和这个女人聊天时知道,这个女人父母一直想要个男孩子,但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女儿,她是最小的一个。后来大概因为父亲得了什么病,没办法再生孩子,望子心切的父母竟然去抱养了一个弟弟,对这个抱养的孩子比对她们姐妹三人都好,家里什么好东西都是弟弟先用。
她六七岁的时候,家里实在穷,就把她过继给了一个没有孩子的姑妈。但可能那时她已经有点大了,知道父母不要自己,所以到了姑妈家里总是很不乖,和姑妈姑父也处不好。磕磕绊绊相处了一两年,姑妈实在觉得她烦,又要把她送回家,谁知她父母竟然不愿接收她。就这样推脱了一段时间,姑妈一家人要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借着这个理由,就将她放在了奶奶家,走之前留了些钱。
她和奶奶生活了几年,奶奶去世了。家里人商量着还是应该让她回家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大家劝说下,她父母才勉强答应了。那时她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外面打工,能够给家里寄钱,家里经济条件宽裕了一些。但她爸妈要求她不能"吃白食",得要干很多活,那时她也不过是十多岁的孩子,什么活儿都要干,还要照顾弟弟。
后来她也出去打工了,结婚前挣的钱基本上都寄回了家。她弟弟在家里就好吃懒做,什么也不会。她大姐一次意外去世了,家里的负担全部落在了她和二姐身上。就连弟弟结婚需要准备彩礼,都是她和二姐凑的钱,据说后来她弟弟孩子读书也是她给的钱。
朋友说,你看这女人多可怜,自己辛苦一辈子,挣的钱全部给别人了。都这么惨了,还不找一个对自己好的男人。
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个女人傻。但是
说她傻的人,都没有看到她内心真实的匮乏和需要,她需要的不是一个"好男人",她需要的恰恰就是这样的渣男。
和这个渣男一起的婚姻,或许还疗愈了她内心深处的创伤。
02
家庭心理治疗师纳皮尔曾说过,我们都不是轻易选择一个伴侣的,一对男女之所以会结婚,是因为他们有意无意感到对方会引发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
原生家庭与一个人成年后组成的家庭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重要的联系就是,
每个人都期待新家庭能够弥补原生家庭的缺憾,实现自己的夙愿,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完整"。
但如果原生家庭给一个人造成了创伤,这个人也可能会寻找一个和家人感觉"相似"的人,将自己的婚姻建造得与原生家庭相似,从而在新家庭中继续引发出原生家庭的问题。
当问题被引发出来以后,这对夫妻都会感到非常痛苦。
但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种痛苦恰好是一个机会,让两人携手寻求改变。
03
放到这个女人身上又如何解释呢?
一个一出生就让父母失望的孩子,一个总被家人遗弃的孩子,她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渴望是什么?她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她最大的渴望是获得价值感,最大的恐惧是不被需要
。
所以她那个麻烦的前夫对她来说其实是一个"完美的"伴侣,总在不断给她制造"被需要"的机会。最终他躺在病床上,指挥她去满足自己各种需求,外人看来多么不公平,而她的内心却是多么满足。
所以她能笑呵呵地说,"只要我说一句明天不来了,他就吓得不敢出声。"我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整个人是充满了力量的,对自己感觉很好,整个人都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