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物质时代超越了。在期待它们与它们的出现、在丧失与获得之间长期保持的平衡被打破了。新事物不再引起抨击或热情,它们不再纠缠我们的想象力。这是生活的正常范围。甚至连新事物这个概念或许也会消失,就像进步这个几乎已经消失的概念一样,我们已收到这份宣判。瞥见一切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在一切混合的概念里越来越难以找到一句留给自己的话,一句当我们默默地对自己说的时候能帮助我们活下去的话。
我们在一个没有主体、只有客体的世界的现实里演变。记忆变得无穷无尽,但时间的深度(纸张的气味和发黄、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一只陌生的手在一个段落下面画的着重线所给人的感觉)却消失了。我们处于一种无限的现在之中。我们生活在一切事物的过度丰富当中,有大量的信息和“鉴定”。
这些事情无论幸福还是不幸,当把它们与生活中的其他更为遥远的事情比较的时候,觉得思考方式、喜好和兴趣其实都毫无改变,就像它们在五十岁前后形成了一种内心的固化一样。把一个人在过去的所有形象隔开的一系列缝隙在这里停止了。在他/她身上改变得最多的东西,是对时间、对自己在时间中处境的感觉。
人们并未衰老。我们周围的任何东西都不够持久到它变得陈旧的程度,它们被飞快地取代、更新了。记忆甚至来不及把它们与生活中的某些时候关联起来。我们不停地转变。不再转变,这就是接受衰老。
(编引自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有改动)
在一切混合的概念里越来越难以找到一句留给自己的话,一句当我们默默地对自己说的时候能帮助我们活下去的话。
我们在一个没有主体、只有客体的世界的现实里演变。记忆变得无穷无尽,但时间的深度(纸张的气味和发黄、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一只陌生的手在一个段落下面画的着重线所给人的感觉)却消失了。我们处于一种无限的现在之中。我们生活在一切事物的过度丰富当中,有大量的信息和“鉴定”。
这些事情无论幸福还是不幸,当把它们与生活中的其他更为遥远的事情比较的时候,觉得思考方式、喜好和兴趣其实都毫无改变,就像它们在五十岁前后形成了一种内心的固化一样。把一个人在过去的所有形象隔开的一系列缝隙在这里停止了。在他/她身上改变得最多的东西,是对时间、对自己在时间中处境的感觉。
人们并未衰老。我们周围的任何东西都不够持久到它变得陈旧的程度,它们被飞快地取代、更新了。记忆甚至来不及把它们与生活中的某些时候关联起来。我们不停地转变。不再转变,这就是接受衰老。
(编引自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