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探索笔记059
互联网知识经济 x 读懂互联网未来
作者:方军
京东突然冒了个“三类人“的说法。说要淘汰三类人:
1、不能拼搏的人
2、不能干的人
3、 性价比低的人
不知道这是什么层面的说法,看截图是”客户体验与服务部周报“(第13周),没头没尾,不知是哪个层面的人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京东内部的通用说法。
不过看语气,肯定是个领导,说不定是个副总裁(VP)。当然,京东的副总裁甚至更高管,估计心也不安,前面京东说要淘汰10%的高管。
01
说的和做的
接着这个说点想法,随便说说,别当真:)因为我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在管理中,说的和做的,真的有差别。
有的时候,是情况变了。
比如,大概很多人记得十多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联想裁员。因为联想一直倡导,“我们是‘联想人’,我们是一家人”。然后员工就写了一个刷屏文章:
《联想不是家》
当时我们这些在互联网的人觉得,这员工真矫情。
经过前面的互联网泡沫,裁员、倒闭不是正常的事吗。比如联想集团投资的FM365的一个副总裁就写了一本书《最后裁掉我自己 一个网站副总裁的工作札记》。我是看过这本书的。
又比如,说起京东裁员,刘强东的话又被拿出来说。因为他以前很高调,比如他公开宣布:
京东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情况变了啊。当年想这句话的几个人,现在这个公司多少万人。
02
能做不能说
在公司里,有很多默认的、但不能说的规则。
比如,现在吵得沸沸扬扬的「996」,也就是9点上班、9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
其实很多人,互联网行业里,工作时间比这还长呢。有了手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就更是了,24*7随时待命。
但是,这不能制度化,非要变成全员、打卡。
这也不宜在年会上宣扬。是,很多人说对了,违反劳动法。
但其实可能实施的弹性工作制呢?
又比如更微妙的。比如,在中国,你肯定不能歧视可能很快怀孕的女性求职者,有不能问,不能提要求(比如有单位说,这几年你不能生孩子、生二胎)。
但是,招人、组团队,多少还是要考虑到这种情况的。说得正面点,如果有人要休产假,总得提前安排好替补工作的人吧。
又比如,在美国和欧洲,在招聘面试中,你敢歧视下少数族裔看看?有很多问题是绝对不能问的。
至于996,这是这样一个事,对公司来说:
能做,不能说。
最好自愿,别强制。
说的专业点,激发人的
“内在动机”
啊。
03
京东三类人
京东三类人,是说得太过了。
其实你发现没,如果像我前面那么摘,没什么问题:
1、不能拼搏的人
2、不能干的人,即绩效差的人
3、 性价比低的人
但加上那些解释,真的觉得写这个邮件的高管应该被列入京东淘汰明天,属于“绩效差的人”。前几天闹得很凶的新闻,某回复”清明节“的京东高管,绩效简直差评。
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
1、不能拼搏的人,无论业绩好坏,职位高低,也不管是老员工或者管培生,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动的。
2、不能干的人,也就是绩效差的人。
3、 性价比低的人,有的人不断升职加薪,或者因为岗位调动,丧失了性价比,让更年轻,成本更低的人上。或者降薪降职。
这三类人都要淘汰掉或协商解决掉。
公司伪装的温情,不一定好。现美国总统,最知名的话是他以前做真人秀时的话:
You’re Fired。
如果要伪装到温情,那何必搞什么绩效评估/KPI呢?
商业,就让它按商业的规则去。联想多年前”家“的破灭,就已经告诉所有人了。
其实谁不知道呢,否则,怎么会总看到这个就乐:
我的朋友小张想开火锅店,说去海底捞学习一下服务模式。
两个月过去了,我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开业?
他说,不开了,我怎么可以离开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