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ython爱好者社区  ·  爬虫行情变了,差别真的挺大。。。 ·  16 小时前  
Python中文社区  ·  三年稳赚40倍!用布林带挤压策略跑赢特斯拉 ·  昨天  
Python开发者  ·  上万点赞!使用 Cursor AI 编程的 ... ·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付费上班终于成为了现实。 ·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吴恩达,yyds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荐读】魏杰:中国经济未来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下)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8-05-24 05:11

正文

2018 5 24

来源:后 E 视野

原标题:魏杰:决策层最关心的两大问题

E 君说

当前决策层关心的两个问题是: 中国经济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哪里?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又在什么地方?

5 18 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导,后 EMBA 教授魏杰围绕决策层最关心的两大问题,为后 E 企业家讲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对策研究》。

未来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关于宏观的第二个问题,增长点在哪里?现在看来,增长点有这样几个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 全球化和全方位开放 ,这是中国下一步的重要增长点。

谈这个问题不得不从中美贸易战谈起,中美贸易战最近有所缓和,中国不想打,美国要打,美国打的原因就是美国贸易逆差太大,中国顺差太大,我们给美国出口产量总量 5000 多亿美金,美国逆差 4000 亿美金左右,他认为这样一个状态损害了美国利益,所以要跟我们打贸易战。中国一再跟他解释,你们出口太少不是我们的原因, 我们要多了你不卖给我们,只卖农产品或汽车、飞机, 高新产品都不卖给我 一旦好东西给我们的话,很快就贸易顺差了,所以一再讲要双方调整,而不是打贸易战。但是美国非打不可,所以中国只好应战,奉陪到底。

贸易战是双输,不会有赢家,既然是双输为什么还要打?因为中国打贸易战的最终目的不简单是因为贸易出口的顺差、逆差问题,是要维持一个重要方向,全球化。 中国下一步只有在全球化中才能获得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全球化的方向。

当然,美国已经体会到双输的压力了,特朗普突然接见刘鹤同志,释放了信号,一定要处理好中美贸易问题。而中国一再强调,我们打贸易战不简单是因为中国的利益,是要坚持全球化方向。

学术界现在把全球化分为三次 ,第一次全球化是 1750—1950 年,这次全球化的主导方是欧洲列强,英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全球化的主要方式就是殖民,以殖民方式推动产业发展,亚洲国家基本都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殖民背后就是暴力和战争,结果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和二战。二战的结束,标志第一次全球化结束。

因为二战的主要战胜国是美国,所以 美国启动了人类第二次全球化 ,从 1950 年到现在。 这次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 国际贸易 ,以国际贸易方式推动全球化。 中国是这次全球化的后半场进来,我们享受到这次全球化非常好的红利,搭了全球化的便车,因为我们是后半场进来的,就像篮球比赛一样,人家各个队打的筋疲力尽我们上场,有后发优势,中国成了主要利益受益方,但是作为主导方的美国却逐渐成为利益受损方,虽然是他们的战略失误引起的,但客观上给美国的感觉是他们成了受损方,所以美国开始反全球化了。

2010 年,我曾经去美国拜访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他亲自告诉我说, 这次全球化就是你们中国进来以后把事搞砸了 ,为什么?这次全球化的特征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基本原则叫 比较优势 ,每个国家的生产自己搞的最好的拿出来交易,大家获得共同利益。 他说你们中国进来以后,你们什么都要搞,你们搞全产业链,一开始搞服装鞋帽袜子,搞完之后又搞家电,家电搞完了又搞汽车,汽车搞完了又搞高铁,高铁搞完了又搞 IT IT 搞完了又要搞飞机,我们搞啥? 所以你们中国破坏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

结果他旁边还坐了一位教授把话讲的更不好听了,现在 全球化大工厂美国是庄家,发的筹码就是美元,你中国就是赌场打工的,搞各种餐饮服务,是赌场里的服务者,结果赚了不少钱,但是中国人一赚钱就装到口袋死活不拿出来,而且从来不赌,为什么?你知道赌不过庄家,所以中国人聪明,只赚钱不赌,赚了 40 年, 钱赚够了要走了,自己要开赌场了。 意见非常大。我就知道这次全球化很麻烦了,因为全球化的主导方都开始要反全球化。

后来我们发现这次以贸易为特征的全球化确实有其不足的地方,所有国家都获得盈利的话就必须保持贸易平衡,但这很难,可能有的国家对别的国家是顺差对别的国家是赤字,所以我们鼓励人类社会将进入第三次全球化。

第三次全球化的特征,就是 全球配置资源 ,不再是国际贸易问题,是全球配置资源的问题。 技术、资本在全球的配置。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条件下,中国必须全方位开放,什么叫全方位开放?我们过去开放的时候经常讲两句话,一个叫扩大出口,一个叫吸引外资,这种开放实际是搭别人便车的,我们搭便车搭了近 40 年,再搭下去实在不好办。 全方位开放,就是既搭别人便车,也让别人搭我们便车。

我们有两个便车别人可以搭,第一是 巨大的国内市场 ,我们现在人口接近 14 亿,而且是富起来的 14 亿人,市场极大,开放市场,让别人搭我们便车。

准备开放两个市场,一个物质产品市场 ,物质产品市场讲全方位开放,大家看总书记在博鳌会议、海南建设 30 周年大会上讲了, 一个是建立市场准入,一个是降低关税。 关税一旦大幅度降低,大量好产品进入中国,价格就会降低。建议大家最近别买奢侈品,因为未来很便宜,现在贵的原因是关税很高没有开放,一旦将来关税开放那将很便宜,路虎汽车千万别买,汽车关税一旦从 25% 降到 2.5% ,未来就几十万块钱。 估计 10 月份之后,大量奢侈品将极其便宜进入中国,从消费上会带动中国增长。

而一旦这些奢侈品进入中国,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很强,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条件下,也会生产出比他们更好的产品,推动中国供给水平提高。所以我们准备全方位开放物质产品市场,从消费上带动中国,也从供给水平上提升中国。

另外一个,开放 服务业市场 金融、教育、医疗等等全面开放。这次博鳌会议上,菲律宾总统说,你们好像很缺乏幼教老师,我们有 12 万英语极好的老师你们要不要?我们当然要,放开菲佣,标志着中国全方位放开服务业市场。这样中国既开放了物质市场也开放了服务业市场,让别人搭便车,对中国来讲也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第二个能给别人搭的便车,是巨大的 过剩资本 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形成了巨大的过剩资本,我们的资本要找出口,中国不单要吸引外资,中国资本还要走出去,加大对外投资, 重要做法就是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涉及三大洲、两大洋 ,中国要寻找新的资本出口,那就是 一带一路 ,中国资本走出去,让别人搭我们的便车。 去年 11 月份,我去天津调研,碰到一个 70 后的企业老总,他在中国建设电厂的。现在中国大陆基本没有市场,因为电厂饱和了,而且我们国家正在搞特高压输电站技术的使用,很多电厂被炸掉了,结果想到了 一带一路 ,发现土耳其有个地方要建电厂,他带着两个副总直飞伊斯坦布尔。中国人很能吃苦,非常智慧,电厂建的很好,这个地方的物流都他们控制了, 一带一路 发展到这个地方,也给中国资本找到了出口。

中国如果坚持这种全方位开放,让别人搭我们便车,巨大的国内市场,巨大的过剩资本, 中国将成为发达国家的运转平台 ,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平台。我们观察到,发达国家都在搞创意经济,但最后发现创意经济只有在中国才能落地,中国是他们发展创意经济的最好平台。苹果在美国什么都干不成,一到中国深圳,什么都起来了,零部件全解决了,在美国干不成,在中国可以,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所谓 创意经济 的平台。同时 中国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基础设施,输出的技术,让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变成经济资源,可以成为 发展中国家的平台

所以未来的开放条件,关税不是主要问题了, 可能基础设施、供应链是最主要的,只要有很强的供应链就能得以发展, 供应链可能成为最终话题 而供应链背后是基础设施,所以中国推动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际对供应链的形成、发展创造基础。所以 中国之所以坚持全球化,把人类社会推向 第三次全球化 ,就是全球配置资源,我们叫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得以发展、世界得以发展。 所以我们这次打贸易战不是为了中国的简单利益,是为了维护整个世界发展方向。

第二个增长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推动结构调整,因为原来支持我们发展的产业已经遇到瓶颈了,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发展。 过去推动中国发展的有三个产业: 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

原来的三个产业实际上都很难继续支持我们发展,所以搞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是寻找新的支撑发展的产业,这是我们的重点,也是我们的机会。

未来支持中国发展的产业可能有三个 ,我们要大力发展。

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将支持中国的巨大发展。

这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八个要点,第一是新能源,第二是新材料,第三是生命工程,第四是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第五是节能环保,第六是新能源汽车,第七是人工智能,第八是高端装备制造。 这八个要点我们统称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大力发展,因为未来它对我们增长将有巨大贡献。

最近我们做过一个测算,这八个要点一旦发展起来,每年可以给我们提供的 GDP 总量在 50 万亿以上。我们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释放市场的力量,一方面加大国家的力量,我们要实现市场和政府相结合,首先要充分释放市场的冲动和力量。我最近跑了这个产业,我是越跑心情越好,因为中国市场的冲动极强。我在广州去了一家企业,他告诉我一件事,中国现在最大的污染源是塑料袋、塑料薄膜,他们就想从材料上解决这个问题,要搞一种新材料,这种材料属于碳水化合物,用完不用可以集中起来,它和氧气隔绝 24 小时就自动变成碳水化合物,这样可以解决污染问题。但是成本比较高,市场接受有困难,现在要把成本降下来,当成本降到和现在塑料薄膜成本一样的时候就成为现实了。

另外,加大国产力量对战略产业发展的推动,比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经是我们的重要方向,未来人类社会不仅在生产领域,而且在消费领域都讲人工智能。现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了,障碍是法律问题,它把小孩打了谁负责任?我估计人工智能在消费生产领域将全面开始,所以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而且 借助现在的 四大民营企业平台 ,加大推动。第一,阿里巴巴,重点智慧城市;第二,腾讯,重点是医疗影像;第三,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第四,科大讯飞,语音人工智能。

所以中国对战略新兴产业定了八个要点,现在既要调动市场力量,也要发挥国家作用,要加大对它的发展。

第二, 服务业

服务业在中国有巨大空间,现在中国接近 14 亿人口,要加大服务业发展,让服务业带动增长。 美国现在每年新增长的部分服务业贡献 70% 以上,我们国家去年服务业推动中国消费的贡献超过投资贡献, 这是我们第一次出现 消费的贡献超过投资贡献 ,背后原因是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分为四大类,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 文化产业 ,这四大类服务业在中国要全面推动,大力发展,未来中国服务业可能将不断有外资介入。 文化产业去年给我们提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