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食观
关注中国食品法制进程 专注中国食品法律法规标准研究 通过满足食品合规要求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年薪可达30万!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杭州钱塘 ... ·  9 小时前  
杭州本地宝  ·  浙A和浙M号牌高速通行优惠政策一样吗? ·  9 小时前  
杭州本地宝  ·  杭州最新演唱会排期表出炉! ·  1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食观

GB 4806.1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实施日期:2022-12-30】

知食观  · 公众号  ·  · 2024-12-26 06:45

正文

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GB 4806.1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

发布日期:2022-06-30

实施日期:2022-12-30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

2 术语和定义

2.1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下简称食品)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以竹、木或软木为原料制成的材料及制品,包括软木塞和植物纤维板制品等。

3 基本要求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应符合 GB 4806.1 的规定。

4 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4.1.1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使用的原料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4.1.2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中油、蜡及其他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GB 9685 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4.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4.3 理化指标

4.3.1 通用理化指标

通用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和表 3 的规定。



4.3.2 其他理化指标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应符合 GB 9685 及相关公告对油、蜡及其他添加剂的特定迁移限量(SML)、特定迁移总量限量[SML(T)]和最大残留量(QM)等理化指标的规定。

4.4 微生物限量

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过消毒或清洗直接使用的竹木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应符合 GB 14934 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的竹木材料及制品除外。

4.5 其他技术要求

使用了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等材料的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还应符合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等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5 其他

5.1 迁移试验

迁移试验应按 GB 31604.1 和 GB 5009.156 的规定执行。本标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5.2 标签标识

标签标识应符合 GB 4806.1 的规定。

附  录  A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中二氧化硫迁移量的测定

A.1 原理

选择水作为食品模拟物,对试样进行迁移试验,试样中二氧化硫迁移至水中,在密闭装置中对试验溶液进行酸化、蒸馏,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吸收后的溶液用浓盐酸酸化, 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得到试样中二氧化硫的迁移量。

A.2 试剂和材料

按照 GB 31604.32-2016 第一法(滴定法)中第 3 章进行。

A.3 仪器和设备

按照 GB 31604.32-2016 第一法(滴定法)中第 4 章进行,其中碘量瓶更改为梨形瓶,全玻璃蒸馏装置参见图 A.1。

A.4 分析步骤

A.4.1 食品模拟物试液的制备

按照 GB 5009.156 和 GB 31604.1 的要求,选择水作为模拟物,对样品进行迁移试验,得到食品模拟物试验溶液。迁移试验过程中,应避免样品受到其他来源的二氧化硫污染,并密封以防止二氧化硫挥发损失。

A.4.2 空白试液的制备

按照 A.4.1 的操作处理未与竹木材料及制品接触的食品模拟物。

A.4.3 蒸馏

量取 250mL 迁移试验所得试验溶液,置于 500mL 圆底烧瓶 b(见图 A.1) 中;在圆底烧瓶 a(见图 A.1)中加入 250mL 水,为防止测试溶液暴沸,加入 2 颗~3 颗玻璃珠,按照 GB 31604.32-2016 第一法(滴定法)5.2 进行蒸馏,从“装上冷凝装置”做起。

空白试验溶液同时按照上述操作进行蒸馏。

说明:

1  — 电子加热炉;

2  — 圆底烧瓶 a;

3  — 安全管;

4  — 螺旋夹;

5  — 水蒸气导管;

6  — 圆底烧瓶 b ;

7  — 馏出液导管;

8  — 冷凝管;

9  — 接液管;

10 — 梨形瓶。

图 A.1 全玻璃蒸馏装置图

A.4.4 滴定

按照 GB 31604.32-2016 第一法(滴定法)5.3 进行滴定。空白试验溶液同时进行滴定。

A.5 结果与表述

试样中二氧化硫迁移量按式(A.1)计算:

式中:

X  — 试样中二氧化硫迁移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

V 1 — 滴定试验溶液所用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 0 — 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用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 碘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32 — 1L 碘标准溶液[(1/2I 2 ) = 1.0 mol/L] 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V 2 — 试样浸泡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L) ;

S 1 — 试样测试时的接触面积,单位为平方分米(dm 2 ) ;

0.25 — 试样溶液的蒸馏体积,单位为升(L) ;

S 2 — 试样实际接触食品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分米(dm 2 ) ;

m —试样实际接触固态食品的质量,或实际接触液态食品的体积所对应的食品质量,单位为千 克 (kg);各种液态食品通常按密度为 1 kg/L将其体积换算为相应的质量。

注:试样实际接触食品的面积体积比不能确定时,式 (A.1) 中的“ S 2 / m ”取 6dm 2 /k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6 精密度

当二氧化硫迁移量不高于 5mg/kg 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当二氧化硫迁移量高于 5mg/kg 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0%。

A.7 其他

本方法食品模拟物中二氧化硫迁移量的定量限为 1.0 mg/kg。

附  录  B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中噻菌灵、邻苯基苯酚、抑霉唑和联苯的测定

B.1 原理

取代表性样品,经破碎后用甲醇提取,旋转蒸发至干,用甲醇定容,过滤后,用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B.2 试剂和材料

B.2.1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 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B.2.1.1 乙腈:色谱纯。

B.2.1.2 甲醇:色谱纯。

B.2.1.3 磷酸。

B.2.1.4 十二烷基磺酸钠。

B.2.1.5 流动相溶液:准确称取十二烷基磺酸钠 0.681g,加入 350mL 甲醇、50mL 乙腈、100mL 水和 1mL 磷酸,混匀,过滤后使用。

B.2.2 标准品

B.2.2.1 噻菌灵标准品(C 10 H 7 N 3 S, CAS 号:148-79-8):纯度 ≥98%, 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B.2.2.2 邻苯基苯酚标准品(C 12 H 10 O, CAS 号:90-43-7):纯度 ≥98%, 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B.2.2.3 抑霉唑标准品(C 14 H 14 Cl 2 N 2 O , CAS 号:35554-44-0):纯度 ≥98%, 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 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B.2.2.4 联苯标准品(C 12 H 10 , CAS 号:92-52-4):纯度 ≥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B.2.3 标准溶液配制

B.2.3.1 标准储备液(1 000 mg/L):分别准确称量噻菌灵、邻苯基苯酚、抑霉唑和联苯标准品 10mg(精确至 0.1 mg), 甲醇溶解后各自转移至 1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于 4℃ 下保存,有效期为 3 个月。

B.2.3.2 混合标准中间液(50 mg/L):分别准确吸取 0.5mL 标准储备液(B.2.3.1)于 1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混匀,于 4℃ 下保存,有效期为 1 个月。

B.2.3.3 标准工作溶液:分别准确吸取噻菌灵、邻苯基苯酚、抑霉唑和联苯的混合标准中间液(B.2.3.2)0.12mL、0.2mL、0.6mL、2mL、4mL 于 5 个 1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得到噻菌灵、邻苯基苯酚、抑霉唑和联苯浓度为 0.6mg/L、1mg/L、3mg/L、10mg/L、20mg/L 的标准工作溶液。现用现配。

B.3 仪器和设备

B.3.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

B.3.2 分析天平:感量为 0.1mg、0.01g。

B.3.3 超声波发生器。

B.3.4 旋转蒸发仪。

B.3.5 0.45μm 尼龙微孔滤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