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里味儿
阿里巴巴官方文化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度智能云  ·  百度智能云xDeepSeek,最具性价比的D ... ·  22 小时前  
阿里开发者  ·  GPU是如何进行算力管理的? ·  昨天  
百度智能云  ·  百度财报:智能云Q4同比增长26%,AI驱动 ... ·  3 天前  
百度智能云  ·  百度百舸+昆仑芯:率先完成DeepSeek全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2024 Sensor Tower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阿里味儿

五四,阿里巴巴新青年了解下?

阿里味儿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19-05-04 18:46

正文

今天,橙子挖掘了几位程序员小哥的故事, 他们是淘宝技术节上涌现出的“高手”。 为了追求极致, 代码也能成为一种艺术,看完之后也许你会对技术人有完全不同的认识。


1


伯灵:“技术作品代表我对技术的态度: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还要好玩!”


从初一就开始通过turbo pascal接触编程的小二伯灵,不仅刚刚经历了自己的阿里6年陈,还完成了自己十年技术生涯的一次转型,从移动开发转型到数据驱动的用户增长团队,这是新零售淘系技术部今年的最重要的战场之一。


从2017年到18年,伯灵主导了天猫 tagram项目开源,写文档、建门户、做社区,打磨了很久。“一开始我们就非常清楚的定位Tagram是一个业务级的框架方案,基于这个原则,我们做了 取舍 。为了性能,放弃了动态性;为了运维效率,放弃了灵活性。我们在某些场景上做了很多协作和融合;它不仅是前端的框架,也要加上后端的tac容器方案,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 推动的过程既服务了业务,也坚持了代码的原则和理念。


交出这份移动技术的答卷之后,伯灵 放弃 过去十年的技术积累,投身到数据驱动的 全新领域 。“ 不焦虑是不可能的 ,在新领域的个人起点太低了。不管是个人、团队、组织,对我的要求并不是零起点,中间有一个巨大的落差,只能通过 快速的学习 在短时间把能力拉到预期的水位。” 兴趣和热情 再次成为他在新领域的老师。


生活中的伯灵,喜欢玩拼图、乐高、四驱车一切能够动手的小物件。办公室里同事的一个放电池的存钱罐都被他改造成用USB供电的。在家里,他有自己的小菜谱做饭。他还 亲手开发了一个网站,记录和太太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的点滴,这是一种极客式的浪漫



2


广陌: 老板立了flag:做不好就去跳西湖 肉体最痛苦的时候,精神上是很兴奋的。”


从小喜欢玩游戏,玩不过瘾就自己改游戏的小二广陌,大学顺理成章的报考了计算机专业。相比学生时代,工作之后动辄面对几亿用户。 性能、可用性、用户体验 等成了考虑的优先因素。小二 广陌来到淘宝后感觉很“过瘾”, "手机淘宝的用户是普通消费者,我自己也是资深的手淘用户,我做互动这个东西做了有没有爆点,我还是很有感觉的。”


说道最难忘的“春晚项目”,广陌感慨:“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项目”,从市场部拿到冠名权到春晚只有21天,时间紧互动量大,期间经过5-6次压测。“ 肉体是最痛苦的,但精神上是很兴奋 ”。然而,全国人民对春晚的热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按双11 三倍量 来准备服务器,可是春晚当天第一场互动一来,我们就挂了。第二年,老板立了Flag, 做不好就去跳西湖 。幸运的是,我们没有去。


还有就是前两年双11被吐槽的红包规则复杂问题。“虽然这背后的逻辑是防黑产、防资损,但 不能损失用户的体验 。”为了保护用户体验,互动团队多开发了半个多月,最后我们做到了。 我们做技术要么为队友提效,要么是为创新、为产品提供思路。



3


君展: “痛苦的时刻是成长最快的时候!”


小二君展是淘宝iOS客户端稳定性的负责人,有一次邀请了AliExpress的俄罗斯开发者过来分享,君展注意到他对代码的细节和规范。“ 我们业务发展很快,但不能丢了对代码优美性的追求。 这次淘宝技术节的‘幕后之王’我有幸作为策划和评审参与其中,也是很好的机会去review学习兄弟团队的代码。”


君展总结自己在阿里的技术之路是一波多折:2017年初,团队大调整,技术上的瓶颈是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做,自己感觉没有什么成长。这是君展第一次想转岗。冷静下来再思考,君展问自己到底是环境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


“拿到3.25就走了,干得不爽就转岗。身边的人并没有因为这样就做的更好。 如果有问题就换环境,那就永远不可能突破。痛苦的时刻是成长最快的时候 ,和主管聊了一下,我最终选择沉下心来突破自己。”


2017年年初,君展觉得客户端把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可等到7-8月 crash越来越多,bug越来越难查。归根究底是业务越来越多,展现形式追求特效,君展和团队面临新的稳定性挑战。在更大的挑战面前,君展重新燃起斗志!


从刚开始做技术,到现在带团队, 仅仅把技术做牛逼不够,还得要带来价值,要高效的解决问题,沉淀出平台和工具 。解决问题是根本,不断地创新和突破、技术的先进性才能体现出来。


君展最大的骄傲是他的 两个女儿 ,他说:“等她们大一点, 我也会教她们编程的 。”



4


哲良: “我觉得代码是个艺术品,他很美。”


也许是因为工作的特性,很多技术人业余的爱好都和游戏机械分不开,但是小二哲良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从不玩游戏,甚至直到上了大学才第一次接触电脑。“我觉得打代码就是打游戏。” 他笑着说。


哲良来阿里的这几年里并不是一帆风顺。初到阿里云做PaaS的时候做了很多系统,那时候投入大量精力,用了很多资源。但因为用户的阶段、技术基础设施、市场的阶段、技术的成熟程度等原因没有很快见到成效。“从长远来看,做这件事儿的判断没有问题,但是从当下的情况它适不适合去做,这是要去理解并且接受的。”虽然辛苦付出没能拿到结果,但是 试错后快速作出正确决断并平复心情 ,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成长。


马上就要35岁的他对年龄危机有着自己的看法。“无论35岁还是45岁,年龄只是一个影响因素,如果既不去跟进,又不去思考,可能不到35岁就会被淘汰。要有5-10年做准备,理解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以及团队的需要, 保持持续的理解和学习,所谓的危机就不会成为阻碍程序员发展的洪水猛兽。


对于不做程序员做什么工作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我还是想做程序员,我很享受做程序员的感觉”。



5


正凡: “对于我们产品有抱怨的用户是真的关心我们。”


小二正凡出生在四川偏远山区,从小就喜欢拆卸家里仅有的几件电器,“电视为啥有画面,录音机为什么会说话……”各种各样废弃的电子产品就是他最爱的玩具。直到上了大学,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拆(主要是拆了要赔),他就把关注点放到了钻研软件技术上,看了不少黑客安全攻防的书。


2015年初入阿里,他负责的是图片库Phenix,那时候在做图片库的引擎框架重构,对他来说是一件 很有挑战 成就感 的事,用他自己的话就是“ 给飞行中的战斗机换新引擎 ”。 在图片库的那段时光,他对 客户的反馈 很敏感,每天至少刷10条 用户舆情 ,挨个打电话。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台湾的用户,说手淘的图片一直不出来,我给他发个压缩文件过去,他非常配合。最初的时候也会问,你是不是骗子,真的假的。但是到后面,会像粉丝一样配合我们的工作,花上好几天时间里帮助我们去做测试,重启一下手机,卸载一下,再安装一下。我直到现在都很感谢他, 对于我们产品有抱怨的用户是真的关心我们。


从2017年开始参与MNN做了很多 从0到1 的事情,一步一步建立技术品牌。“很多东西不是一上线就有成千上万的人使用,需要逐步将基础打扎实”。这次技术节算是他第一次做竞技类互动游戏策略,一开始提了好多idea,后来逐条简化论证,从原有的 10条规则简化到3~4条,“ 做减法有时更重要 ,毕竟大家一下能明白的,才能跑得更顺。”


工作之外的他很喜欢打游戏,特别是和别人团队作战的游戏。也喜欢周末去西溪湿地清静一下,躺在没有人的草地上睡一下午。


如果有一天不做程序员了,他想去造机器人,造更牛逼的硬件,拿个螺丝刀去这里拧一下那里拧一下。



6


晏之: 做技术就是一个Debug的过程。


小二晏之是淘宝的老用户了, 加入了淘宝后,成为直播团队的一员,和大家一起从0-1把淘宝直播建立成一个1000w 日活的平台。在这伴随业务成长的三年里,他觉得蛮骄傲的。特别是2017年12月,直播答题上线,作为高并发项目,量级堪比双11,但就是在这样的高压下,他们顶住了。这不仅要归功于前端技术预案和后端服务端的处理,还离不开他们 对技术的严谨和责任感


做技术就是一个Debug的过程 技术的过程就是不断去发现,去尝试,去了解,有太多你没接触过的领域需要去探索”。


对于直播业务来说,观众、主播、机构就是客户群体的组成元素。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他们经常会组织用户调研把主播请到公司来,现场听他们反映问题, 每次客户说出问题时 ,大家心里都不是很好受,因为自己做的产品没有满足他们的期望。


所有的语言都是他对技术的热爱和极致追求的体现,但是除去技术,他也有另外一个梦想:“我想报师范专业,和孩子们一起玩。我觉得自己是个 喜欢分享 的人,想把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