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网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官方网站(www.planning.org.cn),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成果展示的窗口,是规划行业信息分享、学术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中铁  ·  中铁设计社会招聘公告 ·  2 天前  
中国交建  ·  冷库的保温秘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市规划

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八:幸福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中国城市规划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10-21 18:06

正文

导读

9月7-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2024年9月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专题会议“幸福社区,共建共治共享”邀请了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委员何艳玲、副秘书长徐刚分别做特邀主题报告,同时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规划编制单位和高校的17名规划师和学者,宣读和交流了自己的会议论文和心得体会。


本文字数:6154字

阅读时间:19分钟

 


此次专题会议由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刘佳燕秘书长和王英副秘书长主持,围绕“幸福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主题,设置了特邀主题报告、论文宣讲,点评等环节。



上午场


 

主持人:刘佳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特邀主题报告


何艳玲

邻里:重建家庭生活的设计逻辑


 

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博雅教授


何艳玲教授从家庭角度分享了有关城市治理和邻里空间的看法。她认为,中国人将这个世界分成两个部分,家里人和家外人。中国社会关系的基本逻辑是基于家庭的拓展,或者可以称之为一种家庭主义。我们需要重视从家庭主义出发的公共治理,社会建设和公共设计。


何教授提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已经被当成了公共议题去讨论,这是进步。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并没有被建构成充分被讨论的公共议题,例如儿童照看、家务活、老人居家、家庭闲暇、家庭设计和邻里设计等。家庭缺位导致了很多其他的公共治理的缺位。第一,家庭权的实现和保障还不充分。第二,以家庭为单位的政策过程并没有被太多关注,即如何以家庭为单位影响公共政策设计。第三,儿童、老人、有障人群等特定人群的发展属性需要被关注。这些人群,不只是从社会保障来谈,而是从如何推动更好的发展方式来谈。此外,家庭事务与其他事务的衔接也需要更多举措,比如家庭生活和工作的衔接。


何教授提出,要基于家庭视角来重新理解,重新定义和重新家庭需求,通过制度、空间、机制等并重组和改善我们日常生活。这些需求包括:发展的需求、安全的需求、便利的需求、亲近的需求等四类。


何教授总结到:其一,从家庭主义来理解中国社会结构。其二,中国式的治理必须将家庭议题变成公共议题,并重新确认公共问题领域的边界。其三,邻里首先是个关系概念,然后是个空间概念,即在特定空间中实现“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其四,普通人、普通家庭的生命体验,才是当下的宏大叙事


特邀点评嘉宾


何艳玲

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博雅教授

姚南

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委员、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优秀论文宣读


基于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的国内外社区治理研究


 

何金山

青岛理工大学


研究报告聚焦国内外社区治理多领域交叉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平台,系统梳理了2013-2023年的国内外社区治理相关文献。通过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知识图谱、提取时间区段和关键热词等核心数据,构建研究热点领域的共现网络图,对社区治理发展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揭示研究方向的趋势发展,为未来社区治理研究的深入探讨提供学术理论支持。报告梳理了社区治理主体与模式、治理能力与评估、空间与环境治理、治理信息化技术等以社区治理为主题的研究体系。未来应聚焦于多元化社区治理能力与目标,科学量化治理评估体系,运用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索与社区治理主体联动机制研究。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社区责任规划师实践——以武汉市马场角街区为例


 

梅  磊

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回顾了近年来社区责任规划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实践,认为现有研究对社区责规师工作中的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尚不充分。由此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解释性框架分析责规师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各行动主体之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和动态演变过程。并以武汉市马场角街区为案例,解析社区治理现状中的问题,通过“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异议呈现”的行动者转译机制,分阶段解析行动者网络并进行重构。最后提出社区应引入责任规划师为新异质行动者,以空间问题为行动者网络治理切入点,通过持续性的在地工作和不断的目标转换来重构行动者网络,以期提升社区的空间和社会治理双重绩效。


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共同缔造”模式对比再研究    ——以“泮塘五约”和“深井”为例


 

刘晨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参与式社区规划作为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建设的重点,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探索更具普适性与推广性的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模式对于增强公众参与、增强多元主体间的沟通互动、协调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参与式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共同缔造这一代表性模式为例,选取广州市泮塘五约、深井村两个典型案例,分析其在目标与实施、特点与成效以及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异同;剖析案例在各参与主体脱节、改造成果不尽如人意、居民参与度低等方面的原因,结合得失提出共同缔造模式在空间更新与文化唤醒、制度与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并提出可能的优化路径。


新时期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多元路径研究


 

丁  阳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文章重点研究了新时期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多元路径。


首先,“房屋征收安置”与房地产市场迎来了“第二次大碰撞”,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房屋征收安置与房地产去库存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既能满足被征迁人新时期多样化安置需求,又能解决政府部门安置难题,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实现多方共赢,文章提出房屋征收多元化补偿安置理念。


其次,以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归纳总结等方法,深入个体及市场需求,聚焦财政及利益等视角,详细剖析多元化安置模式的实施路径。


最后,强调在新时期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安置模式选择框架及体系是可行的且十分有意义的,有利于“安置房品质更优、市民满意度更高”,期望为同类地区房屋征收安置工作提供参考。


从兜底转向发展的保障性住房规划实践——以东莞滨海湾新区为例


 

李亚洲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为例,围绕“规建治”全流程,探索“人-地-房-财”统一协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一是面向精准人群画像的住房需求研判,分阶段、分类型预测人口规模与结构,匹配“人-地-房-行-设施”等多源大数据,深入挖掘人群空间分布和行为特征,制定“人口-需求”矩阵,进一步细化9种住房类型,划定5类社区单元,制定“好房子-好社区”两个维度规划设计导则。二是强化多要素协同匹配的空间布局方案,通过平衡职住关系和协调设施承载优化住房项目布局,开展地块尺度的用地供应潜力评价,优化住房供给计划。三是构建面向综合效益最优的住房供给体系,兼顾住房的商品和社会双重属性,谋划4类主体11种筹集渠道,设置 “比例可调、预算可控”的多情景供给模型,实现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政府、市场利益责任对等化。


女性视角下既有住区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郝文绮

北京工业大学


女性是住区中的核心主体之一,但长期由男性控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忽视了女性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对女性视角的特征解析,将研究聚焦于性别差异带来的感受差异,基于三个住区的实证调研,借助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探讨女性对既有住区空间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得到设施配备、日常活动、公共服务与社区治理四方面因素。其中,设施配备方面的基础设施与安保设施影响女性自身安全感,日常活动方面的邻里社交、娱乐活动及公共服务方面的教育服务与交通服务会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获得感,而社区治理方面的物业维护管理与女性监管参与影响女性对社区的认同感。因此,从女性视角出发,聚焦女性居民在住区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与认同感,提出三类优化建议。



下午场


 

主持人:王英

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特邀主题报告


徐  刚

多维需求下的社区价值重构——以北京三里屯责师工作为例


 

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徐刚副秘书长以责任规划师的视角出发从三里屯街区更新工作的开展来讨论共建共治共享。他提到责任规划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黏合剂,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力。2024年是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五周年,责任规划师的工作也覆盖到了北京市所有行政区,结合不同的治理需求探索有自己特色的责任规划师角色设定,以及整个管理、激励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肯定。他以三里屯街区更新项目为例,描述了责任规划师如何工作。


徐刚副秘书长介绍,三里屯不仅是一个商业区也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居民区,同时还有若干国际驻中国的领事机构、使馆,是一个功能非常复合的地段。他表示责任规划师不仅仅是一个发现问题、协调矛盾的角色,更需要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回应综合、全面的诉求并推向实施。并通过对“L地块更新”、“三村四巷更新”和“慢行系统更新”三个项目的讲述,展示了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三方诉求。


最后徐刚副秘书长总结,我们可以在普通的诉求上以一种高位介入的方式,统筹更大的诉求来解决难题;其次动员更多的主体参与,用共建共治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实现共享;最后他提到可以通过责任规划师的角色把一些单点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拓展,实现整体城市效益更大的增值。


特邀点评嘉宾


徐刚

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黄瓴

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委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优秀论文宣读


完整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吴  昊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以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居民需求为导向,探索完整社区建设的评价体系。首先,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梳理完整社区的内在含义和建设要点,提出以人为本、弹性、多维度等评价原则;其次,依据《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以及相关社区评价体系,构建5个维度及28项指标的完整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最后,以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为例,介绍顶层设计谋划、政策文件编制、“一统三化九场景”体系建设、项目实践落地等方面先进经验。


完整社区理念下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广州历史城区为例


 

孙乙菁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基于完整社区理念,以广州历史城区为例,探索将老旧小区改造成为软硬兼容的完整社区策略。首先对社区改造趋势、完整社区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并从改造实践的现状问题出发,提出完整社区视角下的空间、文化、经济与治理策略,强调老旧小区中社区空间需加强韧性、社区生活原真性与人文要素需保留、社区服务需引入市场、社区治理应以社区资本为基础,鼓励多方协同,同时注重改造全周期的公共参与。最后对广州历史城区两个典型改造案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改造成效,论证改造策略的可操作性,为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指引。


面向行动实施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与思考 ——基于上海四川北路街道的两次实践经验


 

李  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工作经历了近十年的实践探索,在此期间,全市范围共推进两次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的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本研究在总结和反思已开展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基于笔者参与的两次四川北路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对比分析两次规划在编制背景、规划内容、参与主体、组织形式和实施效果等五个方面的不同与变化,并从规划、行动和主体三个层面总结其演进经验,提出面向行动实施的尤其针对存量型老旧社区的生活圈规划方法与策略,以期对我国社区生活圈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基于底线思维的大栅栏历史街区居住品质提升策略


 

赵佳琪

北京工业大学


通过借鉴英国、日本和我国香港的居住品质提升经验,基于底线思维,借助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从空间尺寸、基本功能空间、建筑性能与基本设备三个方面,定量诊断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屋宇层面的现状居住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空间尺寸、基本功能空间、建筑性能与基本设备四个方面提出更新策略,以提高大栅栏历史街区居民的居住品质。


针对完整社区的城市体检评估方法探索和实践


 

张  威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构建创新性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精准识别社区发展中的短板与痛点,为政策制定与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专题报告围绕湖北省完整社区体检评估的典型实践案例,提出针对城市新区与老旧小区差异化的体检评估指标体系搭建思路,强调指标的适用性与实施性;提出完整社区盒子行政管理单元方案,确保飞地型社区服务和管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聚焦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聚焦群众的参与性与自发性;将评估结果同城市更新规划衔接形成项目图库,保障项目的传导性与协同性。报告成果为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提供了创新视角和实证思路。


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差异——以成都五类城市社区为例


 

周丝洋

西南交通大学


以成都市保障房、城中村、单位社区、商品房和老旧街坊五类代表性样本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简约版社区环境步行量表(NEWS-A)、大数据结合GIS等方法,测量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和社区主客观建成环境。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五类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差异,旨在为社区建设提供参考,以促进老年人体力活动,提高公共健康水平。


基于老年人认知特征的“双老化”社区空间微更新 ——以北京市中关园为例


 

李紫扬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结合社区人口老龄化、物质环境老化的“双老化”现象,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分析老年人“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的认知特征,尝试性提出老年人工作记忆流程图,进一步总结5大“双老化”社区空间微更新指导性原则——减少信息量、提高可读性、减缓更新率、提高参与度、延续场所性。并以中关园为例,详细介绍了渐进式、共建式、共享式微更新策略的探索,以期对未来“双老化”社区空间的更新改造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医养结合社区的耦合适配测度与空间优化策略


 

李世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


聚焦医养结合社区,探寻“医”“养”适配度的规律,破解“医养如何有效结合”的基础性问题。首先进行医养功能关联解析,提取核心类别、分析配比特征并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析出造成医养分离的功能指标;其次演绎Borich需求评估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涵盖“需求-供给”评价的功效函数、耦合适配度及综合评价量表,测算医养优质适配度区间;最后开展医养适配与空间优化的实证研究,以响应老年人异质需求为导向,基于功效评价量表构建空间范式,进行社区“医”与“养”空间的契合性配置。


多维感知视角下无障碍街道优化改造策略研究——以上海曹杨新村为例


 

唐幸哲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以上海曹杨新村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引用多维感知理念,从时间、空间维度,分析残障人士在不同维度中的客观感受与主观思维,从物质环境质量与行为感知质量两方面提出优化改造策略。完善无障碍生活圈出行环境与服务设施,提高街道的畅通性,构建生态化街道,加强后期服务管理,促进社区无碍价值情感回归,最终实现曹杨新村“15分钟无障碍生活圈”的品质提升,保障老年群体和残障人士更加平等、充分地融入社会生活,维护其空间权益。


水质约束下的居住用地响应机理与规划策略 ——基于杭州市51个居住区的实证研究


 

黄金烨

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阐释了居住区土地利用对径流污染排放、扩散及净化过程的作用机制。以杭州市为例,选取51个居住区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借助相关分析和拟合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效应,并明确关键指标的响应阈值。最后,将污染防治的“源头-过程-末端”理念深度融合于“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中,提出水质约束下的居住区规划策略,以期为规划标准的提升和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全新的视角。


应对夏季高温热潮的典型住区室外空间风热环境模拟及降温策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钱博雯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


选取天津市“行列式+点群式+组团式+混合式”建筑布局住区为研究样本,提炼住区绿地的空间布局模式,通过CFD物理环境模拟,从社区室外现状风热环境出发,以如何合理规划住区布局空间,形成适应气候的室外环境,降低居住用地内部温度为主线,以“空间布局——气候环境——降温策略”为主要研究路径,总结住区空间布局优化方法并提出基于气候适应性的“通风疏热+植物导热+降温减热”策略,以期改善住区内部高温气候,提升社区室外环境品质,为应对夏季高温热潮提供可行策略。



本文来源: 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24年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委会年会在天津成功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研讨会四:好住房和好街区的创新探索 | 规划年会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专家观点 | 如何建设有温度的社区与住房?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