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晨枫老苑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都周刊  ·  何小鹏,重磅官宣! ·  昨天  
新华社  ·  新纪录!90.2亿人次! ·  昨天  
笛扬新闻  ·  注意!柯桥要发这笔钱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晨枫老苑

纳斯鲁拉之死,中东一场“大地震“

晨枫老苑  · 公众号  ·  · 2024-09-29 10:02

正文

在与宿敌持续近一年的冲突中,以色列追捕并暗杀了诸多黎巴嫩真主党和加沙哈马斯的领导人和指挥官,9月28号,这个名单继续加长并多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受伊朗支持的真主党证实,其领导人纳斯鲁拉已被击毙。此前,以色列军方称,在前一天对贝鲁特的空袭中,纳斯鲁拉已被消灭。路透社指出,纳斯鲁拉的死对真主党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鉴于他在德黑兰支持的地区“抵抗轴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对伊朗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色列空袭中身亡,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

《新消息报》阿拉伯事务专家、以色列分析师阿维·伊斯哈罗夫将真主党秘书长哈桑·纳斯鲁拉遇刺身亡的事件称为中东的一场“大地震”,他还强调,这一事件将在区域和全球两大层面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纳斯鲁拉被以色列斩首的消息传来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据称离开了自己的居所,被转移到了一个安全地点,看来这次纳斯鲁拉的遇刺身亡产生的影响非同一般,那么纳斯鲁拉之死会引爆中东战火吗?下面就来一探究竟。

纳斯鲁拉之死

据环球网报道称,当地时间27日晚,以色列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动空袭。据黎巴嫩卫生部初步估计,最初的攻击至少造成6人死亡,91人受伤。随着搜救工作持续,死亡人数恐继续攀升。

以色列军方称,这次空袭的目标是一些存放真主党武器的战略据点。以色列国防军于9月28日凌晨宣布,已清除真主党导弹部队指挥官伊斯梅尔及其副手。

不过此时一位以色列官员透露,真主党的指挥总部也是这次袭击的目标之一,而且他有着“越来越强”的信心认为,真主党首领纳斯鲁拉已经在这次袭击中丧生。不过,另一位以色列官员则表示,现在判断纳斯鲁拉已死还“为时过早”。这是最早传出纳斯鲁拉被以色列清除的消息。

9月28日,以色列军方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纳斯鲁拉已经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身亡。按照以色列军方的说法,以色列空军对位于贝鲁特南郊达希耶一栋住宅楼的真主党总部发动空袭时,真主党高层正在设在地下的总部开会。空袭不仅炸死了纳斯鲁拉,而且还炸死了真主党武装南部战线指挥官阿里·科尔基以及其他多名真主党武装的指挥官。而根据后续的消息披露:在以色列发动的空袭中,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副指挥官兼“圣城旅”黎巴嫩分部指挥官阿巴斯·尼尔福尚也被打死。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称,在这次的“斩首”行动中,以色列方面直接出动了“闪电”战机(F-35)。

为了打击黎巴嫩真主党,近日以色列加大了空袭力度,规模非常大

以色列军方的这一消息发布后,媒体们立刻轰动,试图了解这一消息是否为真,从理论上讲,纳斯鲁拉的行踪很保密,要“斩首”他绝非易事;但以色列的情报搜集能力以及暗杀手段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媒体们纷纷通过自己的渠道去求证。

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当天以色列的空袭让整个贝鲁特出现震动。黎巴嫩一位安全人员向路透社表示,以军迅速投下一连串威力巨大的炸弹,导致地面上出现一个至少深达20米的弹坑。随后有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真主党成员已经无法联系上纳斯鲁拉。这就进一步论证了纳斯鲁拉死亡的消息。不久之后,真主党方面正式宣布,他们的首领纳斯鲁拉已经身亡。那么这次遭以色列“斩首”的纳斯鲁拉究竟是何许人呢?

64岁的纳斯鲁拉是中东最具影响力的知名人物之一,他领导真主党32年,让这个原本藏在暗处的伊斯兰什叶派武装团体茁壮成长,成为黎巴嫩甚至中东区域的重要军事力量。

农村出身,爸爸卖菜,家中排行老大

纳斯鲁拉1960年8月31日出生于黎巴嫩南部的一个农村,父亲经营蔬菜小铺,他是家中9个孩子的老大。1975年黎巴嫩陷入内战,纳斯鲁拉加入什叶派民兵组织,1979年成为“阿迈勒”政治局一员,他的政治观深受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阿迈勒”对于如何抵抗以色列意见分歧,纳斯鲁拉与一些成员出走成立“伊斯兰阿迈勒”,获伊朗革命卫队大力支持,这一组织在后来组成真主党的各路民兵之中最抢眼、成效最佳。

从基层一路爬升,32岁执掌大权

1985年真主党成立,视美国与苏联为敌人,并要消灭占领穆斯林土地的以色列。纳斯鲁拉从基层战士一路升到贝鲁特区域领导人,1992年当阿巴斯-穆萨维被以色列导弹炸死后,纳斯鲁拉担任真主党总书记。当时他32岁,一上台就为穆萨维之死展开报复,袭击以色列北部、以汽车炸弹攻击以色列驻土耳其大使馆、并使用自杀式炸弹攻击以色列驻阿根廷大使馆。

从32岁起,纳斯鲁拉开始领导黎巴嫩真主党,并与以色列持续作战

以黎冲突,18年长子惨死

在伊朗的后勤支持下,纳斯鲁拉经常领导真主党与以色列军队作战,以色列军队随后的一系列行动,如1993年的“伸张正义”和1996年的“愤怒的葡萄”都未能阻止真主党的进攻。2000年以军被迫撤出黎巴嫩南部,18年占领期结束,纳斯鲁拉声称这是阿拉伯国家首胜以色列,但他的长子在1997年死于以黎冲突,创痛之余也获得政治资产。

2006年黎巴嫩战争爆发,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34天,双方死伤成千上百,纳斯鲁拉的家与办公室均遭遇以军空袭,毫发无伤的他发布激昂演说鼓舞战士并领导军事行动回击以色列,维持保护巴勒斯坦人承诺。不过纳斯鲁拉在这场冲突中再次取得成功,这也让他在阿拉伯世界声望大增。

演说充满魅力敌友都关注

纳斯鲁拉长期未在公开场合现身以防以色列暗杀,总是藏身秘密地点隔空发布演说,周五空袭后一度生死未卜,最终由真主党证实身亡。以色列曾多次在军事冲突之中企图刺杀未果,美国国务院1995年以来就把他列为“国际恐怖分子”之一,为了抓他曾悬赏1000万美元奖金。纳斯鲁拉以演说技巧出名,盟友、仇敌均关注其公开谈话。他露面时必定头戴代表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后裔的黑色头巾,经常边说话边左右摆动手指,威胁仇敌时永远措辞强硬。

纳斯鲁拉不畏以色列与美国威胁而大受支持者赞扬;半岛电视台记者形容,纳斯鲁拉富有传奇色彩,把真主党打造成如今具有纪律、架构完整的战斗组织,真主党等同伊朗在中东的代理人。他不仅是真主党的象征,更是战略与作战首脑,真主党少了他可谓重大挫折,伊朗也失去在中东的重要资产。

法国的《费加罗报》则以另一种形式介绍了纳斯鲁拉的生平:几十年来,什叶派武装运动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一直被认为是中东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他的支持者将他视为偶像。

哈桑-纳斯鲁拉一直以以色列的对手自居。近50年来,他的“反犹太复国主义”观点根深蒂固。2023年11月3日,他戴着他惯用的黑色头巾宣布:“我们从10月8日起就投入了战斗”,而10月8日这一天是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的第二天,他这样做正式表明了真主党对哈马斯的支持。然而,63岁的哈桑-纳斯鲁拉并没有宣布对以色列发动地面进攻,这与许多观察家的预期相反。

在纳斯鲁拉的领导下,黎巴嫩真主党已经成了中东地区不可被忽视的力量

《费加罗报》还指出,在纳斯鲁拉的领导下,真主党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进入了黎巴嫩议会。如今,真主党有13名议员。自2006年以来,真主党成员也加入了政府,并担任交通部长、劳工部长等。

纳斯鲁拉既是政治人物,也是宗教人物,据说自2006年以来一直住在地堡里。但黎巴嫩民众对他的看法却存在分歧,一些黎巴嫩人因真主党在某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影响力而将其奉为偶像,而另有许多人则因他的宗教和好战光环而对其深恶痛绝。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则将他与切-格瓦拉和菲德尔-卡斯特罗相提并论,他们都是革命人。

《新消息报》阿拉伯事务专家阿维·伊斯哈罗夫则表示:从1992年开始,时年32岁的纳斯鲁拉“成功地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特别是黎巴嫩的面貌,真主党在他的领导下从一支小型民兵队伍转变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伊斯哈罗夫强调了纳斯鲁拉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增强其影响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指出纳斯鲁拉有着独特的政治敏锐性:他能够清除真主党内部最为极端的分子,并领导该组织走向对黎巴嫩政治体系伊斯哈罗夫表示,在纳斯鲁拉的领导下,真主党击败了阿迈勒运动并成为黎巴嫩的什叶派运动主力。

伊斯哈罗夫还表示:真主党在黎巴嫩的统治地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至于总统、总理甚至陆军指挥官的任命都必须经过真主党的批准。他还补充称,“以色列于2000年5月从黎巴嫩撤军,随后爆发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不仅加强了纳斯鲁拉在黎巴嫩的地位,更是加强了他在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地位。”

有消息称,这次为了斩首纳斯鲁拉,以色列出动了F-35战机

纳斯鲁拉之死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