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背景不能代替能力:司马师是怎样炼成的?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9-03 11: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行舟先生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作者按:


前段时间《军师联盟》热映,“识局”笔友张洛鸣发表了《司马懿是如何走到高平陵的》一文,拜读之后颇有共鸣。高平陵之变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便是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司马师执政时间较短,常被世人认为是介于其父与其弟之间的一个过渡性人物,也没有其弟司马昭那样“路人皆知”的名气,但不得不承认,司马师确实是一位才能超群的相当了不起的人物。抛却历史上褒贬毁誉的有色眼镜,让我们来共同解读一下司马师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如能对您有所启迪和借鉴于万一,吾心甚慰。




世人多羡慕“官二代”们的家族背景和超好运气,但并不是所有的“官二代”都能成为司马师。所谓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师、昭兄弟的才能和事功,几乎可以秒杀同时代的刘禅、曹爽、诸葛恪等人。即便是后来参与了“八王之乱”的司马亮、司马伦(分别为司马懿第四子和第九子),一个才能平庸,一个志大才疏,与其大哥司马师的能力和水平也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拼爹不是万能的


司马师生于公元208年,这一年是司马家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其父司马懿不再患有“风痹之症”,被征辟为曹操的文学掾,正式出道登上历史舞台。魏明帝曹睿即位那年(公元226年),司马师十八岁。从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攻孟达起,至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平辽东止,是司马懿戎马生涯的巅峰时期。正史上关于司马师在这段时间里干了什么记载很少,而《三国演义》里却有着师、昭兄弟随父在西线作战的描述。


“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颜冉之才虽茂,不学不弘其量”。袁谭、袁熙兄弟年纪轻轻就自领州牧,起点比司马师高多了,却落得一个兵败身死的可悲结局,其中原因很多,关键还是袁氏兄弟的眼光、气度、魄力、才能存在短板,难以完成转败为胜、扭转乾坤的重任。


司马师兄弟随父征战期间,未见到魏国朝廷对他们的职务任命,最多可以算作其父司马懿的私人秘书吧。然而,司马师却能够躬身入局、摸爬滚打,在其父的精心指点下,从战争实践中体会带兵之法、用兵之道。司马师后来对阵诸葛恪、毌丘俭时,沉着冷静、指挥若定,颇有大将风度,可见早年的历练是不可或缺的。


司马师文武兼备、军政皆优、坚毅沉着、雄才大略,固然与其父的教育和培养分不开,但如果所琢非玉,或自己不够努力,自然难成大器。因此,拼爹不是万能的,关键还是靠自己。




混圈子,要看是不是一路人


司马师 “雅有风采,沉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 夏侯玄何许人也?其父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其母德阳乡主是大将军曹真的妹妹。何晏何许人也?乃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是曹操的养子兼女婿。关系网络和人脉资源的重要性,古今都差不多。“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亦预焉。”这个“预”字,用得颇有玄机。司马师年轻时,依仗抚军大将军长子的身份,与这帮公子哥儿混在了一起,有“四俊八达”之名,而且获得了圈内人士的高度认可。何晏评价:“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可以看出司马师很善于从细微处分析问题,圈内人士认为他是可以干大事的人。


然而,魏明帝太和年间的“浮华案”几乎击碎了司马师的梦想、阻滞了他的仕途。当时,以夏侯玄为首的名士圈,聚合了一批曹氏(夏侯氏)贵戚和朝中公卿子弟,与汉末的清议风潮类似,他们也组成了一个评论网络,运用人物品评的方式影响舆论,对政治施加影响。《军师联盟》中的“月旦评”是一种官方行为,而夏侯玄一批人的相互品评是一种私下行为,魏明帝曹睿对此颇为反感,以“浮华”罪名对他们进行打压,在政治上将夏侯玄、何晏、司马师等人打入了冷宫,终明帝之世,这批人再没有得到重用。


没有人知道“浮华”案之后的司马师做了些什么,在崭露头角之际受此打压,司马师心中一定是非常郁闷的。人比人,气死人,他从此渐渐淡出了那个圈子。夏侯玄、何晏毕竟是曹魏宗室子弟,再怎么受打压,人家也还是属于“股东”成员。而司马师则不同,他爹只是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出力不少却屡遭挤兑,他与夏侯玄、何晏终究不是一路人。


笔者家乡有一句俗话,叫麻雀跟着蝙蝠乱飞,岂不知蝙蝠是具有“雷达”功能的,而麻雀却缺乏侦察系统,跟着乱飞,碰壁是必然的。现在有些人,整天赶饭局、混圈子、加微信,美其名曰“拓展人脉”。其实,人脉根本不是拓展来的,自己优秀、对别人有用才是人脉,如果自己不优秀或对别人没用,只是静静地躺在别人通讯录里的一个文字符号而已,说不定哪天就删了。




关键时刻,要有自己的队伍


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在离开权力中枢十多年后,所能动员的政治资源是相当有限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可谓 绝地反击。其间,司马师陈兵司马门,切断内外联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在首都洛阳,曹魏势力的眼皮子底下,司马师竟然组织起如此庞大的队伍,而且“散在人间”、隐蔽得非常好,而且能够变戏法似的“一朝而集”,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司马师如何从一个“雅有风采”的翩翩公子,变成了一个组织能力令人恐怖的“黑社会”老大,一定是经历了非常痛苦的心理蜕变过程。


我们姑且不去评论高平陵之变是否正当和正义,只是想说司马师并非一般的公子哥儿,而是颇有些手段,也很能得人心。司马师任中护军期间, “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 他对武官选举大加整顿,改变了蒋济、夏侯玄任事时贿赂成风的陋习。


令人佩服的,还有司马师识人的眼光。石苞出身低微、好色薄行,并不为司马懿所喜;而司马师认为,“贞廉之士,未必能经济世务”,坚决地拔擢石苞担任中护军司马,当作心腹培养重用,后来石苞成了晋代的大将。司马师独具慧眼,发掘人才于微末之间,正如司马懿发掘培养邓艾一样,颇得乃父真传。正是由于司马师能得人心,曹爽非常戒备,找借口解散了中垒、中坚营,想架空司马师的兵权。但司马师深谙“以正合,以奇胜”的兵法之道,暗中培养“死士三千”,这便是忍到最后才出手的“王炸”,将组织上的隐秘性与战术上的突然性完美结合。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司马师手上的武装力量,司马懿的政变能否成功,还真是个未知数。




勇于担当,才会有人追随


司马师执政初期,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司马懿乃两代托孤重臣,别人自然不好说什么。司马师能够当上大将军,仅仅是因为他是司马懿的儿子,权臣家族内部的权力交接,是对君主权威的一种公开挑战。对内,反司马的势力蠢蠢欲动;对外,劲敌是幼时号称“神童”的东吴权臣诸葛恪。司马师与诸葛恪共打了两仗,均为一胜一负,而两人的结局迥异。究其根源,是面对失败时是否具有足够的担当精神。东关之败后,司马师主动承担责任,“此我过也,诸将何罪?”削除了督军司马昭的爵位以示惩戒,对其他将领仅仅调换了防区,并未激起更大的政治动荡。反观诸葛恪,在新城之败后,不但没有主动承担责任,反而诿过于人,倒行逆施,终于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可叹结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职场上也会遇到一些领导,有功了是自己的,有过了是部下的,时间长了,人心必散,队伍没法带了,没人跟你混了。对比司马师和诸葛恪,智商半斤八两,而担当却有云泥之别。权力的本质,是对他人的影响力。善于推功揽过,才会有人追随;一出事就脚底抹油,把过错全推给部下,这样的领导,不跟也罢。司马师执政时间不足四年,却 “四海倾注,朝野肃然” ,不得不说,其执政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处变不惊,方显英雄本色


政治斗争,你死我活,别无选择,并不存在高尚与卑劣的区别。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往往使人联想到董卓,其实这是之前司马懿与曹爽政治斗争的延续。曹爽曾鼓动曹芳,迁郭太后于永宁宫,埋下了帝、后不和的隐患,而司马师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郭太后的弟弟。当李丰、张缉谋划铲除司马师时,司马师却以郭太后为后援,诛杀政敌,行废立之事。于是引发了“淮南三叛”的第二叛,毌丘俭之乱。


毌丘俭,河东闻喜人,军事才能出众,曾经两征高句丽。司马师眼上有个瘤子,刚做完手术,却不顾伤痛亲自挂帅出征,终于搭上了性命。司马师东征,在战略上已经取得了优势,可文钦之子文鸯夜里袭营,变乱之中司马师“急得目睛突出,痛不可耐”,还有一种说法是眼珠子掉了出来,疼得把被子都咬破了,但没有喊出一声,活脱脱一个三国版的邱少云,可见其忍耐力有多强。


回军至许都时,司马师病势沉重,自知不久于人世,急召司马昭交代后事。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吾今权重,虽欲卸肩,不可得也”,道出了权臣的无奈,那时候还没有退休制度,登高位、掌重权,同时也就意味着骑虎难下,一着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司马师的头脑非常清醒,“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否则将自取灭族之祸”,西汉权臣霍光的家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司马师带病出征,突遭变故,他却能在短时间内从容布局,确保权力交接顺利完成,其心理素质是非常过硬的。

后人对司马氏篡位颇多诟病,其实是一种道德绑架。权力场就是一个大染缸,“雅有风采、少流美誉”的司马师逐渐变得阴鸷刚狠、冷血无情,其实怪不得别人,环境使然。没有谁从娘胎里生出来就想在历史上背骂名,都是被逼出来的。杨坚、赵匡胤又能比司马家族高尚到哪里呢?司马师的三叔司马孚临终前,自称“不伊不周,不夷不惠”,其实是在唱高调、求安慰,历史上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历史学家将“五胡乱华”、门阀政治的罪过扣到司马家族头上,其实有欠公允,“九品中正制”是从曹丕时代就开始实施的。


历史不容假设,假设司马师能活到他父亲那么长的寿命,很多事情殊难预料。本文没有翻案之意,但也绝不赞同黑白两分贴标签的做法。草根崛起殊为不易,二代接班且能够继往开来也并不简单。司马师子承父业,执政“严毅”,能力超群,确有值得肯定之处,不应该成为司马氏后人那些乱事儿的“背锅侠”。断代史不断,您只要能有所收获就可以了。



您可以同步在新华网、搜狐、今日头条、腾讯网、天天快报、和讯等11个知名平台查阅和识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内容。


更多区域经济、园区经济、产业经济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吧!


我们是识局团队!


欢迎加入识局君的朋友圈——“识友会”。请先添加识局小秘书个人微信(pujianger),身份信息核实完毕后,小秘书会将符合条件的朋友请进识友会微信群。

读者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广告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招商与园区运营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业务联系电话: 021-68407696(周一到周五 9:30-5:3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