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兵圈
河南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网  ·  同济大学领导班子调整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老兵圈

打靶记忆

老兵圈  · 公众号  ·  · 2025-01-09 19:33

正文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每当听到这首熟悉的《打靶归来》,我总能忆起兵之初的火热岁月——实弹射击结束后,凯旋回营的路上,虽然满身疲惫,但脸膛上写满轻松惬意,仿佛连步伐都轻盈不少。

戈壁滩草长莺飞的季节,部队被拉到附近的山坳里进行野外驻训,实弹射击是“家常便饭”。“眼睛、准星、觇孔三点一线”“据枪要稳,调匀呼吸,有意瞄准,无意击发”……训练尖子耐心重复射击诀窍,帮助大家纠正痼癖动作,我们默默用心体悟。都说神枪手是靠子弹喂出来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每一次打实弹的机会。在一次次练习击发的过程中,成绩优良率逐渐提升。

一轮射击考核结束,当地段指挥员下达“检靶”的口令,我们都冲向靶壕。只见发发命中打出满堂彩的眉飞色舞、欢天喜地,不及格甚至脱靶的垂头丧气,瞪大眼珠也没能在 靶纸 上多找出一个弹孔,恨不能化身一支削尖的铅笔,在光溜溜的靶纸上戳几个窟窿眼。

射击最忌讳心浮气躁。射击出发的路上,常有上次考核侥幸打得好的战友信誓旦旦、得意洋洋,可这次少了幸运之神的眷顾,便一下显露原形,射击结束进入补训名单,被留下来单独“开小灶”。军旅生涯15载,我一直在苦苦追寻老班长告诉我的射击场上最高境界:手中有枪,心中无枪。

那时最有趣的当数夜间射击。白天被火辣辣的阳光炙烤得滚烫的戈壁滩,渐渐冷却下来,四周静悄悄的。一轮圆月升起,让夜训少了一丝焦灼紧张,多了一分别致的浪漫。战士仿佛是去赴一场盛会,虽然接续着白天的辛苦劳累,但大家往往乐此不疲。信号弹升空后,山谷便回荡起绵延不绝的射击声,伴着时有时无的蛐蛐叫,好不热闹。待到夜深,山谷重归宁静,战士们鼾声四起,这往往也是大家睡得极为香甜的一夜。

艰苦的岁月往往令人难忘。在与枪的耳鬓厮磨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军人是枪的灵魂,子弹是兵的语言。一个个夜晚,我和我的枪一起睁大警惕的眼睛;一次次击发,我和我的枪一起发出胜利的誓言;一次次冲锋,我和我的枪并肩战斗,共同完成军人的使命。(冯 彦宁

(中国国防报 2025年1月9日第三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