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媒1号
中国传媒业产学研先锋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苹果憋大招!iOS 18.4 Siri ... ·  11 小时前  
度房苏州  ·  5.07亿起拍!刚刚,苏州再挂一宗宅地! ·  18 小时前  
EETOP  ·  Arm 在数据中心赚了多少钱? ·  17 小时前  
EETOP  ·  突发:一大批中国IC公司被台积电断供! ·  17 小时前  
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  江苏法援律师,被央视关注!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传媒1号

《2025 湖南戏曲春晚》:破立之间「圈粉」年轻人

传媒1号  · 公众号  ·  · 2025-01-30 18:57

正文

春节,唤醒每个中国人喜爱热闹和团聚的基因。


没有人确切知晓古人从哪一年开始纪念春节,但可以确定的是, 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意义非凡的第一个「非遗版」中国春节。


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节日里,除了放鞭炮、吃饺子,最有年味儿的就是全家围坐电视机前观看晚会,而最能彰显春节的热闹和团聚的,当属「戏曲晚会」。只是,当时代处于飞速变革之时,观众不免对缺乏新鲜感的传统戏曲有些微词: 尽管传统戏曲余韵悠长,但还是很难「圈粉」年轻人!


这种质疑不无道理。过去,戏曲晚会形式较为固定,叙事多遵循传统套路,手法也相对单一。但有没有人能够打破传统戏曲晚会的旧形式、旧叙事、旧手法,探索戏曲晚会的新形式、新体验、新情绪呢?


湖南卫视、芒果TV推出的《2025湖南戏曲晚会》给出了一种解法。数据上看,全网传播量4.2亿次、美兰德美誉度99.24、全网收获热搜35个、晚会话题阅读量7661.1万、播放破万短视频60个、多个平台直播观看量累计破500万;湖南卫视芒果TV新媒体矩阵、文旅湖南新媒体矩阵、新华社秀我中国新媒体矩阵、农民日报新媒体矩阵、芒果大直播新媒体矩阵、多平台联袂大直播观看量累计破500万。


据了解,《2025湖南戏曲春晚》由湖南卫视大型活动中心执行、中心主任杨子扬担任总导演。在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大年初一,如何向观众呈现一台诚意满满的戏曲春晚,杨子扬认为:只有可以打动自己的内容,才有可能引起大众的 情绪共鸣 。所以最直观的看点在于,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台戏曲春晚,在创新力度上带来一种打破以往戏曲和舞台逻辑的震撼, 你能想象《贵妃醉酒》中的贵妃,穿越到长沙街头大跳Disco吗?又或者当「湘昆」遇到了世界名画,古今中外的艺术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带着这些好奇与期待,笔者分别与戏曲晚会总导演杨子扬、制片人刘樱进行了深入对谈。 从晚会的创作理念到节目编创的细节,从别出心裁的晚会形式到戏曲推广的长远规划,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戏曲晚会创新的全面探讨。在交流过程中, 晚会总导演杨子扬提到的一个高频词语令我印象格外深刻 ——「不破不立」,而这正是整场晚会创新、突破的核心所在。


湖南卫视大型活动中心主任杨子扬担任《2025湖南戏曲春晚》总导演


上篇:

解锁戏曲的「三感」玩法


在戏曲领域,「唱念做打」作为戏曲表演的「四功」,是展现戏曲魅力的关键。 若用戏曲的打开方式解读2025 湖南戏曲晚会,在采访晚会总导演杨子扬时,他用「三感」概括了今年戏曲晚会创作的核心思路—— 烟火感、反差感、情怀感。


烟火感,重在以生活为底色,要把「人间烟火入戏」。 想要这份烟火感来的自然、来得生动,杨子扬认为,最关键的是怎么破、怎么立。


第一步,要打破传统戏曲舞台的时空感,通过「去舞台化」的手段,把「城市实景」作为晚会的表演舞台,所以观众从一个狭小的电视机前,抽身到湖南各个地标性实景;


第二步,「立」起来的,是整场晚会所构建的一个新的叙事手法,它始于一个带有年味儿的故事。开场秀《人间有戏》构建了一个「神仙餐馆」,眼看团圆饭就要开始了,灶神却不见了,于是汪主厨、靳主厨分别率领「神仙队伍」开始寻找灶神,就这样开启了晚会的「烟火味儿」。技术手段的革新,脱离了「晚会」的既有印象,全电影机的拍摄让这台晚会的形式看起来更像一场「戏曲电影」。


用「烟火气」来破题,基于团队对于戏曲的熟练掌握,一方面将戏曲拆解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内容,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将其转换成普通观众和年轻人易于接受的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精心的选址布景打造极致中式审美的视觉艺术,并结合新技术的使用,为内容增光添彩,戏曲与科技,戏曲与文旅,给观众奉献一台美轮美奂的戏曲盛宴。



总导演杨子扬表示,这样的设计初衷是希望戏曲能够「演」出生活百态,让观众清晰地看到戏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去舞台化」并非摒弃舞台,而是将舞台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打通了表演与生活的界限。


当观众沉浸在这烟火气中时,节目大胆玩起了「反差感」,原本厚重的戏曲文化有了新颖的出圈点。


比如皮影街舞《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结合传统非遗皮影和脸谱,甚至与充满现代活力的街舞跨界融合, 这种感官上的视听刺激,带来一种「形变」的反差感 ;虚拟科技秀《贵妃Disco》是本次晚会重点打造的一个节目,为赋能戏曲新表达,总导演杨子扬带领他的团队将科技内化成了节目内容的一部分。在这个节目里,后期用增强现实AR来将长沙城打造成虚拟的巨人露天音乐演唱会现场;从呈现效果来看,贵妃也不再是那个苦等皇帝宠幸的女人,她转身与高力士、裴力士二人穿越打卡长沙城,完全跳出「女子为情所困」的传统情感刻板印象, 时代情感内核的转换、戏曲故事与人物塑造的转换,都呈现出一种「神变」的反差感。 科技手段在这台晚会中运用广泛,《孙悟空大战二郎神》节目用AI赋能皮影艺术,参与设计场景和元素;《湘昆遇上名画》节目用AI赋能皮影艺术,参与设计场景和元素,让世界名画人物动起来。



透过晚会,笔者很庆幸看到的不只是节目形式、科技手段的改变,还有更多时代情绪、情感内核的升级。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承接情怀感」做铺垫,通过戏曲晚会唤起观众共鸣才是重要目的。


所以每场戏曲晚会,一定会有几个不可变动的经典曲目。花鼓戏《刘海砍樵》、湘剧《追鱼·2025》、黄梅戏《牛郎织女》、昆曲《牡丹亭》等,而《月老的烦恼》三部曲是总导演杨子扬基于当前婚育的社会现象为灵感所生发的创作,《马前泼水》《四郎探母·坐宫》《凤还巢·洞房》直击现代人婚恋中「颜值焦虑」「金钱焦虑」「事业焦虑」,既有对经典的传承致敬,也有对当下大众情绪的直观呈现。 在创作团队眼中,经典是戏曲的根基,不能丢,就像每一张脸谱、每一句唱段,都承载着观众的情怀。经典在,情怀就有寄托,观众对戏曲的热爱就能代代相传。


从「演生活,烟火入戏」,到「变形式,反差出圈」,再到「传承经典,情怀共鸣」,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戏曲晚会热烈地拥抱观众、拥抱时代。 凭借高雅的艺术、人间的情怀和烟火的气息,这台充满创新质感的晚会成功 「圈粉」了各年龄层观众,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戏曲晚会的全新想象 —— 原来戏曲晚会还能这么玩!



由国家一级演员邵天帅演绎的《牡丹亭·游园》娓娓道来,将以昆曲为代表的东方美学展示得淋漓尽致;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袁媛演绎的《牛郎织女》中「到底人间欢乐多」选段,经典戏曲角色「织女」来到人间逛热闹的市集,让人感受到烟火人间情。



下篇:

未来戏曲的「焕新」与「唤心」


对于制作团队来说,每一场大型晚会都是体力、精力、脑力的综合考验,观众只是观赏了一场精彩晚会,而摆在制作团队面前的,还有很多深层次、深远性的思考。


制片人刘樱满怀向笔者分享了导演团队在创作之初的思考——关于「戏曲传承」的两种 「xin」:


其一是「焕新」 ,盼着借2025 湖南戏曲春晚,给戏曲舞台来一场全方位的「大变身」,让其重焕生机。 为此,制作团队与每个节目、每个曲种的编创团队反复讨论与实践 ,为的就是保留传统戏曲的原汁原味,同时又能研发出更新颖的表达方式,与时代紧密接驳。


其二是「唤心」 ,期望能成功唤起年轻人心底对戏曲的热爱,为古老戏曲注入青春活力。 传统戏曲和年轻观众并不是天然的排斥,而是在漫长的戏曲演变史上,观众对传统戏曲的新鲜感在下降、但期待越来越高,所以是时候证明,传统戏曲既能焕新,又能唤心。



事实上,晚会凭借精心打磨的一系列创新,正稳步朝着这两个目标大步迈进,我们可以从创作者和观众两个视角来观察。


在总导演杨子扬眼中,「焕新」是他给整个导演组提的唯一要求,也是贯穿整台晚会的核心追求,这也体现在晚会诸多别出心裁的设计里。


《湘昆遇见世界名画》是团队重点打造的节目,他的创作初衷是希望在申遗成功的首个中国春节,让蛇年吉祥女神小白和小青,带着非遗祝福穿越到世界名画中,和喜爱中国戏曲的外国友人扮演的「名画」合作演出打破次元壁的节目。 这是对戏曲表现内容的大胆尝新,将中西文化融合,紧跟时代开放包容的潮流,以此满足观众对文化多元性的追求。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湖湘青年,杨子扬对本土戏曲,如花鼓戏、湘剧的了解很深刻,所以他对湖湘戏曲的传承有自己的「执念」,戏曲需要传承,更需要传播,传统需要守护,也需要突破。 像大众耳熟能详的湘剧《追鱼》也可以试着换换口味,吸引更多年轻人的观看,最后也体现在了节目的呈现上,《追鱼·2025》大胆采用蓝紫色的赛博风视觉设计,真假包公审案桥段在「青春多巴胺」戏剧盒子里带来了别样观感。 节目组用未来感来中和传统感,与当下观众追求新奇、娱乐化的审美口味接轨。 正如他所说,所有技术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只为打造出让观众买单的作品。



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唤心」可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只有节目能够触及内心深处,才能把这份喜爱转换为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在戏曲种类丰富的湖湘大地,想通过一场晚会面面俱到地展现十几种戏曲着实为难,但或许改编观众最熟悉的作品是个突破口。 比如人人都能唱上一句的「刘海哥,我的夫,你把我比作什么人咯」,就出自花鼓戏《刘海砍樵》。而这一次,沉浸式幻境花鼓戏《新刘海砍樵》借助了现代化的叙事手法和精妙的舞台效果,打破了年轻人心中戏曲「曲高和寡」的固有印象,年轻观众仿佛能真切走进戏曲故事,代入感十足。



不仅如此,晚会还巧妙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制作有趣的短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


有的观众感受到团圆的Happy,有的观众喜欢玩法的city,抑或是跟着节目唱两句,满满的Passion,都在表明戏曲的「路人盘」正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原本不了解戏曲的人,开始对戏曲产生兴趣,这就是一个戏曲传承的好兆头。


不得不说,2025湖南戏曲春晚就像一座桥梁, 一端承载着创作者们对戏曲创新的满腔热忱,他们绞尽脑汁,只为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戏曲体验;另一端则系着观众对精彩节目的热切期待,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渴望在传统艺术中找到新的乐趣与共鸣。 一场晚会让创作者和观众实现了美好的双向奔赴,也为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带来了新表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