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事发上海地铁!6人冲了上来,这一跪刷屏! ·  5 天前  
江南晚报  ·  连续3天,无锡雨雨雨! ·  1 周前  
新华社  ·  这个月,公历和农历日期重合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世界餐桌上,少不了中国故事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19 17:06

正文

受访 | 李昕升博士(南京农业大学讲师)

图文 | 白夜 Zimin 雅舒


西瓜从西边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所以叫西瓜。

南瓜从南边的海上丝路传入中国,当然叫南瓜。

但是有些地方又叫北瓜。

傻了吧……

美国大豆产量全球第一,可他们却不怎么吃,生产那么多豆子干什么用?

大豆、稻米、茶叶、柑橘,这些原产于中国的作物,都漂洋过海,在全球流转。外国人刚接触到的时候,也一样震惊,这些作物太厉害了。


今天全世界的重要作物大概有500种,其中250种都是起源于中国,或者是中国是起源地之一。也就是说,全世界重要作物一半都是从中国来的,或者中国是发源地之一。


中国作物的贡献丰富了世界的饮食文化和食物结构,悄悄改变着世界。

大豆:拯救了日本饮食和美国土地沙化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三千年前《诗经》中所说的“菽”就是今天的大豆。


现在大豆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很大,大豆传出去时间比水稻晚,但是现在全世界吃大豆的人比吃水稻的人多。

 

中国人不仅仅传播物种,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物种传播的,有文化和技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把中国的大豆变豆腐的技法带到日本。公元654年,隐元大师把压制豆腐的方法传入日本。没有这些技术,那大豆就还是大豆,即变不成豆浆也变不成豆腐,都不知道怎么吃。


豆腐的制作工艺,是大豆利用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大豆不仅被用来制造豆腐,也是酱油、味噌等酿造的主要原料。

 

江户时代,日本人鄙视肉食,豆腐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代替肉类的营养成分而大受欢迎。道远和尚以豆制品为主要制作的“精进料理”,从此豆腐风行日本。

 

1765年,曾受雇佣于东印度公司的水手沙缪尔·布朗(Samuel Bowen)把大豆从中国带回今乔治亚州种植,而推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大豆生产国的关键人物是富兰克林·哈瑞姆·金,他曾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


美国西进运动开垦了大量土地,但是美国人对土地的消耗非常厉害。轮番种植作物,土地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又不懂得施肥,造成土地肥力严重流失,导致后来耕种面积增大但产量下降。

 

富兰克林·哈瑞姆·金1909年专门到中国考察,一是考察土地,二是考察肥料。学到了中国的大豆和其他作物轮作或间、混、套种,以豆促粮的宝贵经验。

 

于是从20年代开始,美国西部大农场都开始广泛种植大豆。

 

今天作为大豆产量第一的国家,大豆在美国不再是单纯的粮食作物,甚至被用到了工业领域。福特汽车就利用大豆发泡材料用于汽车座椅的弹性坐垫和椅背中,将大豆油添加在汽车涂料中,极大降低了汽车制作过程中的石油消耗。


番薯:没有福建人就没有烤地瓜

番薯最有影响力的路线是先从美洲传入西欧,再到菲律宾,再到中国福建长乐。


从哥伦布发现美国大陆以后,马上就掀起了殖民的高潮,他1492年发现美洲,1493年,每年来往美国和欧洲的船只就几十上百艘,所有的美洲作物都是先传入西欧的。

 

番薯就被西班牙人带到了菲律宾。番薯非常适合在菲律宾种,反而在西欧不太适合,只有土豆才能适应欧洲的高寒气候,其他的像番薯、玉米,都不适合欧洲的气候。

 

番薯到了菲律宾之后,这里的热带气候让番薯非常高产,一年产个上千斤没有问题,立马解决了粮食问题,非常受当地土著人的喜欢。所以,番薯一传到东南亚,马上就落地传播开了,毕竟吃饱肚子是个大问题。


当时在菲律宾有很多华侨,华侨陈振龙一看番薯在当地种得又好又多,解决了粮食问题,想起老家福建,穷山恶水,大家都吃不饱,就把番薯偷偷带回国,因为,当时西班牙当局禁止将物种带出关。

 

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是一个监生,他进谏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说明番薯的种种好处。金学曾怕被忽悠,于是自己试种了一下,就发现番薯亩产很高,吃得饱,然后他就下令在福建全省推广。明代的时候,在福建番薯极大缓解了温饱的问题。


南瓜:能吃上南瓜得感谢哥伦布


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南瓜是外来的。对,南瓜真的不是亲生的。


比如福建地区的畲族流传着一个创始神话,故事里绘声绘色地描述畲族祖先的来源——竟然是从南瓜里面蹦出来的。在畲族的方言里,南瓜叫“旁肯”,跟英语的“pumpkin”发音几乎一样。


这个现象非常有趣,说明创始神话完全是后人虚构的一个故事,因为大家都知道南瓜是一个外来作物,同时也说明南瓜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民族。

 

南瓜源起于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美洲南瓜被引进到欧洲,之后葡萄牙人到达印度,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因为南瓜可长时间储存,葡萄牙人就带着南瓜远洋航行到中国,南瓜很可能就先从广东、福建的口岸登陆中国。

 

《清稗类钞》云,“其种本出南番,故名南瓜”。有没有发现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非常耿直。南方来的瓜就叫南瓜,西方来的瓜当然就是西瓜啦。但南瓜名字很多,多到还有一个截然相反的名字——北瓜。齐如山在《华北的农村》中“北瓜”条目说:北瓜亦称倭瓜,古人称之为南瓜,乡间则普通名曰北瓜。清代四川农学家张宗法在《三农记》中载:南人呼南瓜,北人呼北瓜。


在鸦片毒害人民的时代,国人曾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吃南瓜就不想抽烟了。南瓜可以治疗鸦片烟瘾,史料记载非常多,至少上百条,比如道光年间的《英德县志》记载:“其白者加糖煮熟,可断鸦片烟瘾。”光绪年间的《曲阳县志》也记载:“食南瓜与花藤能解罂粟毒。”但到底治疗了多少人,却没有清晰的记录。

 

现代人把南瓜做成南瓜糕、南瓜粥等等,这些吃法不是今天才发明的,在清代的时候就有,甚至清代的时候吃得更讲究,还有南瓜拌蟹等高档菜。如袁枚《随园食单》里记载:


“将蟹剥壳,取肉、取黄,仍置壳中,放五六只在生鸡蛋上蒸之,上桌时完然一蟹,惟去爪脚,比炒蟹粉觉有新色,杨兰坡明府,以南瓜肉拌蟹,颇奇。”


中国人还有喜欢吃南瓜籽的传统,这是西方人不太吃的,包括日本人也不吃。

西瓜:林黛玉磕的都是西瓜籽


西瓜起源于非洲,从西方传入中国,于是叫做西瓜。


从非洲,经过了丝绸之路,先到蒙古地区,再从蒙古进中原。

 

西瓜在中国留下许多古迹,可见西瓜是一直很受欢迎的水果。比如内蒙古的敖汉旗出土一个西瓜壁画,上面是一个辽代的大官坐着,下面有几个侍女,端着几个西瓜。辽代就有了西瓜壁画西瓜在五代的时候刚传过来,就在内蒙古敖汉旗发现了遗迹。湖北恩施有一个西瓜碑,在这个南宋的碑上记载着当时都有哪些西瓜品种。

 

西瓜刚传入中国的品种,不是我们今天见的西瓜。那时的品种的西瓜籽特别大,瓤并不好吃,不像今天又甜又水润。那会都没有吃瓜群众,只有吃西瓜籽群众。

 

这个西瓜籽非常有意思。从西瓜传入中国以来,西瓜籽的地位一直非常高,是国人的主流零食。还有历史文献记载,当时的人吃西瓜就要西瓜籽不要西瓜,把西瓜籽拿了,然后西瓜扔了,让外国传教士目瞪口呆。

 

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吃西瓜籽的记载。在清代之前,只要提到瓜籽,都是西瓜籽。看《金瓶梅》、《红楼梦》,里面经常会提到潘金莲、林黛玉嗑瓜籽,此处吃的其实都是西瓜籽,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向日葵籽,现在流行吃的向日葵籽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了。

番茄:新中国之后,才炒了鸡蛋

番茄在世界的历史,包括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番茄在欧洲传入之后,刚开始的时候就作为一种观赏作物,当花看的,并不敢吃,毕竟经验是约鲜艳的果子越毒。


在中国也是,番茄刚传入的时候,也是作为观赏植物,大家当花看。后面就转变为当成一个中药材,看看有什么药用作用,最后发现没毒才发展到吃。

 

番茄在世界的历史,包括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比如说中国人开始吃番茄,可能是20世纪的事了,估计是民国,民国之前恐怕都没怎么吃。民国之后大家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好东西,又好吃,产量又高,就一拥而上。

 

番茄到了今天这个地位,在上个世纪根本是想象不到的。今天大家特别喜欢吃的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的菜,估计得五六十年代了,才发明出的一个菜。


一书·《中国南瓜史》

南瓜,这个来自于美洲的作物,在中国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从欧洲人引种到中国后,南瓜的种植就遍布各省,而且品种特别多,堪称“多样性之最”。


对中国人夏天的餐桌来说,南瓜非常重要。南瓜粥、南瓜饼、南瓜汤、南瓜子、南瓜藤……南瓜又当菜又当粮,全身上下都可以拿来吃。

 

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上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红米饭、南瓜汤”这首从井冈山流传开来的歌谣唱的就是“艰苦创业打天下”的朴素精神,中国人对南瓜太熟悉了,熟悉到都忘记这是一个外来作物。

 

不仅是畲族人喜欢南瓜,毛南族、侗族等也有专门的南瓜节,他们的庆祝方式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西方的南瓜节毫无关系。

 

南京农业大学讲师李昕升博士在书中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程阳一带的侗族南瓜节,主要活动是由孩子们打南瓜仗。村里的男孩子组成南瓜队,女孩子组成油茶队。南瓜队第一个任务就是晚上偷南瓜,摘下一个瓜,在原地要插上一朵花,向主人表示瓜已经被偷走了。主人发现南瓜被偷,也毫不在意,因为习俗就是这样。


南瓜队备足了南瓜,就会抬着串好的南瓜来到煮茶对象的村寨,老老少少都出来观赏南瓜,摸南瓜也被认为是非常吉利的事情。晚上人们聚在一起吃南瓜,喝女孩子煮的油茶,小孩们就开始投入打南瓜仗的战斗,男女兵分两阵,嬉笑打闹,通宵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