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走马
看看上周互联圈的幺蛾子吧,上周过的可是满满血泪~
生的一副好皮囊的李彦宏,综艺首秀荒野求生,君子的「狼狈不堪」影射百度前世今生,凭借技术一枝独秀的百度在2016年前一直没生什么小病。风度翩翩站在高处,看阿里身后紧追不舍的京东,腾讯血战360,当阿里腾讯完胜后,2016年的百度,病来如山倒。
渐失人心的百度,上到领导层,下到员工KPI都是问题,荒野求生中李彦宏面对的各种危机,好似现实中百度的各种坎,同样是绝境挣扎,但现实和节目效果还是不一样的。
陆奇被视为拯救百度与水火的大救星:新官上任,声势不小:第一步整改医疗事业部,第二步全资收购渡鸦科技。渡鸦科技与百度人工智能结合的布局,能救百度出生死存亡嘛?死不掉的,或许能成为传说。
百度、京东这边火烧眉毛,卖猪肉的网易爸爸这厢倒是得意,市值逼近400亿美金,能否「趁火打劫」越过百度略过京东跻身三巨头?
(传送门:
网易市值逼近400亿
)
好了,我们来盘一盘上周的「真 · 大事儿」:
微信付费:没你想得那么美
人生做过最南辕北辙的事情是什么?
为了省钱下载了淘宝,结果越花越多。
当初上网是因为网上听歌不用买磁带,看电影不用买CD,看资讯不用买报纸,电子书不用花钱。而现在我们却愿意为互联网上的信息付费了?因为我们或许不缺钱,我们缺时间。
在知乎、得到等知识付费平台后,微信在上周放出阅读付费的风声。
网传微信付费内测图
对此有读者大喊: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打开率都不到 10% 了,看看订阅号列表里那一个个红点,我连点都不想点开……竟然还想收钱?
的确,微信付费这个功能,其实和「轻资讯」类媒体相冲,热点媒体要的是「不择手段」的传播。付费意味着截流,阅读量论英雄的江湖上付费拦用户就是自杀。
付费最多成为一个辅助,不会对现有的微信内容生态造成太大的冲击,大号可以依然免费且继续以广告等方式变现。
「罗辑思维」、「十点读书」这类大号商业模式本身就已成熟,微信收费对它们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
公号收费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动静,倒不如说是身陷困境的自媒体人终于看到了大号赚钱之外的其他可能。付费阅读像一道内容层上的分割线,基于公号内容进行整治,不再放任内容的「无序生长」。
微信付费订阅作为一个防守型的功能,可以让高价值内容的自媒体人可以多一条收入渠道,给大众创作者动力,不让内容创业的土壤板结。
但是,也
不要
微信一更新就
高喊「颠覆」,付费订阅仅仅是内容的助攻。
说到知识付费,知乎和得到是付费知识社区的典型代表,属于
质量过硬的内容的集中地,但同样将要付费的微信可能算不上,即使这个流量巨池里也出现过不少爆款,但内容明显不是一个水准。
比如「得到」的内容,由专业编辑和声优组织生产,付费订阅则是通过专业编辑和行业专家共同打造,不仅是一种日更的产品,还是一个逐渐成型的社群运营。
而微信付费的内容不过是给其他专业上的栏目多一个变现入口,如果想看专业内容,恐怕还是会转战那些专业知识社区平台的。 话又说回来,那些能够持续生产优质内容的头部作者,估计早晚也是会被挖到「得到」这类知识付费平台去的吧~
内容创业是场苦战,流量「结块」在大号上,大号「骄傲」水准下降,新兴力量又进不来,「僵化」的微信让新的力量望而却步,盈利艰难,找准定位做好内容,没有影响力的变现只能是拔苗助长。
美团也「打车」?是要绝处逢生?
垄断市场、无人应答、片面涨价、内部裁员让滴滴饱受诟病,可滴滴已变成了甲方,消费者不买账也不行,结结实实印证懒人经济:
当你习惯叫外卖、打车的便利之后,再看到涨价内心的想法只剩咬咬牙接受加价。
滴滴「春风得意」不过三两天,叫板的便来了:2月14日,「美团打车」在南京低调上线,在网约车困局中,半路杀将了出来。
王兴做美团打车的心思,不难理解。坐拥用户近6亿,日订单量超1300万单,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超1.8亿。能利用好原生用户群的话,扩大打车业务的同时让服务生态更加完整覆盖消费生活,既能解决用户需求还能盘活已有资源,想着应该是双赢的大好事呀?
可滴滴、神州、易道等花巨资烧出来的网约车市场,岂是这么容易就进得去的?
普通民众对网约车的印象莫过于巨额的补贴,滴滴用13次接受融资,付出不菲代价仅做打车这一件事,才占得一席之地,不知道美团真的要做的话是小打小闹还是弹药充足要血拼?
「叫板」的美团一副要搞事的样子,其实自己内部还挺伤的。
2016年,美团的主要业务酒店、团购、外卖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酒店业务刷单严重,携程艺龙途牛更完善,美团无法达到第一梯队水平,低端酒店难以实现盈利;团购业务陈旧无力;外卖拼不过饿了么。
美团的估值大幅缩水,公司估值从180亿美金下降到100亿,降幅超过三分之一,高管也低价抛售公司股票,1月下旬,有传言现在美团投资人转让老股的估值比倒数第二轮融资时70亿美元的估值还低,最后一轮他们的估值是60亿美元。 翻译成大白话便是:
美团老股东为了安全退出,宁愿半价出售美团股票。
有媒体将美团的挣扎称为「困兽之斗」
身后有实力的追兵太多而美团的钱将空。美团最早根植移动互联网线下消费,如今阿里腾讯在拥有源源不断的资金稳稳下买进线下零售商布局,而在多重业务中都采用一贯烧钱打法的美团,一个估值屡屡缩水的独角兽,真的备好钱了吗?
难以在日趋理性的市场面前获得成绩的美团,面对加大的资金缺口,找不到盈利模式,焦灼地向和自己滴滴模仿做起打车,想用新规划吸引融资。
话说回来,TMD
(今日头条、小米、滴滴)
都是三家在熊熊烧钱的火下诞生的,在资本催化下「出位」,成长过程中问题频频,主如今面临的问题一致——「站不稳」。
TMD三者营业务单一、用户量巨大、已实现现金流、但盈利状况可能不好或不稳定,站不稳就都是轰轰烈烈和资本「一夜情」后的炮灰,谁曾想巅峰背后是断崖。
对于最先走近崖边的美团,能否绝境逢生?
「光圈」倒闭,直播平台开始「洗牌」
2016年7月,在短暂地发放了6月薪水后,光圈直播的员工就再也没拿到过一分钱工资。这场长达半年之久的欠薪,额度有300万左右。除了员工,光圈还拖欠了平台上主播5000到9万元数额不等的薪资。
在百度买的广告位还没撤,但是公司已经倒下
这家估值5亿的公司成了2017年烧钱烧光后第一个倒下的直播平台。其实光圈从未火过,在死后被冠上「清华博士的直播豪赌」倒是火了起来,男默女泪。
简单概括下光圈死亡过程:
CEO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拿到融资,之后始终争取不到流量,就成了阵亡烈士。
疯狂的直播狂热,终于开始回归理性了。有网友盘点了最有可能活下来的直播app名单及其特色:
1、腾讯直播:马化腾爸爸想做还差钱吗?
2、虎牙直播:小米的资源注入,同楼上,不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