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播放键收听
熊的借阅人生电台vol.060
本期特邀主播:林静
在别人的故事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听书中人的故事,历经千百种人生。欢迎来到“熊的借阅人生电台”。
今天熊爷帮大家借阅的,是台湾著名生活美学家、散文家:蔡颖卿的人生。
在《两个人的餐桌,两个人的家》这本书里,蔡颖卿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带领我们看见“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平凡生活日常。
有不少朋友们会来向熊爷取经,问如何经营婚姻,如何保持恋爱的甜蜜?
熊爷觉得,通过今天分享蔡颖卿的这篇文章,大家或许能明白,爱情的最佳保鲜剂是:
看见对方身上的优点,迷恋上他的每一个样子;
就算是他随意的一笑,你也能把他当作是天籁~
文/
今日借阅人生的主角:蔡颖卿
来了!来了!
认识好几年,又一起生活了整整三十年之后,Eric在什么情况下会说什么话,我自认可以猜到八九不离十。
在日常生活中可列队于“寡言者”的他,简单语句的口头禅,可算是他充满意见的表达。
记得曾有Eric的员工跟女儿们说:“你爸爸好严肃!如果看到他笑,我那一天心情就会不一样。”
女儿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不会啊,我爸爸很好玩呢!”
孩子们回家在晚餐拿出这件事以为笑谈,记得Eric立刻把食指往两唇之间一放,做出保密防谍的动作说:“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是特地为你们而有的。”
那一幕大概最是深刻地描绘出,在纪律要求上算得上是严父的他,也是个不辞辛苦默默宠爱女儿们的爸爸。
不过,不大说话、很少笑,的确是Eic给人的印象,再加上他一直以来在听力上的问题,有时因为不能及时响应,更给了他人不够亲切的印象。
印象与认识不同,所以,如果问起跟他生活了一万个日子的我,那我最想用Eric的口头禅来说说生活伴侣的意义。
日常生活里,如果我发出任何求救或求助的讯息,甚至只是要求“指导”一下某个疑惑,Eric的回答几乎永远都会是:“我来!我来!”他的我来”,并不是应酬语,绝对是“真的”来,而且“真的”立刻就接手了。
往好处看,我因此变轻松了,但往坏处想,我渐渐成了一个比预期中与可能上退减了成长的人。
就如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还停留在非常低阶的程度,遇到简单的问题也不大会自行处理,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热心造成了我的无能。
学习本来是需要一点推力和压力的,如果总有人抢先出来帮忙解决问题,那就拦阻了学习者的机会。
我费尽心思,找不到自己退而不进的成因:是我天生就笨吗?不是;是我懒而废学吗?也不是。
悠悠过完三十年,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就是Eric那声“我来!我来!”的口头语耽误了我的成长。
我本来就是不喜欢讲电话的,但又不能完全不用。这几年都用一支老人机,机里设定两个电话号码可以拨出。
不久前,三十几年的大学同学从美国回来,相聚时问我:“Bubu,你是太忙了,还是怎么样?为什么不用 Smart Phone(智能手机)?”
豆豆不知道,我不是太忙,是还不够聪明到可以用智能手机。但这问题也让我痛定思痛,决定迎头赶上新时代。
当我跟Eric提起这个想法时,他显然非常高兴于我的上进心,过几天,我就拥有一支智能型手机。
起先还不懂力道地乱滑,虽然笨手笨脚,但实不相瞒,心里感受到一种与时俱进的时尚感,只是过了几个月,我发现我一点都没有进步,那个“我来!我来!”的声音才是我的智能机。
当我们在星光满布的夜空下,拿出手机一拍,在他的手机上滑出星图,对我解说天狼星、猎户座的人是Eric;
当我一个人独自外出,想智能一下叫车,打出电话问问他怎么滑时,他已经从自己的手机帮我叫了车子来接。
Eric并没有教我,只是继续“我来!我来!”地降低我拿着智能型手机有款有型过活的可能。
我看到广告上说“机不可失”,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说到底,只是拥有一支可滑的手机还是不够的,我得先砍掉他那句“我来!我来”的亲切,才能转变成一个更有智慧的人。
除了“我来!我来!”那种两肋插刀式的热情之外,Eric的“耐心”也真是无与伦比。
从小就是一个过敏儿的他,各种症状里最严重是“气喘”。气喘发作会偏头痛。年少时,他的家庭医师常给他打针,Eric跟我说,针推到一半痛就消失了。
婚后我们住台南那几年,他偶尔感冒严重时也犯偏头痛。
有次从公司还忍不到让我开车送到医院,我们只好就近找一家脑神经科,医生直接从颈部给他打下针时,我差一点晕倒。
但Eric生病时从不主动提,我只能从他不对的脸色或异于平常的生活举止,才知道他不舒服。
我曾仔细想过,人的身体不舒服还会有藏不住的时候,心里的不舒服,更需要主动了解。
这也提醒我在我们的生活遇到任何沮丧或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地了解他的感受。从小被头痛所苦的Eric,却有一种耐烦的性格。
“烦”这个字,一边是火,一边是页,《说文解字》的定义是“热头痛”。人遇事觉得烦,就是一种热头痛,是心理与身体两者之间的热与痛。
三十年来,Eric总不会在事如乱麻时让我觉得他有热头痛,或因为麻烦而引发偏头痛。
我奇怪他的耐心到底是一种天性,还是经过婚姻生活、娶到像我这样麻烦的太太之后,又得到更高的修行与锻炼。
这事究竟不可考,我也不能自信居功,毕竟在我们相遇时,就从没见过他遇事而烦躁。
耐心与不怕麻烦在生活里演变出Eic的另一个口头语:“想到,就会到。”
“到”可以是地点的抵达,也可以是决定的完成。说前者一定比后者容易,也不是一定都正确。
路有简单复杂,远与近;决定也有不同的规模。两者能次次都尽力而为,真是需要温和与耐心。我要先说Eic在真正开车行路上的不怕麻烦。
每次出门,我们总想利用时间多办几件事。只要我开口问:去什么地方算不算顺路?Eic定是这样回答我的:“没有不顺的路。”
或另一句更耳熟的话:“想到,就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