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铁血榜哥
【铁血军事荣誉出品】天下军武,如数家珍。做专业军事排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秩序崩坏和切换 ·  昨天  
猫笔刀  ·  又看见马云了 ·  2 天前  
视觉志  ·  哪吒的“黑历史” ·  2 天前  
中产先生  ·  最近大家都在问,经济真的好了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铁血榜哥

豺狼虎豹皆为魑魅魍,光焰轰声碎震敌胆寒。 | 铁马小说

铁血榜哥  · 公众号  ·  · 2021-04-20 19:12

正文

专栏 | 铁马小说

这是一个精品军事、历史小说的阅读平台。金戈铁马跃纸上,刀光剑影入梦来

01

1979年,冷战最高峰时期。

顺延着横亘亚欧大陆的铁幕向西看去,庞大的北方红色帝国正如同一头凶猛狂暴的北极熊睥睨世界之顶,强大的苏联红军势力纵横数千甚至数万公里,陈兵百万于共和国三北地带,列阵精锐于西欧铁幕防线,部署兵锋于白令海峡直面阿拉斯加,驻扎舰队于安南金兰湾扼守亚洲,从亚洲至欧洲,从阿非利加至亚美利加,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北极熊的炙热鼻息,威势震慑于全球寰宇。

这一刻,北冰深洋中的红色海狼与西伯利亚丛林中的核弹列车组成了悬挂于这个世界头顶的共同噩梦。

同一年,旅行者二号跨越14亿千米的遥远距离,正式飞跃土星,这是跨越人类历史上最为遥远距离之一的璀璨风筝,在电磁波组成的虚拟飞线的控制下,旅行者二号利用土卫六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飞向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它的视野里,地球已化成一颗小的看不见的光点,与宇宙中的万千尘埃毫无区别。

在这粒宇宙的灰尘中,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正在徐徐推动自己那落笔千钧的宏伟画卷。

1979年,共和国与白头鹰正式建交。

这一刻,安德烈耶维奇迎来了生平最后一次访问中国的任务,在他的肩膀上,共和国、白头鹰、北极熊这三大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力量共同悬挂着,任何一方的摇摇欲坠都代表着一丝新的可能与光芒。这些年来,他经历过杜鲁门主义,印巴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柏林危机、东方大陆发射人造卫星......无数朋友也是对手在他的面前一闪而过,有些刻下深邃的痕迹,有些则消逝浅薄的灰尘。

但在今天,安德烈耶维奇将最后一次看看这个曾经的同志。

图154客机呼啸着降落在沈阳空军基地之上,安德烈耶维奇饮下最后一口杜松子酒,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着和发型,在两名苏联上校军官的陪同下踏出了机舱。

这是苏联代表团受邀来中国进行最后一次军事交流访谈了,同样级别的军事交流只在19年前出现过一次,随着北极熊与共和国之间的关系由无比热切渐渐的变得僵化甚至冷固,这样的军事交流将越来越遥不可及。

机舱门刚一打开,一张脸出现在安德烈耶维奇的面前,给他留下了狐狸般狡猾的印象,其次便是从圆滑中透露着的坚韧,那亲切的笑容仿佛在下一秒就会变成张开的血盆大口,凶悍无比。

安德烈耶维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嘴唇艰难的动了动,声音冷冽的像是西伯利亚的寒风:“你好,我是安德烈耶维奇,苏联代表团负责人。”

对面,也就是那张笑脸的主人,杨天华一把揽过这位苏联高官,热情无比的说:“老兄,我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安德烈耶维奇面部表情很僵硬,这就是传说中的自来熟吗?

杨天华则没有任何的反应,热情似火:“那咱们现在就步入正题,开始军事交流吧。”

一名苏联上校冷哼一声,不屑的开口:“中国少校,你们中国有句俗语,明人不说暗话。想必你们也清楚,我们双方对对方的现役军事装备心知肚明,事实上,贵军很多武器的技术都来自于我们的支持,比如说59式坦克和歼7战斗机之类的主战装备。我们此次前来也只是为了履行最后一次象征程序罢了。”

这位上校重重的说:“至于两国的军事交流,我看就没必要继续了。”

杨天华笑了:“看来这位小哥还是个中国通嘛,没事儿,咱们中国还有句俗语,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们就当透透气,来参观参观,看看我们会不会给你们留下一点新的印象。”

苏联上校看了一眼手表,冷冷的说:“我们只有十五分钟的参观时间。”

杨天华乐不可支:“好,就十五分钟,包各位客官满意!”

02

......

十分钟后。

“卧槽!这是什么坦克!”

这名苏联上校的傲慢风度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惊讶的叫喊。

杨天华看了一眼他所惊叹的对象,然后轻描淡写的说:“这是我军现役的99A式主战坦克。”

苏联陆军上校的眼神被这辆坦克牢牢吸引了过去,锲型炮塔的紧实厚重、粗壮而又修长的主炮管、棱角分明而又结构完美的车体曲线、一大堆根本看不懂的光电设备......天,这看上去简直比苏联最先进的T72主战坦克还要强大!

安德烈耶维奇的眉头微微一蹙。

苏联陆军上校无比焦急的追问:“它的主炮口径多大?穿甲效果如何?越野速度多少?装甲有多厚?续航力呢?车体有多重?”

还没来得及回答,边上的一名苏联空军上校突然尖叫:“等等!你们怎么会有苏27战机?它可是我们苏联国土防空军还在测试中的最新武器装备,谁都没出口,你么怎么会拥有它,这不科学!”

杨天华不以为然:“什么苏27?这叫歼11,别乱说,我们可没偷你们东西,可别乱冤枉人啊......”

苏联空军上校不得不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架战机,嗯,几乎一模一样的中央升力体设计,土包子们想不出来的时代前沿的翼身融合技术,还有一般国家看都看不懂的双发重型涡扇发动机,再加上机翼下挂载的修长空空导弹......

没错,这架战机千真万确就是还在厂房中等待试飞的T10,也正是即将服役的苏27战斗机!

见鬼了的这位苏联空军上校拨浪鼓一样摇头:“不可能,这就是苏27,你们的空军序列才排到歼8,怎么可能突然出现一款战机叫歼11,你们一定盗取了苏联的技术!”

杨天华还没来得及反驳,边上的那名苏联陆军上校追问:“这个呢!这是什么坦克?为什么外形这么奇怪?”

杨天华匆匆掠了一眼:“少见多怪,那不是坦克,是04A式步战车。对,你没看错,那就是一辆配备一门100毫米低压滑膛炮和一挺3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7.62毫米口径同轴机枪以及安装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的步兵战车。”

苏联陆军上校满脸写满了不可置信。

前面的吉普车司机倒是忍俊不禁。

陆军上校再次瞠目结舌:“杨!那是什么型号的直升机!串联双座设计,难道是攻击直升机?等等!你们的军队怎么会拥有专用的对地攻击直升机?这不可能!”

杨天华看都不用看了:“武直10,徘徊在树梢高度的低空杀手,可挂载十六枚AKD10空射反坦克导弹发起攻击,还配备一门23毫米机炮,一轮出击就能点爆十六个装甲目标,无坚不摧,比起你们的米24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吧。”

陆军上校倒吸一口凉气。

空军上校指着远处的一个影子说:“那个呢?那个又是什么战机?为什么外形那么奇怪?”

杨天华匆匆掠了一眼,语气仍然轻松:“那玩意儿啊,察打一体无人机,不好用,老是被信号干扰来干扰去,不过收拾游击队倒是一流,三架就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视一片地区。”

空军上校的脸色就跟吃了二斤屎一样的难看。

陆军上校看到远处一个模糊的影子,问:“那又是什么?”

杨天华看都不用看,说:“是我们陆军最新列装的远程火箭炮啦,什么?你问我它的射程有多远?不远不远,也就四百公里吧。”

陆军上校咽下一口唾沫:“四百公里?你多说了一个零吧。”

杨天华翻了个白眼:“四百公里就是四百公里,我可不骗人。”

陆军上校的心态简直崩了:“射程可达四百公里的远程火箭炮?你逗我呢!这可比我们装备的飞毛腿弹道导弹射程都要远了!”

杨天华耸了耸肩膀。

空军上校又看到了远处一个熟悉的机体,穷追不舍的问:“杨,那又是什么?”

杨天华:“那个啊,那是我们空军最新列装的空警2000预警机。”

空军上校只觉得心里一颤,为什么这玩意儿和苏联国土防空军刚刚设计的A50预警机长的那么像?问题是A50作为苏联承先图126预警机的下一代空中鹰眼,去年才刚刚完成原型机生产和首飞,还要等上四五年的测试和调整才能进入空军服役,怎么今年就到了中国人手上?这不科学!这非常不科学!

看着远处各式各样跨越了时代鸿沟的武器装备,安德烈耶维奇皱着眉头问:“杨,你们国家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

杨天华摆了摆手:“我说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嘛。”

03

安德烈耶维奇摇了摇头:“这不可能,就算是一个国家突然间的技术集中爆发,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惊人的前沿科技,这在人类历史上简直闻所未闻,就算二战末期的德国,或者现在的美国也没有这么精良的超前技术。”

杨天华笑嘻嘻的说:“嘿嘿,不巧的是,我们国家还真的就掌握了这些前沿科技。”

说完,杨天华吆喝了一声:“老王,回机场吧,十五分钟的参观时间到了,别让客人们等急了。”

苏联陆军上校说:“不急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

杨天华翻了个白眼:“切,你不急我们还急呢。”

苏联陆军上校问:“你们有急事?”

杨天华理所应当的点点头:“是啊,为了迎接你们,我连午饭还没吃呢,让我想想吃啥好呢......有了,猪肉炖粉条加北方大馒头!怎么样?三位想要品尝一下中国菜吗?”

苏联陆军上校咬牙切齿。

老王应了一声,很熟练的转动方向盘,开向机场。

图154客机再次腾空而起。

机舱内,安德烈耶维奇掏出一个红面小本子,郑重的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备注,并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下一张张武器的大致形状,在这个红面小本子的推动下,苏联远东军区将迎来自成立以来最为沉重的一次情报检查。

地面上,杨天华看着那团逐渐远去的小黑点,拍拍手说:“这回咱们总算能吓到那帮老毛子了吧。”

老王一个劲儿的点头:“一定的,我看他们的眼珠子都快惊的掉出来了!”

......

一年前。

在华北某处的军事研讨室内。

脸庞上布满皱纹的参谋长正默默的注视着眼前辽阔的北方作战地图,眉宇间出现的是无边的凝重。

良久,参谋长问:“如果北极熊以T72主战坦克为急先锋,已T64坦克为尖刀突击力量,辅之以大量的T62和T55作为坦克集群形成钢铁洪流般的攻势,每日可以推进一百五十公里,面对这种攻击,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遏制?”

一侧的空军蓝军服说:“空军可以出动强5进行对地打击。”

参谋长:“但苏军的地面攻势往往会辅之以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大量的米24武装直升机和苏25蛙足攻击机将会成为战场上空密布的火力打击节点,这些威胁又该如何遏制?”

空军蓝军服微微有些汗颜:“我们......可以出动强5凭借低空高速击落这些米24和苏25。”

参谋长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酷:“那么如果苏军在短时间内的攻势受到阻碍,发射大量战术型核弹道导弹执行手术刀式的精确核打击呢?我们该如何反击?或者说,我们有什么武器可以达到类似攻击效果?”

空军蓝军服的脸上出现一丝苦笑:“我们可以出动强5挂载狂飙一号发起低空核突袭来代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