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国内首次量产!榆能化产出涂覆级EVA新产品 ·  20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广西大学林宝凤教授团队 CEJ: ... ·  3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浙大徐彦教授团队 Sci. Adv.: ... ·  3 天前  
要资讯  ·  大商所期货品种之玉米和玉米淀粉(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八大生命科学巨头CEO都这么说:中国区业绩太差了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8-03 18:28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0 89-1 期文章
来源:交点CrossPoint




【CEO观点】- 四大生命科学巨头谈中国业务,大规模设备更新和BIOSECURE 八大巨头谈中国生命科学市场:23/24年表现和未来展望之后 ,交点再度推出CEO会客室,请来丹纳赫、赛默飞、赛多利斯、德国默克、艾万拓、凯杰、沃特世、瑞普利金等CEO回答大家最关心的中国区业绩、市场趋势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刺激计划。


整体而言,大家都认为 2024年市场情况仍然很糟,出现一些边际改善的现象,但仍然没有触底。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的机会已经进入了销售漏斗,但真正体现在收入上要等到2025年。 大部分CEO已经把中国业务占比全球较小作为一个正面信号来展现,并且不再提在中国加大投资,加速增长等正面话题 ,只有凯杰例外。


问:贵司在中国市场最近一个季度的表现如何?


丹纳赫CEO毕睿宁:同比持续大幅下降,环比保持低位稳定运营


在中国,生物工艺需求和基础活动水平环比保持稳定,但由于客户继续管理现金流动性,业务仍然疲软。在生命科学领域,资本设备投资仍然受到限制,而经常性收入相对稳定。全球高增长市场出现了高个位数的下降,其中 中国市场出现了大于15%的跌幅


赛默飞CEO葛士柏:同比略有增长,团队执行很棒,可市场仍然安静


本季度, 我们在中国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我们的团队做得很好,执行力真的很好。本季度的基数(即去年同期)相对较低。所以,我仍然会把这些大环境描述为静音的 (注:用大白话说,就是大环境不咋滴) 。但是,团队做得很好,取得了非常稳健的第二季度业绩。


赛多利斯CEO Joachim Kreuzburg:就不告诉你,反正不大好……


亚洲发展受中国市场持续疲软影响,下降大约5%。但如果把中国除外,我们的亚洲业务录得低个位数增长 (注:意思是中国下跌大于5%,粗略估计是双位数下跌)


至于中国确切的表现么,我们不会再告诉你更多数字


沃特世CEO Udit Batra:继续下跌,但边际改善,下半年可能会更好。


在中国, 销售额下降低双位数 好于预期 与上一季度相比,所有终端市场同比都有所改善,尤其是制药和工业市场。第一季度,中国下降了26%。第二季度,中国下降了约10%。在中国,我们最大的终端市场是制药市场,它在第二季度下降了约10%,而第一季度下降了约25%。工业市场,Q1下降了20%+,Q2下降了11%。科研和政府客服,去年的基数很高,Q1下降了40%,Q2下降了30%。我们的液相业务Q1下降了40%,Q2只下降了不到10%。我们看到很多仿制药客户已经开始更新他们的设备。 中国下半年会有稳步改善 ,而且下半年的基数较低。我们将中国全年指引保持在低两位数的下降,只是为了观察更多数据。中国正在发生一些正面的事情。


默克生命科学CEO Matthias J. Heinzel:市场很差,幸好占比很低


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当不稳定的驱动因素 。就我们而言,中国占不到10%。所以,它有影响,但程度较低。我们在中国有不小的科学和实验室解决方案(SLS)业务。 市场仍然是很安静的 但在这个较低水平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了一个 逐步的改善


凯杰CFO Thierry Bernard:市场仍很差,占比很低,但我们绝不忽视


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但它的市场太大了,不容忽视。因此, 尽管在当地运营存在困难,我们仍采取一切行动保持竞争力。我们在研发和制造产品方面的活动进一步本地化,这些产品对在中国本土化有意义。


其次,我提醒大家,我们在中国也有第二个品牌,这让我们和一般MNC不同。这是一家与QIAGEN合并的公司,但其管理方式与QIAGEN在当地有所不同,并向中国公司销售本地产品。第三,我们已经说过,并且我们确认,至少在25年下半年之前,我们没有看到市场上有任何结构性改善。但再一次,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容量。这是世界上第二大市场。它不容忽视。


瑞普利金(Repligen)CEO Anthony J. Hunt:都是中国的锅!


第二季度中国的订单和销售额再次下降,我们预计 2024 年中国收入将达到约 2500 万美元, 比第一季度时的预期低约 1000 万美元 (注:以下为CFO Jason K. Garland补刀) 与 2023 年第二季度相比,中国下降了 38%,占我们本季度总业务的 4%。2024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比下降了将近30%。我们全年下调了收入预期1000万美金,全部来自于中国。 (注:总裁和首席商务官Olivier Loeillot继续补刀) 因此,我们在那里采取了一些行动。 我们甚至决定调整该地区的团队规模。


问:中国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刺激计划如何了?


丹纳赫CEO毕睿宁:新机会很多,但刺激计划导致暂时采购停滞


在中国,我们看到,在最近宣布的刺激措施的推动下,销售漏斗和报价活动有所改善。但是,我们预计这些计划要到 2025 年才能转化为订单,因为这些计划处于实施的早期阶段。与此同时, 许多客户在等待资金时推迟了购买决定


在中国,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的 销售漏斗中的活动水平有所提高 我们在销售漏斗中看到的机会数量一直在增长,这都与市场上的客户为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刺激资金做好准备有关。但我们也看到漏斗内项目转化速度的下降,因为市场参与者自然而然地希望看到刺激的财政条款和条件是什么。这对我们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从我们的业务组合来看,生命科学设备尤其有更多的科研和学校客户,这些市场是等待刺激资金到位的领域。这部分客户已经准备好了,申请已提交。


赛默飞CEO葛士柏:机会增多,没看到采购停滞,对25年乐观


首先, 我认为世界对今年中国经济的疲软感到惊讶。 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刺激计划是一个迹象,表明政府希望让经济运转起来,这是一件好事。


当我想到我们行业的刺激措施以及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时,我们与客户进行了大量的互动,实际上是为了帮助他们弄清楚要申请什么。因此,我们知道,从刺激政策的角度来看,人们对我们的产品有相当大的兴趣,我们正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们的客户。


当我考虑我预计它如何发挥作用时,我的期望是, 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在 2025 年的收入中,并且可能在 2024 年第四季度也会产生一些小的影响。


我将在几周后前往中国,所以我对此很期待。 我们没有看到客户采购活动有任何停顿 (注:丹纳赫CEO毕睿宁上面说客户因为等待资金而暂停购买活动,此处葛士柏等于正面硬刚毕睿宁的说法。业绩好就是底气足啊!) 我为团队本季度的中等个位数增长感到自豪。


大规模设备更新财政支持这个过程是客户必须申请,并且有中央政府的资金来源,并与他们的其他资金来源相匹配,通常是省级的,也可能是地方性的,具体取决于机构。所以客户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当申请获得批准时,他们就有能力出去下订单。

我认为,因为这些机构在任何时候都是由政府资助的,无论是否是刺激措施,我认为客户们有办法来理解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巨大的谜题。我认为他们正在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正常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