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按】
9日下午,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主题是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
习近平指出,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会议的重点,有几个方面:
1、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道路的
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道德对法治的作用
要
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
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
要坚持严格执法
。
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
3、法治对道德的作用
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
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
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
征信系统
,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
违法失信惩戒机制
。
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
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4、全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
。
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
5、重点是干部
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
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
。
更多内容,请看通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
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
基本方式落实好,把
法治中国
建设好,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院长朱勇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道德对法治的作用】
习近平指出,
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
,
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
,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
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
,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
习近平强调,
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
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
,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
,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
。
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法治对道德的作用】
习近平指出,
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
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
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
征信系统
,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
违法失信惩戒机制
,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
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习近平强调,
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
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
,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重点是领导干部】
习近平指出,要
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
。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
。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