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研报分享:
1、谁是王者谁是青铜?这两张图道破家电天机
光大证券在报告中给出两张神图,全面测算了家电各品类的市场空间。谁的空间最大,谁的成长最快,可以直接按图索骥。
1)白色家电:地产红利结束,更新需求大增。
地产销售大幅增长是2000年以来大家电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虽然地产红利接近尾声但正进入8-10年的产品更新周期,更新需求占比达到70%,增速高于地产红利消退速度,其中空调和冰箱更新需求增长最快。
2)厨电:客单价高,成长空间超过冰洗。
①成长空间大:目前油烟机保有量不到冰箱的一半、洗衣机的60%,农场家庭保有量是城镇的1/4(农村15台,城镇69台)。
②客单价高:烟灶+烤箱、洗碗机等客单价接近10000,而烟灶套装平均价格在3000~5000左右,因此光大认为,厨电整体的市场空间未来是有望超越冰洗的。
3)小家电:空间大,估值波动大,低位买入赚“戴维斯双击”。
小家电品类繁多,16年市场规模达到1375亿,未来5年CAGR将保持5-10%。小家电消费频率高,受地产周期影响小,成长周期将长于大家电。但技术壁垒低,必须依靠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多元化。估值波动较大,在低PE买入可以获得业绩+估值双倍受益。
4)黑电:成长空间在海外市场,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优势大。
电视是目前出口占比最低的大家电品类,2017年全球电视剧销量2.1亿台,是国内市场的4倍以上。一方面日本企业持续退出,面板制造带动电视产业链向大陆转移,中国企业再全球站稳脚跟是大概率事件。液晶面板占电视成本超过60%,产业链一体化厂商将获得竞争优势。
估值方面:国内家电公司ROE全球最高、营收净利均实现20%以上增速,但估值仍处于全球偏低位置,格力甚至是全球最低的估值水平之一,仅高于增长停滞的美国Whirlpool、土耳其 Arcelik。
经过以上分析,光大证券给出了三条选股路径及核心标的:
2、如果一线龙头的性价比不再高,还有哪些趴在底部的医药小哥哥可以“躺赢”?
接连两天,医药板块因获利盘抛压及中美贸易战反复遭遇“血崩”。分析师们也是心急火燎地出来撑场,纷纷表示“急跌是好事,主要是前期涨多了,又到了把握机会的时候了。”
除了上述恐慌外,还有近期市场比较担忧的两点。
①统计局公布的4月数据:医药制造业工业增速1-4月增速16.4%,较1-3月22.5%下降较多。
东吴证券对此表示,2018Q1医药叠加了去年年底补库存的因素,因此实现超常规增速,4月下降到正常水平实属正常。但随着18年各省医保目录调整和新一轮招标逐步落地,医保放量逻辑正不断印证。
②医保局的设立是否会导致药价下降?导致行业出现利空?
东吴证券认为,医保局的成立只是会继续打压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以及医药行业经销灰色环节,不会对国内优质仿制药公司进行打击。太平洋证券则比较理性地表示,市场担心降价,有一定可能性,毕竟相比美国,我们的普通专科仿制药不便宜,但医药政策总体来讲利好更多。
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公司方面,太平洋表示,虽然一线龙头目前性价比不高,但因高景气度仍将高位震荡or小幅上扬,而“估值合理细分领域龙头&底部拐点型公司”未来或更具性价比。以下5个方面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以上标的几乎都覆盖过,补充两个过去没有覆盖的。
一是海正药业,曾与医药一哥恒瑞齐名,如今市值仅是后者1/18。不过其核心研发投入多年排名行业前三,仅次于恒瑞复星。太平洋将公司生物药、化学药等五大板块分部估值,测算2018年合理估值3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