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山西旅游向当地的朋友问及地方特产,太原的小伙伴会推荐傅山童子鸡,大同的朋友大概会安利刀削面,晋中的人则告诉你一定“稀撒”平遥牛肉,长治的则劝你尝一尝莜面栲栳栳……不过对所有山西人来说,如果只能选一样最好的特色礼品送给朋友,那他一定会选“汾酒”。
不辛、不辣、不冲;朴实纯正、清爽宜人,是汾酒的味道,也像极了山西人的性格特点。作为中国酒魂,汾酒曾让诗仙李白“醉饱无归心”,也曾让杜牧在清明“欲断魂”之际找到精神的依托。
6000多年的汾酒历史文化传奇,一千多年的清酒文化,涓涓细流,至今依然流淌在热爱生活,热爱美酒的人心中。
清字当头,匠心传承
酒有风骨,才能流传千古
中国的顶级美食家,往往对“清蒸”美食别有偏爱。因为高级技法清蒸的美食,往往营养丰富,鲜味浓郁,细嫩爽口,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原香”。而汾酒被高级酒友所推崇,很大程度在在于它的“清字当头、一清到底”的独有特点。
所谓“清蒸”,就是每投入一批酒醅的原料,高粱和辅料都要单独清蒸一次,使原料中的淀粉糊化,便于大曲微生物和酶的糖化发酵,产酒成香。
“清蒸”的最大特点在于原汁原味,没有混合与交互影响,也就给最终的酒以“纯正”之味。
原料和酒醅都是单独清蒸,这是汾酒与混蒸续茬工艺的显著不同。
从古至今,中国的才子、志士、贵族都崇尚“清”的人格,“清”的境界,这种“清字当头,一清到底”的品格,可以说是一种“风骨”。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淡然看待人生的得失,荣辱与成败,此谓风骨也。
送礼,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称赞的一种方式——还有什么比称赞对方有风骨、有境界更好的呢?
若对方爱酒,那就送一壶汾酒来表达称赞和尊重吧。
从田间到车间
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安全酒
汾酒,是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名酒。
杏花村等汾酒基地有着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冬暖夏凉、温润清爽的气候特点,这是酿造清香汾酒需要的最佳气候生态,可以说占尽“天时”。
汾酒的原粮基地都在北方同一纬度带内(大致北纬36度-45度)。这一东西跨越几千公里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保证种出的粮食是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好的。粮食好,酒的品质自然佳。此乃地利。
从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质量管理”,到上世纪80年代斩获白酒业第一个“国家质量管理奖”;再到今天的历经36个大环节监控、183个质量控制点检测,满足2000多个既定标准——汾酒成为名副其实的“质量标兵”。“人和”,是汾酒对品质的敬畏,对传统智慧的坚守。
今天,汾酒在全国拥有高粱基地15万余亩,大麦基地2万余亩,豌豆基地2万余亩,基地规模接近20万亩的规模。“从田间到餐桌”,在汾酒这已经变成现实。从有机原料基地、白酒生产、销售、零售酒庄四个价值环节构建“全产业链企业”的汾酒,已将“安全”的闪亮名片收入囊中。
“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中国人的酒文化——可劝酒当劝安全酒,饮酒当酌健康杯。安全健康,质量为王的汾酒,能成为无数人宴请亲朋、家庭聚会,商务洽谈的首选佳酿,也就不奇怪了。
文化汾酒,王者归来
喝“国酒之源”,寻“文化之根”
汾酒文化伴随中华文明史之铿锵步履而流传至今。6000年文化史、1500年名酒史、800年白酒史、300年品牌史……这是汾酒令世界惊叹的发展脉络。
6000年的酿酒史从未间断过,这在世界酒文化史上堪称一大奇迹。
“中华文脉在儒家,中华酒脉在汾酒”,已成为许多真正爱酒、懂酒者的共识。
汾酒在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中造就出了如今卓越的品质,正是6000年都从未间断的酿酒史, 汾酒也有了“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独特光环。
庆时光静好,与君语岁月流长;不管是浅笑安然,还是大笑欢畅,饮几杯汾酒,乃人生一大乐事!
饮一杯汾酒,享惬意人生,愿您也能尝到这一用心佳酿。
开一瓶汾酒,和家人亲朋谈笑吃肉,杯盏间笑声回荡,过往的辛苦和烦恼都抛诸脑后,又有什么能比得上此刻时光的美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