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电影手册
《青年电影手册》由程青松担任主编,以影评、导演对话、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研究为主要内容,是一本集“深度、锐度、态度”于一身的独立电影杂志,关注华语电影创作与发展趋势。青年电影手册公众号将触角伸向更为广阔人文,艺术空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桃桃淘电影  ·  春节档预售开始,射雕破了个记录啊? ·  2 天前  
虹膜  ·  快四十年了,它的经典性愈来愈牢固 ·  2 天前  
都市现场  ·  六部电影定档大年初一 ·  3 天前  
乌鸦预告片  ·  Netflix大尺度【恶魔城:夜曲2】上线 ·  3 天前  
乌鸦预告片  ·  Netflix大尺度【恶魔城:夜曲2】上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电影手册

绑架徐静蕾

青年电影手册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3-31 11:28

正文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




这是徐静蕾在《绑架者》宣传期的不完全工作安排。


进入三月份,电影《绑架者》进入宣传期,徐静蕾开始密集的赶通告。


为了让更多观众在3月31日,也就是今天走进电影院,徐静蕾上的通告比十年来上的通告总和都要多。


在微信上跟老徐说话的时候,她的回答总是在赶通告的路上,她和工作团队的小伙伴们每天几乎都工作到凌晨三点,然后一大早她又要飞往另一个城市。





徐静蕾在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里的这段视频被疯狂转发,路演和通告对一部新上映的影片的票房拉动到底要多大?


我们谁也给不出答案,但是她还是必须去做。或许不少网友都等着看老徐怎么被小伙伴们“绑架”《奇葩说》里吧。


近年来几乎和黄立行过着神隐一般的幸福日子的徐静蕾,又“密集”的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看完《绑架者》北京首映场之后,和老徐在对话的时候。她身后黄立行“乱入”。




对话时间:3月26日 下午10点31分


其实我和徐静蕾的对话并非一次完成的,主要是在26日看完《绑架者》之后聊的,还有一些是在微信上。在她忙碌的路演行程当中,我会在微信上丢一些新的问题给她。老徐的回复总是很及时。


我们的对话涉及轻微剧透,请大家最好移步电影院,看完《绑架者》再打开我们的公众号。




最开始是一个抗震救灾的英雄故事


程青松:拍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机缘?

徐静蕾:编剧杨翌舒,她拿来了这个剧本。


程青松:你以前的电影几乎都自己参与编剧。

徐静蕾:这是我拍电影,第一次不是我自己做的剧本,当然后来参与修改了,只是并没有从头开始做这个项目,后来请编剧改了很多稿。你都不能想象最开始这是一个什么片子——最开始是一个抗震救灾的英雄故事。


程青松:我当然无法把今天刚刚看到的《绑架者》与抗震救灾联系起来。

徐静蕾:后来不断的修改,改成现在这样的。其中最临近上映的是另外一稿,就是杨念(黄立行饰演)是假失忆,后来我们怎么编还是觉得不好,不如他是真失忆,我们回到了两三个月以前剪辑的版本。这个电影我进入比较晚,剧本参与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是拍摄和剪辑是最后自己弄。


程青松:你拍的时候有想到有这么大的难度吗?尤其是还是一部警匪动作片。

徐静蕾:我没想到。(似乎完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


程青松:因为首映前你一直在打给各位好友预防针,让大家期待不要太高,但我看了《绑架者》之后还是蛮惊讶的。

徐静蕾:真的吗?真的吗?太好了。(笑)



程青松:拍商业片和拍艺术电影的方式太不同,场面调度,动作分切都需要给观众在视觉(生理)上带来强烈的刺激。也不能一直给演员内心戏,或者说所有的内心戏都要靠情节来推动,靠悬念来营造,要外化出来,必须一直在推进、推进,不能慢下来。以前这样的警匪动作片,大部分是男导演在拍。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拍这部电影有多难。你剪辑的时间比拍摄的时间要长很多。


徐静蕾:我们也是剪了一年,反复剪,这么剪那么剪,前面多留线索、前面少留线索,倒叙还是顺叙,试了好多种不同的方式。有一段时间觉得满意了,过两天一看又觉得什么玩意儿?再过两天又说得重改一遍,又觉得开始的好像还行,之后又觉得不行,反正一路很痛苦。


程青松:是不断的推翻再建立的过程。

徐静蕾:对。我觉得这种片子确实很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性和理性。因为我们看太多遍了,有好多情节都不是特别确定,是不是有的情节被我剪掉了,因为我以为已经明白了,但是电影院的观众未必真的明白。还有的地方是我觉得我给的镜头(比如说该给2秒钟的镜头我给了4秒半)我觉得观众应该注意到这个镜头了,可是最后观众还是没有注意到。每个人看片子的注意力集中度还有想的东西,尤其是对这种类型的片子的接受和反应都不一样。



程青松:因为节奏的关系,情节的密度、剪辑镜头的密度,导致每个观众的观感不同。刚才管虎导演说林薇(白百何饰演)和女儿,母女的戏份,如果说更足一点或许会更好。明道的这个角色是因为自己的姐姐患重症,而背叛自己的职业,走上不归路,这些动机是不是也有些简单?


徐静蕾:这个我觉得就是见仁见智了,将心比心,如果说我的妈妈或者是特别亲的亲人需要一个器官,没有,我觉得我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得到。


程青松:黄立行的角色是卧底,可他遇到了车祸,遗忘或者说迷失了自己的身份。这样的设置比较新颖,跟以前的一些警察黑白卧底的设置不太一样。这个是后来剪出来的还是拍的时候就这样?


徐静蕾:就是按这个拍的。我们有过一个假失忆的版本,上来就说自己失忆了、想不起来了,其实是假的,后来发现编不下去。



程青松:按照事先的设定去拍至少可以避免大的BUG。

徐静蕾:现在出来的结果,其实你问我什么问题我都可以解释清楚,但是未必我给的镜头足够,就会有这种问题。我们在反复剪辑的过程中看了一千遍。我的感受跟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绑架者》的观众肯定不同。


程青松:取舍的时候会不一样。

徐静蕾:对,有时候为了保持节奏的紧凑,不希望很拖拉。比如别人看起来我们里面还是有一些情感戏的,但是在我看来情感戏就非常少,可能是因为我以前的电影完全是拍情感戏的。


程青松:这次的确看不到太多情感的戏。

徐静蕾:原来还有黄立行和白百何俩暧昧的戏在中间,就是撒尿完的那场戏,有一个小旅馆的戏,还有一点点暧昧,我都完全拿掉了。



程青松:我觉得拿掉是对的,因为这种类型片观众还是看情节,不管是逆转还是往前推进,还是会参与到推理中去。尤其是后边的反转,黄立行告诉告诉白百何他是警察,那一部分是大家没想到的。

徐静蕾:是不是觉得反转的有点太快,会有这种感觉吗?


程青松:如果是慢慢去转又会觉得拖拉。

徐静蕾:这个部分还是挺难拿捏的。

程青松:你这次真的花了太长的时间去剪辑。

徐静蕾:对,花太久时间了,我有时候觉得是不是有点太久了。越久越不理性、越不够客观。所以我为什么公映前心里这么没底,我真的觉得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忘了说了,可能需要交代的但是我忘了给讲清楚了,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我自己有点含糊。


摄影:逄小威



哪个妈妈丢了孩子还会做那件事?


程青松:这个逻辑到最后还是很清楚的,你不用太担心。这样的电影形态观众看得比较少,而且就是男性导演内地拍这种题材的也不多。

徐静蕾:几乎没有,都是《烈日灼心》那种类型的。


程青松:《烈日灼心》也是拍着拍着往文艺片的方面走,我看得出来你在把那些东西减少,包括为什么白百何饰演的林薇这个人物和女儿的戏没弄那么多。因为那个人在出了这样的状况以后不可能有时间在那哭和哀伤,她就想要找到女儿,不然节奏也不对了。


徐静蕾:本来有一场闪回的戏,她怎么去接女儿,怎么都觉得那场戏有点拖,是表现母女的情感,但是就觉得停下来了。还有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因为我是拍情感片的,所以我就觉得这部戏不应该罗罗嗦嗦的说那么多情感,就是要干脆利索,完全用类型片的模样来弄。因为一般好莱坞片总得突然上个床什么的,但是因为我们这个两天三夜怎么可能?哪个妈妈丢了孩子还会那样?



程青松:对,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发生情感那么快。

徐静蕾:包括我们看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那么短的中场休息发生的故事,我们都觉得有点快,中国人的逻辑不会到那么快,也许外国人可以,有他们那种床戏可能不合适。


程青松:尤其是杨念到最后才交代是你给他安排的卧底使命,要帮助这些失踪的儿童,到最后大家是能接受的。有的时候国产电影确实会有导演出来解释剧情的设置,包括陈正道的《催眠大师》,怕观众不懂。《绑架者》到最后点到为止,没有去跟观众讲。


徐静蕾:但有些观众会觉得不够,这种类型片子我发现不像爱情片,爱情片大家都基本知道几种爱情的模式,就是你怎么爱我、我怎么爱你。但是这种片子吧,我问我的朋友,我发现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因为这跟每个人习不习惯看这种片子,有的人看片子琢磨,有的人不琢磨,有特别大的关系。所以我自己有点忐忑。


程青松:但是你最后还是要自己做决定,因为如果朋友有相反的建议怎么办?你没办法去满足所有人,就按自己的感觉去做。


徐静蕾:最后只能是这样。



程青松:今天《绑架者》全面上映,我看到你之前这一段时间也特别累,上那么多节目,看那些节目的时候我在帮你想着,看《朗读者》的那些人他们会是看电影的那些观众吗?


徐静蕾:就因为不是特别清楚到底这个宣传做到哪算做到位了,所以我只能把面全撒网了,谁能听到点什么就听到点什么。比如说看你的公众号的是一批人,看八卦的又是一批人,但是转换率不会说一万人看新闻就一万个人来看电影,可能一万个人有一百个人来看电影就不错了。




撕裂的人格


程青松:因为你是演员出身,这个电影里的表演很舒服,没有跳脱的感觉。有时候看一些电影,如果表演不好的话整个人物的认同感就慢慢的丧失了。


徐静蕾:这几个演员都是会演戏的。


程青松:他们的状态符合这个类型片的样貌,白百何的表演跟她演别的电影不太一样,节奏、说话、非常快。黄立行也演过这种类型电影吗?


徐静蕾:没有,他以前演白领,还演过《台北朝九晚五》,那个比较文艺了,后来我们拍的基本上是职场的故事。


程青松:你怎么跟演员沟通的?

徐静蕾:我会跟百何讲想要什么感觉,其实白百何这个人物是撕裂的人,极其分裂,她是警察,又是一个丢失孩子的单亲妈妈,尤其是母亲失去孩子天塌下来的感觉,人完全疯了。我给她讲过我丢猫的感觉。


程青松:我丢过狗,找了一晚上到天亮,很崩溃。

徐静蕾:对,心里想的全是坏事。


程青松:我会想它一辈子都好可怜。

徐静蕾:对!跟我想的一样——从来没出过门,被人欺负、饿了怎么办、谁要撞它打它怎么办,都是各种坏的东西,所以作为一个妈妈她撕裂得非常厉害,她是非常崩溃的。可是她又是一个警察,她不是你我这样的人,你我这样的人是疯了的。她又需要有一个极大的理性来控制住她。



程青松:她的上司不让她再干预这个案件,她有很多的阻挠。

徐静蕾:她是不能参与这个案件的,警局的规定肯定是这样的,你的亲属丢了肯定要回避这个案子。


程青松:她做这个工作属于严重违规。

徐静蕾:对,等于她人是撕裂的,这个分寸很难拿捏。太厉害了不对,太厉害了就不是个妈妈了,太笨了也不行,太笨了就不是警察了,挺难把握的,必须得是会演戏的演员。


程青松:她还必须配合失忆的“犯罪分子”黄立行,不得不有求于他,有时候对他耍狠,左右为难。

徐静蕾:她又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因为打死他他也想不起来了。


程青松:这个人物的设定很特别。以前这个类型的电影,以女性为主角的不多、

徐静蕾:我觉得还是可以更好一点,因为等于我们的戏是两条线索。


程青松:寻找的设置也足够吸引观众。

徐静蕾:一个在找自己,一个在找女儿。两条线索,留给人物空间相对小一点,又要顾及这个又要顾及那个。


程青松:这样篇幅就变长了。

徐静蕾:但是又不想让节奏慢下来。我们有一个很大的情节让我给拿掉了,那个情节也拍了,但是我一直觉得那个情节是个BUG——陆然(明道饰演)是开着警车去追的杨念、截杀的杨念,我觉得陆然这么厉害一个警官怎么可能去开警局的车办这种事?所以白百何那边损失了一条线,本来她通过这条线索找到了误认为周涛,但是我怎么都觉得不能是开警局的车,警察不是笨蛋,陆然怎么可能开警局的车那么明目张胆的,所以等于生把那条线给切掉了。本来黄立行回去洗澡,身上受伤了,被人来杀,白百何那边是追查到了这个线索,后来就觉得这个说不过去。


程青松:他俩有情感的部分吗?

徐静蕾:没有,就是结尾有一点点。结尾有一段,“你有我电话吗?”



程青松:陆然呢?

徐静蕾:陆然有一点点。


程青松:是因为剪掉了没那么明显了?

徐静蕾:对,不明显是她家里有一场戏,他过来摸着她的肩膀。


程青松:给她下面条。

徐静蕾:对,有一点点。


程青松:也可以看出同事的情谊。

徐静蕾:可以这么理解。因为我们那个戏是第一天拍的,我们也在想各种可能性,比如说有过一夜情什么的。


程青松:来得及吗?

徐静蕾:这是以前,因为他们俩毕竟共事那么长时间。林薇(白百何)的老公也不在了。




好人与坏人


程青松:在拍你电影的时候,李淳当时已经拍《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后来看韩寒的电影也有他。

徐静蕾:韩寒的《乘风破浪》应该是后拍的,他爸爸(李安)那个我就不知道是不是后拍的,我们拍《绑架者》已经是前年年底了。


程青松:你们还刻意在美术上把那些繁体字换成了简体字,但是还是避不开,好多超市里面打电话那些提示都是繁体。

徐静蕾:一会儿简体一会儿繁体,有一部分是在北京补拍的。


程青松:故事发生地是虚构的。

徐静蕾:没有说是台湾。


程青松:这是个虚构故事。警服呢?

徐静蕾:警服也是虚构的,连衣服都是假的,都是我们自己做的。



程青松:不是香港,不是台湾,也不是大陆。

徐静蕾:因为故事设定在大陆审查通过不了,警察有好多问题,会给你很多限制。我们一开始是设定在大陆拍,如果一开始就在海外找一个虚化背景,我觉得会把故事稍微再自由一点,更边缘化一点。甚至我在想,黄立行就是坏人,表彰大会完了最后发现其实还是坏人,本来想过这个,但是后来没这么做。


程青松:观众接受度肯定会有影响,商业片最后的收尾还是要真善美,不是艺术片,艺术片可以写人性的暗黑到无底。

徐静蕾:我们还是照着比较正面的去弄。


检验板寸的标准试验田:黄立行,摄影:马文放



他只想玩儿


程青松:黄立行演你的男主角,因为熟悉,更容易沟通?还是和其他演员一样?

徐静蕾:这个剧本最早是他找的,不是我。是先找他,再找我的。


程青松:拍摄过程中,怎么跟他说戏?

徐静蕾:工作,我都是公事公办,不混为一谈,和别人一样,真的。


程青松:除了表演,他在剧本的参与度高吗?我觉得他应该是思考型的人。

徐静蕾:高,经常提问题。


程青松:处女座的认真。

徐静蕾:是。


程青松:他有做导演的打算吗?他导你演,换一个角度。

徐静蕾:没有,他只想玩。



程青松:你有一段时间也是在玩,摄影,手工。可今年接了网剧的监制,你还是给自己安排的工作更多。

徐静蕾:监制,如果导演找对了,就不累。


程青松:我看到的监制大部分还是累的,你的《绑架者》就是既做监制又做导演。从剪辑到你上通告做宣传,看到你对这个作品尽心尽力。

徐静蕾:不管人家说我的电影好还是不好,我都是尽全力的。才华不够,努力补。


程青松:商业片的票房压力比文艺片还要大。这么多工作人员一起从拍摄到发行、宣传一起工作。你怎么看待票房?

徐静蕾:尽人事听天命。我一般都在预算设计上,让投资人风险尽量小,而且控制住预算。




我早就不拿演戏当我的事儿了


程青松:你对《绑架者》最满意的部分是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徐静蕾:满意的是节奏、表演、动作部分,不满意的是结尾,还有一些细节的铺陈,人物的塑造可以更丰富一些。


程青松:经常看到有电影营销说自己是零差评,我不喜欢这样把话说到这么满的电影。

徐静蕾:我也不喜欢,我当然觉得自己片子都不满意,从来都没有满意过,但是说目前就做到特别客观,也不可能,毕竟我离这个片子太近了,也太熟悉了。


程青松:电影是遗憾的艺术,这句话真的成为圣经了。

徐静蕾:很难看到更全面的,都是评论别人客观,很容易。


程青松:所以你是一个开放的状态,希望大家看到自己想看的就好。

徐静蕾:对的。我尽力了,这个是对自己最高的要求,其他的艺术水准什么的,我继续努力。


程青松:这也是你参加路演最多的一部电影吧。

徐静蕾:不是,最多是很久之前的《我爱你》,这次9个。


《我爱你》(2003)  导演:张元


程青松:路演结束就要投入下一部电影?

徐静蕾:监制的一个网剧,4月6开机。


程青松:《记忆大师》也要开始路演了吧。

徐静蕾:那个我比较简单,跟着走就行,4个城市。


程青松:你现在演戏少了很多。

徐静蕾:我早就不拿演戏当我的事儿了,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戏都推了,除非是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程青松:希望你的电影大卖。

徐静蕾:哈哈,没有期待那么多。


1 hour later...

On Wechat...


程青松:刚才太匆忙,我们的新书都忘记给你了。

徐静蕾:哦哦,没事,下次哈。



福利:程青松对话徐静蕾视频节选



END


文字整理:苏洋、马文放

对话摄影 / 编辑:马文放



《青春电影手册》书名由徐静蕾亲笔题写



《青年电影手册》第七辑集结18位青春影评人

描述影史上最动人的100部青春片


程青松主编

徐静蕾题写书名


导演王小帅 岩井俊二 封面领衔

90后演员代表 春夏 董子健 青春对话

 

贾樟柯张译王宝强等100位电影人诚意推荐

我们共同见证青春光影!




点击 阅读原文 也可购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