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成都市在2024年取得的空气质量新突破,包括PM2.5浓度达到历史最优,优良天数增加,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提高等。文章还介绍了成都市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源头减排、推动臭氧和PM2.5协同防控、加强工业工地治污减排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成都市在环保绩效先进企业占比提升、机动车排放监管等方面的成果,并展望了成都市未来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成都市空气质量新突破
包括PM2.5浓度达到历史最优,优良天数增加至29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提高到第52位。
关键观点2: 成都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历程
从2013年起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全市PM2.5浓度逐年递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递增。
关键观点3: 成都市采取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
包括源头减排、推动臭氧和PM2.5协同防控、加强工业工地治污减排、深化移动源治理等。
关键观点4: 成都市环保绩效成果
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先进规上企业占比升至45%,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维修机构整治等。
关键观点5: 成都市的未来展望
成都市将围绕“十四五”收官目标,继续深入打好锦城蓝天保卫战,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细治理、智慧治理。
正文
1月9日
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
2024年成都“蓝天报告”
正式出炉
全市空气质量再次取得新突破
刷新了三项成绩记录
具体如下
👇
全年PM2.5浓度32微克每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历史最优。
优良天数295天,同比增加10天,其中最高等级“优”的天数大幅增加至113天,是2013年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多天数。
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52位,同比提高39位,达到历史最高排名。
去年成都“成绩单”十年“蓝”出新高度,背后经历了什么关键历程?
据了解,2013年起,成都市开始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全市PM2.5浓度呈逐年递减趋势,从2013年97微克每立方米降至2024年32微克每立方米,下降比例达67%。
随着污染物浓度逐年递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递增。
2024年,成都市全年优良天数295天,同比增加10天,优良率80.6%,比2013年增加了163天。其中最高等级“优”的天数由13天增加至113天,全年占比达30.8%,是2013年以来最高记录,这也意味着成都市民全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呼吸着“最优”的空气。
与此同时,“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频现,每年在主城区遥望雪山的天数也超过60天,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实至名归,名片愈加靓丽。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0月、11月全市均为全优良天,且第四季度(10-12月)优良天数和PM2.5浓度均为历史最佳,
成都蓝天成绩单更具“含金量”。
另外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来看,2024年,成都市全市综合指数排名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52位,达到历史最高排名。
综合指数较“十三五”末改善20%,幅度居全省15个重点城市首位。
此外,近年来成都市以源头减排为核心,积极推动臭氧和PM2.5协同防控,“十四五”以来NOx和VOCs总量减排均超额完成目标,推动冬季颗粒物污染程度减轻,增强了应对不利地理气象条件的韧性。
39个重点行业
环保绩效先进规上企业
占比升至45%
上述负责人表示,移动源是成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深化移动源“小切口”治理,持续释放环境经济效益是成都市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