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长弓小子(ID:changgongxiaozi1314)
又到了金九银十的招聘季,我被很多同学提问过同一个问题:
“在面试的过程中遇到了笔试题,有没有什么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呢?”
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关于设计师笔试题的
解题思路
和
注意事项
。
METHOD
解题思路
1
. 先建立“项目意识”。
这里说的“项目意识”是指,
你不要把笔试题当作是一道题目来做,而是要:
把
面试官
当作你上游的
产品经理
;
把
笔试题
当作是你平日里的一次
业务设计需求
;
你要按照接需求的设计工作流程,从分析
业务问题
到得出
设计目标
,再推导出
设计策略
,找到
设计方法
,最后完成详细的
设计方案
。
按照这样的一个思路来,你的目标就不再是:
❌
我该怎么样才能做好这道笔试题?
而是转变成:
✅
我应该怎样完成这个设计需求,
才能达成业务目标 / 解决产品问题?
要知道,面试时遇到的设计笔试题考察的不仅仅是你的
设计专业水平
,还包括你的
工作思路和方法
,建立起“项目意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体现这几点。
2
. 明确目标和侧重点。
如果你的项目意识已经到位了,那么接下来在面对笔试题这个“业务需求”时,你就需要明确:
- 这次业务需求的
目标
是什么?
- 想要解决几个问题?
核心问题
是什么?
- 这个项目需要我重点投入的
设计要点
有哪些?
从第一、第二个问题,你可以分析并判断出你的
设计目标和方向
;从第三个问题,你可以判断出你的答案
侧重点
在哪里,比如是更注重 UI 设计中的创新性还是更注重交互设计的逻辑性。
3
. 推导出设计策略和方法。
我在文章《
如何区分设计目标、策略、原则和方法》
提到过:设计方法和方案是由设计目标和设计策略推导而出。
我们常见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包括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用户体验地图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提到的设计方法不一定是你这道笔试题(或这个业务需求)必需要经历的过程或者必须要用到的方法。换句话说,你所用到的设计方法和工具都应该服务于你的设计目标,是
“需要用哪个工具就用哪个”
而不是“想到用哪个工具就用哪个”。
4
. 成果产出和实现目标。
与你日常的业务需求一样,你输出的设计成果很重要。它需要足够
细致和清晰
,
并能够实现你的
设计目标和业务目标
,这也是面试官评判你答题质量的重要依据。
因此如果你的时间足够,也可以尝试做 2-3 套设计方案。
多套方案可以帮助你将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和全面。不过你也要注意:
- 1 套完整的、高质量的解决方案胜过 2 套半成品。
贵在“精”,不在“多”
;即便是“多”,也是为了“更精”。
- 并不是一定要做出 2 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你也可以只是针对某些
重点的局部功能
,
进行多个设计方案的尝试。
- 你自己要对做出方案进行
优劣比较和分析
,要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和分析说明。
小结
综上所述,我建议你在做设计笔试题时,按照这套流程来完成:
分析
业务目标
- 得出
设计目标
- 推导出
设计策略
- 找到相应的
设计方法
- 完成详细的
设计产出
。
如果再进一步,也可以加上判断设计方案成果的
指标和依据
,以及对接下来设计工作的
预期安排
。
要知道上述这条思路,其实也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在平日里承接业务需求时,需要经历的最
基本流程
。而除非面试官明确地告诉你要考察你某个方面的设计专业能力,否则笔试题基本上考察的都是“当你接到业务需求时会如何思考以及完成”的过程。
你要在答卷中把你的解题过程完整体现,你可以试试以下方式:
•
前:
把整体的
设计思路
整理在你的方案之前。在设计方案之前优先阐述你的
设计目标和策略
。
• 中:
把方案中的
亮点
在设计稿旁边做备注,描述
特点和优势
所在。
• 后:
把你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
和
思考
,以及更先进、但不一定能够实现的
设计概念
整理出来,作为之后的面试中与面试官进一步交流的谈资。
设计方案中的各种交互细节和状态需要表达得清晰到位,比如重要功能场景的空状态、危险状态等等一些边缘化的场景,可以多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