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同济大学AFM:限域效应优化电化学膜中微污染 ... ·  19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北化贾晓龙/杨小平团队、南昆大王浩团队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南京林业大学陈楚楚 Carbohyd. ... ·  3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高考前染上毒瘾,我妈喂的!”毒品混在奶茶里,多名00后已受害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08-23 19:35

正文


“新型益智,考生必备。一吃提神醒脑,二吃秒杀高考。”

这样标语的“聪明药”迷惑了多少父母?

——鹿妈

文 | 木棉姐姐

来源 | 木棉说(ID:mumianshuo)

1

前两天,广州警方在奶茶店破获一起毒品案。

这些毒品,有一个很迷惑人的名字,叫“聪明药”,隐藏在奶茶店内,主要卖给学生。

警方缴获7000颗聪明药,犯罪团伙称药物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很多学生服用。

而实际上,聪明药属于我国第一类精神药品,正常人滥用会成瘾,甚至出现人格幻觉。

这种俗称聪明药的新型毒品,其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系神经刺激药物,服用后会异常亢奋。

跟冰毒的作用机制一模一样。

“考前吃一片,成绩跳一跳”,有医生说,很多家长主动要求买这种药给孩子吃。

他们或许不知道,这种聪明药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一些瘾君子会把聪明药当成冰毒的替代品,这些毒品作用于中枢神经,会对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严重伤害,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

每年有很多因为聪明药上瘾的患者,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

在这些患者中,约20%-30%因为服药出现副作用就医,大约有50%最后吸上了毒品。

吸毒者说: “药只会越吃越多,瘾只会越变越大,没有例外。

2

年初新京报报道了一个新闻,非常吓人。

一名妈妈看到女儿田静艰苦备战高考,打算去找点“偏方”给她助攻。

她悄悄购买了一瓶“聪明药”塞给女儿,并告诉女儿: “这是聪明药,吃了成绩会变好,你试试。”

因为是妈妈给的药,田静想都没想就吃下了。

吃完药之后,田静发现自己更容易专注,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了,成绩在一段时间内稳步上升。

但没过多久,她就开始严重脱发、头疼、经常犯恶心,学习又开始回落。

停药之后,她甚至出现幻觉,说身后有人想要谋杀她。

接着她又继续服药,而且剂量越来越大,最后她不得不为了买更多药,撒谎向父母要钱。

为了持续不断药,平时温和、不跟父母发生冲突的田静和妈妈大喊: “当初是你给我这个药,现在为什么不让我吃?

在高考当日,田静吃了5粒聪明药。

最后经过医生检查,他们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聪明药,而是摇头丸,是毒品。

王涛也曾被聪明药推下过深渊。

他说自己服用了2个月的聪明药之后,再吃这个药已经没用了。

于是他向朋友抱怨,自己花钱可能买了假药。 于是这个“朋友”,某天神神秘秘的拿了另一个药丸给他。

服用之后,他说自己拨弄手里的打火机,玩了两天两夜都不感到疲倦。

后来他才知道,那不是聪明药,是冰毒一类的毒品。 吸毒一个月,他发现自己已经变得不人不鬼了。

“吸毒之后觉得自己很开心很亢奋,可那个劲儿一过去,就想自杀。

在去戒毒所之前,他每天吸食1克冰毒,黑市价在1000元左右。

3

美国有个纪录片叫《药瘾》,说得就是美国人滥用这类聪明药,产生了多少危害......

美国的孩子服用聪明药的比例,比中国还大。

想要事半功倍、比别人更出众怎么办?

吃聪明药。

吃了药之后,1个小时可以学习3个小时的内容,还能持续保持亢奋又不疲惫,真的很不错。

在美国,聪明药并不是禁药,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使用这种药物。

在孩子们的眼里,聪明药无所不能:

但特别猛的药物,也会随之带来特别猛的代价:

一些长期服药的学生产生耐药性,最后吸上毒品,他们整天精神萎靡、暴躁、畏光、抑郁。

为了得到购买毒品的资金,他们骗家长骗老师,勒索同学。

还有一些人因此自残、自杀。

有数据统计,1990在美国有60万儿童服用。 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便极速增加至350万。

整个美国社会大受震荡:

这些被毒害的孩子,绝大部分是因为学业压力大,父母购置的药物。 还有一些是看到同龄人服用,自己也跟风服用......

这些毒品,正在悄悄的毒害我们的孩子。

我真的想提醒所有父母和孩子,那些所谓的聪明药,不会让你变聪明,只会慢慢的杀死你。

2018年中国有51.8万所学校,在校学生3亿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