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扬君
日化财经资深评论员、新能源汽车舆情分析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新闻网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昨天  
湖北经视  ·  47岁知名男星宣布分手! ·  昨天  
湖北经视  ·  武汉市民注意:价格大跌!低至个位数 ·  昨天  
湖北经视  ·  被骂了4年!知名歌手怒了:谁也受不了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国内一地突发地震!超62万人收到预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扬君

欧莱雅收购Dr.G蒂迩肌 扩张背后的隐忧与挑战

清扬君  · 公众号  ·  · 2024-12-24 19:52

正文

在全球化妆品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欧莱雅集团于 12 23 日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宣布成功收购韩国敏感肌护理领域的知名品牌 Dr.G 蒂迩肌。此举不仅彰显了欧莱雅深化亚洲市场布局的决心,也体现了其在功效护肤领域持续深耕的战略眼光。然而,在这一雄心勃勃的扩张背后,欧莱雅同样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隐忧与挑战。

据欧莱雅集团发布的 2024 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报告,由于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区(属于北亚地区)的销售额在第二季度已经遭遇了负增长,这一趋势在第三季度并未得到改善,导致前 9 个月的销售额出现了低个位数的下降。如果第四季度无法扭转这一趋势, 2024 年可能会成为欧莱雅中国近 13 年来销售额首次出现年度下滑的一年。这可能是欧莱雅此次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 Dr.G 蒂迩肌创立于 2003 年,由韩国美丽世界皮肤医院皮肤科的 8 名医学博士、 33 名皮肤科专家以及 100 名专业皮肤管理师共同研发创立。其品牌理念是基于对 100 多万人的临床试验研究,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肤产品。

2013 年, Dr.G 蒂迩肌正式迈入中国市场; 2016 年,该品牌在中国上海隆重举办了一场品牌发布会;而到了 2018 年, Dr.G 蒂迩肌又在中国成功开设了天猫旗舰店,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对于本次收购,欧莱雅品牌方表示, Dr.G 将成为欧莱雅集团消费品部门 (CPD) 的一部分,旨在满足人们对韩国美容和价格实惠的护肤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并补充说其在亚洲地区的业务不断增长,并具有全球增长潜力。

值得说明的是, 2018 年,欧莱雅集团收购了 3CE 的母公司 Nanda 70% 的股权,交易金额约为 4000 亿韩元(约合 23.5 亿元人民币)。

品牌文化融合的挑战

欧莱雅与 Dr.G 蒂迩肌分别来自法国和韩国,属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截然不同的品牌理念和企业文化。如何将这些元素有效融合,形成统一而强大的品牌形象,将是欧莱雅面临的一大考验。欧莱雅需要尊重并保留 Dr.G 蒂迩肌的品牌特色,同时将其融入欧莱雅的品牌体系中,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品质和效果的要求日益提高,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在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如珀莱雅、韩束等通过深耕细分市场、加强产品创新及营销策略优化等手段,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欧莱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以保持其在敏感肌肤护理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应对来自本土和国际品牌的双重挑战。

品牌间平衡与协同

在收购 Dr.G 蒂迩肌后,欧莱雅的品牌矩阵将更加庞大,不同品牌之间的定位和差异化将变得更加复杂。欧莱雅需要制定明确的品牌发展战略,确保各品牌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内部竞争和资源浪费。同时,欧莱雅还需要关注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实现整体业绩的提升。

法律风险的警惕

跨国收购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监管要求,欧莱雅需要确保所有操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损失。此外,欧莱雅还需要关注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变化,以确保合规经营。

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适应

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欧莱雅需要保持品牌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以满足消费者多变的需求。

不同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各异。一些品牌如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雪花秀、兰芝等,通过品牌重塑和高端化策略,努力在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另一些品牌如伊蒂之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后,也重新回归中国市场,试图通过线上渠道焕发新的活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青岛新闻网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昨天
湖北经视  ·  47岁知名男星宣布分手!
昨天
半导体行业观察  ·  芯片的源头,带你了解半导体硅晶片
8 年前
中科院物理所  ·  住在冰屋里真的不冷?| No.45
8 年前
张德芬空间  ·  你对我好不好,我心里都清楚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