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太平洋有一组南北走向的岛屿,
马里亚纳群岛,主要由四个岛屿组成,从北往南依次是:塞班岛、天宁岛、罗塔岛、关岛。
这里是地球上地表运动最剧烈的地方之一,群岛都是火山岛,东侧还有一个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大海沟。海沟最深处是-10911米,如果在海面丢下一块石头,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沉到海沟底部。海底的水压,可以在1/1000秒内将人体压成碎片,但这种环境却依然有不少海底生物存在,这是地球的神奇。
马里亚纳群岛距离中国陆地约为3000公里,距离美国陆地超过9000公里,是美国领土最西端。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马里亚纳群岛与世无争,没有人关注太平洋上的一组孤岛。后来葡萄牙人发现马里亚纳群岛,原来这里生活的土著查莫罗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
1667
年,西班牙宣布拥有该群岛的主权。
当时西班牙已经基本控制菲律宾北部,包括吕宋岛的地区。若从吕宋岛去往美洲方向,距离上万公里。而吕宋岛到
马里亚纳群岛的直线距离约为2500公里,航线距离约为3000公里。马里亚纳群岛成为西班牙无敌舰队海上重要的中转站,一组无人问津的孤岛,在大航海时代终于有了重要的战略价值。
1898
年美西战争后,西班牙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把菲律宾卖给美国。而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将最南部的关岛打包到菲律宾中,而北部三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则另外低价卖给德国。
具体来看这四个岛屿,最南部的关岛面积最大,544平方公里,约为崇明岛的43%。北部三岛则要小得多,塞班岛115.40平方公里,天宁岛101.01平方公里,罗塔岛85.38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02万平方公里,不足关岛的六成大小。
列强之间买卖和交换殖民土地,当时是普遍现象。西班牙把马里亚纳群岛分拆给美国与德国,目的之一是在美德之间制造一些地缘矛盾,埋下一颗冲突地雷。很快美国在关岛的经营有声有色,德国在北部三岛却进展不利。
一战后,德国丧失所有海外殖民地,北部三岛由日本托管。罗塔岛与关岛的距离不足60公里,这里是日美两国控制岛屿距离最近的地方,日本要向太平洋南部扩张,美国要巩固西太平洋的统治,双方存在严重的地缘冲突,西班牙埋下的地雷没有危及德国,却炸到了日美。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日本在北部三岛部署了三四万兵力,光是塞班岛就有三个军用机场。而美国在关岛的总人口是两万,大部分只是普通民众,美军只有500多人。如果日本对美国发动攻击,关岛将是首要目标。
关岛以西接近6000公里的夏威夷群岛,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约为关岛的30倍。美军在夏威夷布局了三个航母舰队,大型舰艇一百多艘,总兵力不下三万。美剧的战略布局,意为可以牺牲关岛,只要保留夏威夷的主力,就有大把反攻的机会。
日本占领关岛,可以说探囊取物般容易,没有实质意义。日本若对美国宣战,至少要先下手为强,消灭尽可能多的美军,才能为后续西太平洋争夺战取得先机。
所以1941年12月7日,日本以六个航母舰队,偷袭美国海军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但美国的三艘航母,恰恰都不在港。
战斗的结果,美军大型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共十几艘被击毁,300多架战机报废,伤亡3600多人。相比之下,日本损失29架战机,55人阵亡,一人被俘。
日本偷袭珍珠港,单以损失而论,日本取得了大胜,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主力犹存,三艘航母安然无恙,日本没有达到战前预期效果。
就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次日,日军发动了对关岛的突袭,轻而易举拿下关岛。
1944
年6月,二战太平洋战争进入收关阶段,日军十多个航母舰队不复存在,日本海军已名存实亡,美军拿下马里亚纳群岛,不过是时间问题。
我们来看日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布局,除了面积最小的罗塔岛兵力甚微,其他三岛中,塞班岛兵力约3.1万,天宁岛8800多人,关岛约1.85万,总兵力超过5.8万人。日军在岛上挖了四通八达的地道,修建了坚固的碉堡,严阵以待美军。
美军拥有无与伦比的海空优势,所以美军的战法很简单,先用战舰飞机进行地毯式轰炸,然后陆战部队登岛清理战场。
可是美军没有料到,日军的防御工事修的如此坚固,炮弹爆炸的范围波及岛上每一寸土地,美军还是付出了2.3万人伤亡的惨痛代价。
关岛被日军统治31个月之久,终于被美军重新夺回。至此美国控制马里亚纳群岛全部岛屿,直至今天。
1945
年
5
月8日,德国投降,二战欧洲战场结束。此时日本太平洋海军和空军都已不复存在,陆军退守本岛,做困兽犹斗。
到7月底,美军不仅把日军吴市等军港轰得稀巴烂,连东京都被炸成一片废墟,但是日本却拒不投降。
此时中国战场日军与国军相持,日军在中国还有约200万陆军,国军与日军只是战略相持。日本在朝鲜半岛经营半个世纪,日本军队中就有不少朝鲜人,日军在朝鲜的根基较深。就日本控制的领土来说,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相差不大。
另一个方向,苏联方面迟迟不肯出兵远东,帮助盟友中国和美国。对于一场必胜的战争,苏联在等待一个出兵的好时机,既要让日本消耗最多的中美军队,又要在战后夺取最多的战果。
美国人虽恼怒却毫无办法,苏联人所期待的正是美国人最不愿看到的,对美军来讲,迅速结束战争以免苏联抢一杯羹,才是上策。
但美军在太平洋大小岛屿上吃尽了日军的亏,他们在太平洋战争伤亡达到43万,如果登陆日本本岛近距离巷战山地战,免不了又要折损数以十万计的将士。
此时上天送给美国一份礼物,1945年7月16日,美国阿拉莫戈多沙漠上一声巨响,人类历史上的首枚原子弹成功爆炸。
原子弹造价昂贵,当时美国一共只造了3枚,除了这枚试爆的,另外两枚立即运到美军太平洋舰队马里亚纳群岛天宁岛基地。
由于东京已经残破不堪,美军选定市貌比较完整的广岛作为原子弹轰炸的首选目标,另有
小仓、长崎两个备用地点。
那时的导弹还不能精准定位目标,轰炸机一般是低空飞行,凭飞行员的肉眼和技术来判断投掷方位与时间。但原子弹威力大,若低空投掷,飞机恐怕逃不出来。所以投掷原子弹必须是万米左右的高空,这样原子弹爆炸点与飞机的距离应该能超过一万米的安全飞行。投弹点高的弊端,是飞行员肉眼很难定位准确,当时的原子弹杀伤力远不如现在,如果偏离十几公里在郊区爆炸,就没有多大效果了。
1945
年8月6日,天宁岛最早起飞3架气象观测机,分别前往广岛、小仓、长崎进行观测,避免在厚云层或阴雨或大风的地方投弹。
这一天广岛天气晴空万里,美军B-29轰炸机在9632米的高度,投下原子弹。43秒后,原子弹在距地面600米处爆炸。
原子弹如果在地面爆炸,建筑物将阻挡冲击波和辐射,威力会大大降低。若原子弹在高空爆炸,同样效果不会好,最佳的效果是距离地面五六百米。
这次原子弹爆炸,广岛几乎被夷为平地,约二十万人死亡,因为辐射收到影响的人口不计字数。